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臣-第10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原虽然这段时间也从民间征购粮秣,以备万一,但三府之地征购二十万石粮,就将粮价推高一倍不止,可见淮西的残破远没有休养好。
此时等不到江宁的粮食来解困,一是高企的粮价急剧消耗淮西军府的储银,二来继续征购,会加重民间的恐惧情绪,增进处所豪富跟着储粮备战备荒,对民事的伤害犹大,更晦气于淮西的根基。
接下来三天谈判,却是淮西诸人让步多,孙敬轩、陈华文让步少。
濠州府东部地区,是淮西最早获得休养的处所,也是刘庭州最早在那里进行营田屯作的区域,又位于洪泽浦西湾之内,董原、刘庭州自然不肯让给淮东直接控制。
防区划分,最终以濠州、寿州、信阳三府与涡阳镇划入淮西,税赋也有淮西行营自征自领,但税赋征收比例,不得跨越江宁所许上限。庐州府划归江宁直辖,但庐州驻兵北调,归淮西直辖。淮西兵额再添一万,丁卒正额增加到十一万数,或屯或战,由淮西自行决定。
江宁拨付的养兵钱粮,原先两百万两银总额提高到三百万两银,分两年支付完成;之外,还要每年为新增的一万兵额再每年额外拔二十万两银的钱饷。
永兴帝弃江宁西奔,随行护卫的御营军及御马监戎马约两万余人,更为庞大的则是后宫妃嫔、内宦、宫女以及随行西逃的百官及家、随扈,很多七八万人。
一路失魂落魄、仓惶西逃,途中堕水而亡者就不成胜数,永兴帝在途中也给差点落水,好歹给随宦拉住,惊吓之下,却生起病来,卧床怕风怕光怕响声。
近十万人乱糟糟赶到居巢,又担忧曾为岳冷秋、邓愈心腹的庐州守将谢诞心怀叵测,便停在居巢,令谢诞到居巢来见驾。
永兴帝需要行宫,随行百官携家带口,还有扈从、仆役相随,要有馆舍,护驾兵卒也都成了惊弓之鸟,根本不敢在城外结营,需要进城驻营。
居巢县城仅千余户民,帝撵行至居巢,县城里不管老,都一律给驱逐出城,整个县城给征用为行营、行营。
西行人马欠缺的还是粮草,西逃时,只想着将金银财富带上,差不多将户部、工部以及内库的储银搬空,但没有谁想过近十万人的吃食问题。西逃路上,近十万人是忍饥受饿。到居巢县后,县仓储粮也就两百余石,甚至撑不过一天。在驱民出城之时,御营戎马也就罢休劫掠,穷凶极恶,凶恶如流寇,但劫掠来的粮食,仍维持不了几天的用度。
这边一边勒令庐州守将谢诞及周边府县护送粮秣到居巢见驾,一边纵戎马出城筹粮——所谓筹粮,与劫掠无二,有失控迹象的御营军在七八天时间里,行径不见得比流寇好上几多,乡野给劫掠洗,也时有奸、淫、事产生。
为迎奢文庄西归,奢飞熊遣杨雄率水军沿江东进,到池州外围,迫使江州军避入城里,也分出股戎马劫掠北岸——御营军在这时才仓惶逃入居巢城里,不敢外出劫掠。
紧接着淮东水营西进,杨雄率洞庭湖寇撤出,收复江宁的消息也随之传到居巢,这乱糟糟的形势才稍稍平和平静下来。
岳冷秋往江宁递请罪折子,摆明了抛却永兴帝的姿态,张晏愤然离开池州,渡江返回居巢。
处所实权派人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连结清醒头脑观望形势的,曾为邓愈旧部的庐州守将谢诞便第一个赶到居巢见驾,给赐封为辅国将军、巢江伯、御营军副都统制,原庐州近万戎马,也都悉数编入御营军。
要不是永兴帝到居巢后卧病不起,怕风怕冷,张晏赶回居巢之时,这边就要移驾前往庐州城了。
