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一网打尽-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水琴】参见文明部·礼乐“高山流水”。唐储光義《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
【海上琴】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旧说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于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延望,无人。至蓬莱山,留伯牙日:‘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但闻海上水汩汲漰澌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O咏音乐。清张问陶《辛未除夕柬景朴斋司马时已请病将归》:“一年花雪互追寻,同鼓成连海上琴。”另参见人物部·人杰“成连”。
【焦琴】《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蔡)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O美称琴,或喻人才遭到埋没。宋王禹偁《秋居幽兴》之二:“幽兴将何遣,焦琴贳酒杯。”另参见植物部·木本“焦梧桐”、人事部·冤怨“爨桐鸣”。
【琴心】参见人事部·情感“求凰”。唐李贺《有所思》:“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舜琴】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唐曹唐《三年冬大礼五首》之二:“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
【雍门琴】参见人事部·情感“雍门哀”。唐李白《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由也瑟】《论语·先进》:“于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O指自谦学识不够精深。唐窦庠《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自悲由也瑟,敢坠孔悝铭。”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升堂”、文明部·学识“升堂人室”、文明部·学识”由瑟”。
【素瑟】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文明部·礼乐“五十弦”。宋杨亿《致斋太一宫》:“天迥飙轮度,宵残素瑟希。”
【桓伊筝】《晋书·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O咏抚筝,或指心情悲愤。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另参见人事部·情感“慷慨桓野王”。
【三弄笛】《晋书·桓伊传》“(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日:‘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据胡床,为伊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O咏吹笛。清王士稹《秋柳四首》之一:“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谁论。”
【山阳笛】参见文明部·礼乐“山阳笛”。唐许浑《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何须更赋山阳笛,寒月沉西水向东。”
【柯笛】《后汉书·蔡邕传》:“远迹吴会。”李贤注引晋张骘《文士传》曰:“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间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世说新语·轻诋》:“蔡伯喈睹睐笛椽。”刘孝标注引晋伏滔《长笛赋叙》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O咏笛。唐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兰亭旧址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柯亭竹”。
【凤箫】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O泛指箫,或喻箫声优美。宋苏轼《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吴市吹箫】《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一作“箫”》,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O指因生活困顿而流浪飘泊,有为而未遇。清康有为《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方朔长安徒索米,子胥吴市又吹箫。”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吹箫吴市”、人事部·贫贱“吴市乞”。
【吹竿】《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涽王立,好—一听之,处士逃。”O喻指没有真实本领而冒充内行。唐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另参见人事部·谬误“滥吹竽”。
【子晋笙】参见动物部·飞禽“王子鹤”。唐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惭离筑】《史记·刺客列传》:“秦皇帝惜其(高渐离)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O指行刺报仇。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另参见人事部·冤怨“筑中置铅”。

如何去爱

无端病了,病来如山倒。
在船上晕船后已是很虚弱的身体,被带寒意的春雨一淋,又在山洞里吹了风,回来之后神经一直紧绷着所以没有反应,而到了现在,步出了书房门,才稍稍有些许的放松,而就在这时身体再也经受不起,从而轰然倒地。
李德全急忙叫了人把无端抬回自己的屋里,又得皇帝的命令立即宣了随行的太医。
虽然又是参汤又是针灸的,但是到了第二天皇帝要启程前往杨州时,无端还仍无力地躺在病床上。
皇帝亲自来瞧了她一眼。
“看来朕不把你留在这里都不行了。”见她如此,康熙半玩笑地说。
“随皇上。”无端有气无力地吐出几个字。
“这样也好,你先留在这里,等朕返京的时候还会来这。一切到那时再说。”康熙微微沉吟片刻,便做了决定。
“是。”无端面色惨白,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但是她面颊上飞出的一抹病态的艳红,与她深得发紫的唇,却形成一种病态的绝艳的美丽,如此,即使她是一片憔悴也掩不住全身的风流姿态。
“你且好生养着吧。”康熙又看了看她几眼,便转身离开。
康熙虽然把无端扔在这里,但是还是给她留下了一个太医,行宫里还有无数个丫环,也被李德全找来了几个仔细的留在无端身边照顾。
这些个丫环都是当地官员给行宫里配的,不像宫里随行的丫环一样摆高架子。而且无端又是皇帝身边的人,她们自然都不敢待慢。
可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有太医天天问诊,汤药也天天不断,无端的病还是缠缠绵绵地将近一个月才有了些起色。
留下的王太医说,无端的病是心病。
稍稍缓和过来的无端也知道,自己是陷入了一个解不开的苦闷中。来到江南,明媚的春光悄悄渗入她的血液,使她春心浮动。但是,这让会使她猿心马意的事,给她带来了痛苦。
无端觉得自己宛若一颗刚刚要萌芽的种子,被大雪覆盖着,静静地躺在那里。她天天蜷缩着身子在床上,有时双手托着腮,望着窗外发愣。
最可怕的是她感到孤独,无法采取行动与命运抗争,她觉得自己的手脚被束缚住了,只能这样坐以待毙。
她整天低头坐在那儿,把脸伏在手腕上,仿佛要咬断手腕上的锁链,一双眼睛却不时向四周张望,仿佛要找一个可以逃避的孔隙。
每天早晨,当也醒来的时候,微微地春风,细碎地阳光,映照着她那清冷的房间,她心里总是在问自己:“爱是什么?”
纵然她之前已经有了决定,但是皇帝这次的离开却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疑惑。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黑夜与白天,什么是爱,如何去爱,这样的问题交织在她的心中,让她疑惑和纠心。
“他是天空上的那一轮明月,有着这世上最高贵的身份,我从前没想过会遇到他。见了他总觉得是在梦里。”
在有月亮的晚上她总会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