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资本家-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同在《呐喊报》上所登载的内容,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有些太超前了,人们不理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第二期的《呐喊报》,唐同增加到了八个版面,除了原先的连载内容之外,唐同又添加了四个内容,《红楼梦》,《爱国诗词选》,《民族英雄录》和《历代汉奸榜》,这四个内容的连载,让感兴趣的人增多了,特别是卫镇所之外的那些读书人对这四个内容很感兴趣,使得第二期的《呐喊报》大量的流传到了外面去,好在《呐喊报》中没有一点儿造反的内容的,唐同见这报纸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干脆成立了一个卖报小组,对外销售这《呐喊报》,唐同相信,看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慢慢的改变人们观念。
唐同又在军队和学校,工厂中组织读报讨论小组,军队中以小旗为单位,学校中以每个班级为单位,工厂则松散一些,以每个厂为单位,把这些人组织在一起进行学习讨论,每个星期,还要进行一次《呐喊报》学习心得体会演讲比赛,对于取得名次的小组和个人给予三两到一两银子的奖励,以提高这些人读报的积极性。
唐同的这些手段,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效应,原本不理解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人,也开始知道了一点儿,因为第一次的演讲比赛,唐同就把第一名的三两银子奖励给了那个演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人,尽管这个人演讲的很差劲,但唐同还是首先给与了热烈的掌声,这让大家在好奇与不服的情绪下,都去认真的读了那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文章》,以从中寻找到唐同为什么要把演讲的第一名判给那个人。
在唐同这种手段下,读《呐喊报》的风气渐渐从唐同的卫镇所流传到全常州,到后来,不谈论《呐喊报》内容的人简直就不算是常州人了。
随后,唐同又在《呐喊报》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磅出击。
第一第六七章吾之奋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起,固然是要有先进的科学文化,但是当科技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人的思想意识若是不能走上为科技文明服务的方向上的话,那么科技文明就很难往前顺利发展,唐同现在要做的,就是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往科技文明的道路上发展。
为了引导人们的思想,唐同是绞尽脑汁的回忆着后世的一些文章,在第三期的《呐喊报》上,唐同发表了一篇《我的祖国》,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唐同的原创,在歌颂着中华文明伟大的同时,也叙述了异族侵略给中华文明所带来了创伤,特别提到了建奴的侵略,将会把中华文明拖入灾难的深渊,给中华文明带来无尽的耻辱。
这篇文章一出,带来了不少的争议,一部分极度忠心于唐同的人虽然没有真正明白这篇文章中的含意,但他们还是很盲目支持着唐同,只要是唐大人说的,他们就认为是对的,而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唐同这是在危言耸听,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小小的建奴会灭的了大明。
唐同虽然不是喜欢搞一言堂的人,但他也不是一个伟人,对于反对他的人,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而且这些人大多数是大明的秀才出身,所以在唐同眼里,这些人简直就是一群腐儒,所以唐同又在《呐喊报》上发表了改编的《孔乙己》,《阿Q正传》,《我的吃人日记》,《祥林嫂》等鲁迅大师的作品,并且在报纸上毫不客气的指出,现在有些读书人就是那孔乙己阿Q,食古不化,麻木不仁,闭着眼睛想美事。
这些文章一出,可算是捅马蜂窝了,卫镇所里教书的秀才们与附近常州城里的秀才,举人们群情激愤,差点儿要冲到唐同的家中,用脚把唐同踏上一万遍,也有一些看懂《呐喊报》上所写的年青读书人,思想意识发生了转变,渐渐开始站在了唐同的一边。
唐同手下的那些士兵,工人与学生受到的影响最大,对唐同忠心的人也多了很多,甚至在士兵与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开始狂热崇拜唐同的人,谁要敢说唐同一个不字,这些人会立刻站出来声讨,这也让那些读报小组的讨论渐渐充满了火药味。
