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个亲信,眼红着这个位置的人多着呢。
方若仁查出了账本上的问题,先是找苏大询问了一番,原本的意思是希望苏大把那些贪下的钱自己吐出来,可问题是苏大哪来的钱补上这个窟窿,方若仁见苏大迟迟没有补上这个窟窿,自然对苏大有所怀疑,便想把苏大从金陵堂香主的位置上调走,可苏大又怎舍得自己辛辛苦苦十几年才得来的位置,这个时候又正好听到唐同升为了副总兵,于是,苏大心中一横,便找到了唐同,表示愿意投靠到唐同的手下。
唐同现在本没有心思管这种小事,后来苏大说那方若仁至少有二十万两银子的身家时,唐同心动了,于是在苏大的带领下,唐同带了柳生三郎与六百士兵连夜出发。
第一第七十章踏上倭岛
一
方若仁这个人主要的就是贩卖私盐,其它的坏事做的并不多,在朝庭来说,大量贩卖私盐的人也是要砍头的,不过在唐同眼中,这人却是罪不致死,所以唐同只是扣压方若仁与他的家人,另外被扣压的还有两个在苏淮盐帮中与苏大地位相若的香主。
这一次,无论是私人的还是苏淮盐帮的公有的财产,唐同都搜刮一空,留给苏大的只是苏淮盐帮的一个空架子和一班没了钱的弟子,唐同共搜得财物共计三十来万两银子。
实际上说来,这方若仁与另外两个香主私人的财产加起来也没苏大有钱,这三十万两银子的财产中大部分是苏淮盐帮公有的财产,唐同留下了十万两的银子做储备资金之外,其它的二十来万两全都换成了瓷器,丝绸,茶叶,加上自己工厂生产的肥皂,香皂,玻璃,香水等生活用品,总共装了六大船,其中有两艘船是强征了别的海商的,唐同便带着三千名手下,加上方若仁他们那些人出了海。
唐同这次出海的目的是要在倭岛上和南洋一地各设立一个进行贸易的地方,至于殖民南洋,唐同现在手上的实力还不够,因为在海战中,唐同估计自己手下还不是西洋人的对手,所以唐同的目标就是先垄断大明的海外贸易再说,等有钱了,把军队的实力提上去了,唐同自然不会对那些西洋人客气。
方若仁原本以为自己是死定了,他早就听人说这个唐大人可是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但一行人出了海后,唐同找到他道:“方帮主,本官这次让你过来,是要开诚布公的与你说几句话,本来以大明律,方帮主你们的所作所为是杀要头的,但本官念在你们没有做太多的恶事,所以放你们一马,至于那些银子,本官也只是借来周转一下,本官会以每月三千两,共十年时间把这些钱还给方帮主你,所以,本官希望方帮主你能明白事理,不要逼本官做出那杀人的事来。”
“唐大人请放心,小的会安分守己的。”人在屋檐下,方若仁也不得不低头,听到唐同说不杀他们,心中大松了一口气,他可以不在意自己的性命,但他不能不在意自己父母妻儿的性命,,而且他此时心中更恨的是那个背叛了他的苏大。
唐同不杀方若仁,是因为唐同不喜欢苏大那个人,别看现在苏大很听自己的话,但唐同知道,这苏大能背叛一次,也就会背叛第二次,而且唐同看到方若仁这个人的为人还算可以,武功也不错,杀了也有些可惜。
“无论你心里多么恨本官,但方帮主你自己最好清楚,你活着,不是你一个人的性命,还有着你的家人,你要是想报复,最好是想明白一点,本官饶你一次,却是不会饶你第二次的,当然,如果你表现的好,本官会让当倭国总督或者南洋总督的。”唐同先警告了一番方若仁后,又给方若仁许下了一个好处。
方若仁眉毛跳动了一下,问道:“唐大人,不知您说的总督是做什么的?”
