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国-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老暗暗乍舌,忍不住地道:“那原人这么大的势力,为什么还要联合朝廷,对付京人呢?他们自己单干不就行了?”
胜老一边吃着炸鱼块,一边晃着脑袋道:“这就要说到原国的权力构造了!原国最早发源的时候,还都是几个小小的部落。那个时候,了人势大,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后来阿什河畔的京人部族发展起来,打下去了辽人。这个时候,草原上的原人,才慢慢发展起来。京人势力最大的时候,与原人打过几场仗,杀了许多原人,原人不得不往草原深处退让。再后来,京人内乱,原人的势力才开始急速的壮大。其中一个大部落,攻打下了西边的伊利地区,占国数十个,号称伊利汗;另有几个部落打下了俄罗斯,也分别称汗。几年前,诸汗王为争夺草原核心发源地,爆发了争位之战。其中最主要的对头,便是如今的原国大汗奇可恩和他的兄弟奇阔台。战争打了四年,草原上血流遍地,最终奇可恩打败了奇阔台,获得了汗王的位置,正式成为诸王之王。奇可恩拥有广阔的大草原,对其他地方的小汗王有着无以伦比的影响力,奇可恩需要什么,诸汗王都必须要无条件的服从,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可是要维持这种影响力,奇可恩必须还要有新的功业来支撑着他的威信。西边是伊利王,北边是八大金帐,东边是大海,因此往南便成了奇可恩的首选。京人是原人的世仇,若是能把京人打掉,那既报了仇,又可以增加威信,这无疑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只是京人太了解原人,而原人也太了解京人,奇可恩单独打京国,底气不足,所以才会想到要与封国联盟。”
原来如此,济老倒是长了见闻。
第207章,原人
看到济老恍然的样子,苏三在心里道:奇可恩不仅仅是想打下京国,就连封国只怕也早就在他的虎视之下,包括溪下,西了,吐凡,大丽,甚至是高丽,倭国,最后也难逃奇可恩的虎口。wWW!原人的侵略性和好斗思维,将会无情的催灭一切敢于阻挡他们的力量。
历史是惊人相似的,这种事情,在前一世的史书,早已发生过一次,如今这不过是历史在另一个时空中,重新演绎而已。
只是这种疯狂的占据,其败亡的结局也是必然的。
原人太少,文化太单薄,管理人才又极度缺乏,偌大一片疆土打下来,又缺少必要的管制,终究是难以维继的。更先进的文明,自然不会屈服在荒蛮的统治之下,纵使奇可恩天纵奇才,也无法保证他的后继者能控制得住这条大船,所以最终的结果,还只能是被同化,被消亡,随后会有更合理,更强大的统治者出现。
济老应该会担心,原人在灭了京人后会不会,掉转头来灭封国!毕竟这是比打掉京国更大的功业。
而胜老应该不会有这个担心,因为这一点根本不用担心,而是必然的现实。胜老完全可以想到,原人打下京人后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封国。
但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原国的雄心壮志,决不仅仅是京,封两国。而是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国家。让所有人更想不到的是,这其中还夹着自己这只黄雀,在伺机而动。
或者,还不只自己这一只黄雀也不一定?
有好奇心极重的济老在,苏三也省得问话了。济老把自己能想到的问题都问了个遍,才心满意足地放过了胜老。而胜老在这里说话,也没有什么顾虑,该说的,不该说的,包括他自己的一些观点,胜老都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济老于某些政事,总转不过脑子,所以胜老话里藏着的许多话头,他都听不出来。但是同样的话在苏三听来,往往便能抓到最关键点。
胜老的话里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原人是全民皆兵的!