红娘子这个人原本是非常痛恨官府的,以前就算吃唐同的饭,花唐同的钱,在心里上总认为唐同这个官老爷与自己不是一路的人,就算知道唐大老爷是个菩萨心肠的好人,她与唐同之间仍旧觉得有一种隔阂存在。
自从红娘子也参加了学校的读报小组后,她的思想也渐渐的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仇恨官府的人,她现在算是有些明白,老百姓受穷,一是因生产力的低下,二是因为建奴的侵略造成了百姓的负担加重,三是因为制度与思想的堕落,造成了贪官污吏的横行与地主的残酷剥削,而要改变这一切,就得提高科技与生产力,就得大力发展经济,就得改变人们的思想,改变社会的制度,才能让老百姓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唐同还在《建奴恶行录》的文章中特别说明了当前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的造反,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建奴助纣为虐,他们这样的一群反贼不但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反而给老百姓带来了杀身之祸与经济上的雪上加霜。
唐同为了避免这文章中的造反嫌疑,还特意的歌颂了一番朱元璋赶走元人的伟大意义,把朱元璋的形象捧的无比高大,而事实上对汉人来说,朱元璋凭着这一赶走元人的功绩,在历史上足以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所以唐同觉得自己歌颂一下朱元璋也是理所当然的。
就是这篇文章。让红娘子看到了自己以前是多么地幼稚无知。一群没有先进思想。不讲科技文明。没有规章制度地造反者。带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地。只有更多地灾难。他们虽然不是汉奸。但他们同样是这个国家。这种个民族地千古罪人。
从这以后。红娘子看唐同地目光渐渐地改变了。由排斥到接受。再到对唐同开始崇拜起来。到唐同一篇改自梁公《中国少年》地《中华少年》在报纸上登出后。红娘子与唐同手下地那些士兵与学生们一样。眼中崇拜地目光更是强烈了。
《中华少年》地出现。在大明地土地上如同一声春雷炸响。让《呐喊报》当期地报纸销量激增了几位。文章地内容引起了很多读书地年青人内心中地共鸣。从常州到金陵。从金陵到京城。许多地年青书生们都是一睹为快。
哪个少年没有梦想。哪个梦想中会没有一点儿热血。虽然那些年纪大了地秀才们仍然要对唐同地文章口诛笔伐一番。但在年青地读书人心中。《中华少年》却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思想地大门。有不少地年青人开始关注起《呐喊报》来了。甚至有十几个非常热血地年青书生从外地赶到了常州卫镇所。想尽办法找到了唐同。成了《呐喊报》报社地负责人。
明朝时期地言论虽然没有北宋时期那么自由。但比起清朝时却是好了几十倍。乾隆时修《四库全书》。修入地仅四百七十三种。一万九千余卷。而被毁掉地达三千一百多种。十五万余部。同时制造了四十八起文字狱。自此。天下书亡矣。用一位先生地感叹之语:真不知他们是在修书还是在毁书。
《呐喊报》在思想上虽然很激进。但在语言上。唐同一直很小心地处理着。没有一点儿攻击朝庭地地方。甚至在很多方面还赞扬着大明做地优异地地方。比如万历皇帝前期地经济在世界上地地位等。是以那些老秀才们虽然痛恨唐同在《呐喊报》上所表达地思想意识。也只是口诛笔伐而已。却没有一个跑地去官府告状地。
尽管唐同一直认为自己比不得后世的那些伟人们,但眼看着自己渐渐所取得的成绩,心中多少也有一点儿得意,但所谓做人莫得意,得意遭雷劈,唐同在一激动下,决定再烧一把火,鼓吹一番自己的国家与民族主义,于是绞尽脑汁的写出了一篇名为《吾之奋斗》的文章,这番文章极尽所能的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表达了汉人聪明,勤劳,勇敢,向上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这个国家与民族日益强大而奋斗不息的理想。
这篇文章的鼓动性是极其强大的,一点儿也不输于白莲教的迷信活动,当唐同写出来,还没有拿去登载时,第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红娘子几乎在看完了之后,就在自己的心中也立下了远大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要帮助唐大老爷实现这个奋斗目标。
当《吾之奋斗》的书稿送到了《呐喊报》报社时,十几个负责报社事务的年青书生看后,各自也是一番热血沸腾,连夜写了几篇感想附在了这篇文章的后面。
这一期的《呐喊报》发行了,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