“总督一职,就是所在一地的最高长官,比如说倭国总督,就是在倭国的最高长官,而总督的职责,就是要把我们所占领地区行政与军事管理起来,尽最大可能的把当地的资源与财物掠夺到我们自己的手中,如果当地人不听话,做总督的就要带着手下的军队对当地人进行引导,若是再不听话,就要用手下的军队打的他们听话,这就是一个总督要做的事情。”唐同把另一个时空中西洋人殖民的手段解释了一番。
方若仁听完唐同地解释后。并没有再说什么。却是有些心动。按照唐同所说地。这个总督地职位实在是比他当那苏淮盐帮地帮主风光多了。听起来。似乎比那朝庭中知府地权力还要大。又怎能不动心。
但这个时候。方若仁地心中还是有些疙瘩地。短时间内。他也不能下地这个脸子向唐同投靠。唐同看他地神色。也知方若仁心中已经动心。也就不再说什么。毕竟自己抢了人家地银子。虽然嘴上说会还人家。但这个利息却是没算地。唐同现在自然也是不放心地用他地。让手下把方若仁带了下去。
唐同手下三千人。有五百人是刚招进来。没有经过训练地。这五百人现在只能被唐同当搬运工使用。不过他们这样一支有枪有炮地队伍。一路上地海盗自然也是不敢来招惹地。而且唐同地运气不错。船队行至中途。遇到了由三只船队组成地海商。这些海商虽然也有火炮等武器。但在唐同他们轰了几炮后。还是投降了。
这些人之所以轻易地投降。主要地原因还是因为看到唐同他们是大明地水军。在他们想来。这些大明地水军这么做。无非是想要些钱罢了。不可能象海盗一般把他们都杀了。所以这些也就没必要与唐同他们拚个死活地。
这些人都是浙江一地地商人。由几家联合起来到倭国做生意地。这一次带到了货物到倭国去。比唐同他们早出了一点儿。没想到却被唐同他们追上了。船上满载地商品与唐同他们地差不多。瓷器。丝绸。茶叶之些之外。也有唐同手下工厂生产地肥皂香皂等物。
唐同也没有为难这些人。只是告诉他们。他是管大明海上缉私地。以后大明所有出海与入关地商品都要向他缴纳百分之一百地关税。这三船货物有十多万两银子地价值。也就说须得缴纳十多万两银子地关税。那些人一听。全都哭丧着脸。这些人以前因为大明管地松散。一个个赚地脑满肠肥地。唐同可不会可怜他们。
唐同见这些人的表情,心中很是不快,恶狠狠的告诉这些人,他们这一次是幸运的,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以后被抓的那些走私犯,不但货物全部没收,还要把他们投到大牢里去,被唐同这一说,这些人立时老实了。
其实唐同嘴上这般说,心里面也不敢过份相逼,这些海商的能量大着呢,这些人与那挖私矿的豪强们一样,各自已经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崇祯皇帝曾想尽了办法,可那全国的矿产所产生的效益,基本上都流到了私人的包中去了。
而现在要是唐同把这些海商逼急了的话,以唐同现在手中的这点儿实力,唐同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了,唐同虽然没有玩过政治,但后世的一些知识也让他明白,什么事都只能一步步的来,是急不得的,急了吃亏的很可能是自己。
一路上虽然不能说风平浪静,但唐同他们在二十余日后,还是顺利的到达了倭国的萨摩蕃,此时倭国的幕府统治是德川家光,萨摩蕃却由一个大名统治,只是名义上还是臣服于德川家光,内政却是很独立的。
此时萨摩蕃是由岛津松平统治的,这家伙原名叫岛津忠恒,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眼光也不错,在德川家光实行锁国政策时,这家伙却排除万难与大明建立了贸易往来。
鹤丸城是萨摩番现在的政治中心,虽然在倭国人眼里是个很不错的大城,但在唐同他们的眼睛中却是一个乡下破落户般的地方,当然,唐同在海上看到了陆地时,还只知道这个地方叫萨摩番,并不知道有一个叫鹤丸城的小城市。
而且,这里并不是一个友好的地方,至少在一支倭国的水军赶过来时,那态度似乎并不友好,因为唐同的船上挂着的是大明水军的旗帜。
第一第七一章真正的商战(上)
一
萨摩蕃的岛津家族在倭国的历史上算是名将辈出的家族,从当年的织田信长手下开始,岛津家族便开始迅速的崛起,到了岛津松平的手中,岛津家族更是侵略成性,四处扩张。
萨摩蕃在倭国只是一方诸侯,实力中等,但岛津松平却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在德川家光开始实施锁国政策的时候,岛津松平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却是在努力的与大明进行贸易,是以来萨摩蕃进行交易的大明海商很多,这里的倭人也很欢迎大明来的人,但对于大明的水军却是不欢迎的,相信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欢迎别国的军队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