非战时,所有士兵都回到草原放牧,一旦战争打响,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都会被征召进军队!原人的军官是世袭的,十户,百户,千户,都有品阶,动员令一下,以点带面,很短的时间里便会集合起一支大军。这些军队全部自带装备,人人皆会骑射,个个都是悍马精兵。
事实上真正是奇可恩亲信部族的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两万人!而整个大草原上可以征用的兵力,也不过就是十万人到顶。可是奇可恩便是用这两万人,控制住了整个原国的十万人,进而又控制了数以万计的各种种族的人群,也包括相当一部份中原人。
就好像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奇可恩正是靠着原始部落的那两万人的武力,把整个战争的机器开动了起来。
不用置疑,原人骑兵的战力是相当强大的!这种强大体现在原人骑兵的超强机动能力上。他们不需要粮队,不需要后续的补给,打到哪里便抢到哪里,渴了饿了便喝马奶充饥。
只要地面上有可供马匹食用的草,原人便可以持续不断地把仗打下去。
公孙胜叹了一口气道:“原人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艰苦的,所以他们很希望打仗,那样他们可以抢回他们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原人打起仗来,也不怕死。因为他们的军功是可以世袭的,父亲是百户长,儿子就是百户长。为了那是一个为战争而生的民族,有极强的侵略性。”
济老听了这些,不由也是唏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的兵法都有这个说法,可是这一点,在原人身上,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公孙胜看了低头静思的苏三一眼,认了济老的说法。其实他说这些的目的,只是想让苏三多了解一些原人。军事上他不懂,但他心里却有一比。他把原人的骑兵比做流窜的悍匪,把封人的军队比做剿匪的官兵。
尽管剿匪的官兵很多,但是流窜的悍匪冲上来打一阵,便散去,打一阵,便散去。反应迟钝的官兵,是没有办法收拾得了这些悍匪的。这无疑是用稻草人去吓野猪,那野猪连真人尚且不怕,还会怕假人吗?
真要是原兵与封兵打起来,胜率也是堪忧的!
胜老抹开这些想法,又详细地述说着自己在草原上的见闻,更多地谈及得是文化与信仰了解。
京人与原人都信萨满,但原人显然不仅仅只信奉萨满。以奇可恩为首的上层原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是出奇的宽容。在原国的土地上,充斥着各文化。有来自遥远西方的基督文化,起源于伊利汗国的伊斯兰文化,还有佛学,道家,儒文化,等等数不胜数。
游牧民族似乎对外来的一切文化都很好奇,尽管他们嘴里还说着‘长生天’,但无疑新的文化,给了他们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开放的民族,总会在一定的时间里大放异彩,这也可以解释原人为什么会发展那么迅速。
胜老边吃边说,苏三只是静静地听着,相比较济老而言,苏三对大草原的想象只会是更加形象。毕竟去过与没有去过的人,想象起来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事实上原国的种族是很原始的!他们崇尚胜利,崇尚力量。即使他们自己人在相互比武的过程中,也会毫不犹豫地杀死失败的一方。在他们的眼里,失败的命运就是死亡,胜利者有资格处死失败的一方;而失败者也不认为自己被胜利者处死,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即便对方是自己的兄弟,族人。
前一世的历史中,介绍过类似于这样从大草原上起源的民族,他们无一例外的嗜杀,以杀人为乐。攻下一座城池,动不动便要屠城!当狭隘的民族情节碰撞到更先进的文明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吸收,而是毁灭。
因此,事实远比胜老所看到的要残酷!虽然奇可恩足够的开放,足够的宽容,但民族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第208章,被人算计了
三人聊了一下午,胜老仍然回驿所居住,并不留在苏府。wWW!不过胜老听说济老明天要回武陵,倒是有些唏咦。
公孙胜离开武陵也有半年了,若不是朝廷的事情脱不开身,胜老倒是也想回武陵歇着。尤其是济老提到过的那个‘武陵大学’,公孙胜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或许可以去讲讲学,也是一件乐事。
只是这些目前都是奢望了!
与原人联盟的契约在这几天里就要完成签订,自己肯定是要在场的,哪里会走得开。再说,自己这次往原国和谈,如今也算是有功于朝廷,再次复出已经不可避免,正是要发挥余热,造福天下的时候。
有些事情,不容许他退却。
苏三送走了胜老,仍旧回到书房,关于胜老说得草原上的见闻,苏三要花些时间,反复消化一下。有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见闻,说不定到用的时候,便会起到大作用。而且,以他思维的发散能力,再加上前一世对草原生活状况的了解,苏三可以很容易地构建出想象中的原国现状。
即便是如此,想象出来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