得知岳冷秋已往江宁递请罪折子,永兴帝气得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岳冷秋忘恩负义,气极从病榻上一跳而起,拔起墙壁悬挂的佩刀就乱砍乱杀。
张晏手臂给割破,程余谦跌交撞破了头,与左承幕等随侍大臣堪堪让内侍护着逃出来,逃过一劫;一名宫女来不及逃出来,就地给砍死。
过了许久,永兴帝才恢复理智,坐在血泊里,浑身虚弱连站立都难,只是叫张晏、程余谦、左承幕等大臣不断拟旨诏令天下府县、兴师动众,好像天下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张晏、程余谦、左承幕、王学善等左右随侍大臣,不得已让人将室内能伤人的金属制器都撤了出去,永兴帝要拟旨,也都随着他的性子,只是不再作真,写过就算,也不会派人往外面递;也封锁住避免让永兴帝听到江宁的消息而再生刺激,只希望等余心源从寿州能带回来好消息,能叫皇上恢复正常。
寿州沿淝水而上即是庐州,比去东阳府还要近许多,余心源与楚王元翰成于十五日进入居巢;刘直听到永兴帝发疯杀人的消息,暂时还停在弋江还没敢到居巢来。
'  '
第144章 刺客
余心源与楚王元翰成从寿州赶回居巢,带来淮西的明确态度,这情势也就明郎了,叫随帝西行的官员只能在劝帝还朝的框架下挣扎。
否则就是废帝另立,淮东会合淮西、江州军,派大军过来立永兴帝为太上皇回江宁深宫休养――随帝西行的官员就不要再想有什么好果子吃,淮东跟太后下辣手清洗,将不会再有什么顾忌。
庐州府是淮西之首,早年置军镇,镇军战斗力颇强,但随原镇守邓愈率部南调组徽南军之后,到谢诞手里的庐州军编制虽然还有万余,但将官、兵甲、勇卒相比较旧军,差之甚远。再者,到这时,已经没有人对御营军的战斗力再抱什么期望。
此时御营军在编入庐州军后,虽有三万戎马,但没有淮西跟江州军的支持,哪有半点资本跟“奉太后以令诸臣”的淮东匹敌?
张玉伯鞭打顾天桥的消息传到居巢,几多叫随帝西奔的官员们心思平和平静些,要是皇上下个罪己诏将责任承担下来,倒无故障大家回江宁城里继续逍遥快活。或许权柄不比以前,但不会受现在的活罪。
回江宁后,权势、利益真正会受损的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也不克不及不面临当前残暴的现实:谢诞在庐州城还控制有供给庐州军半年补给的粮草,但这么多的粮草给西奔的近十万人一分摊,能再支持一个月就顶天了。
林缚甚至不消脱手,只会派戎马往庐州这边缓缓进逼,至多一两月就能将这边压垮、压解体失落。
与旁人不合,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还是知道实务的,他们手里实在是没有跟淮东匹敌的本钱――要是强逼得江宁那里废帝另立,那就连谈判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权衡利弊,在元翰成、余心源的劝下,程余谦、左承幕、张晏等人同意先让刘直来居巢再,但一切都瞒着永兴帝。
事实上,最终真要劝皇上返回江宁,皇上的意见也就不再重要了。
十七日,刘直乘舟离开弋江,渡江进入裕溪河,往居巢而去。
居巢县襟江滨湖,西北面横在庐州与居巢之间的大湖,即为八百里巢湖,是江淮之间除洪泽浦之外的第二大湖。巢湖西、南两面皆丘岭纵横,再往西是浩浩千里淮山的主脉。庐州往西,淮山南麓的宜城,又与江北岸的池州相对,同为江淮大门西门户。
巢湖周围的诸县,以庐州城为重心,构成西控淮山、南襟大江、北系淮寿的淮西首重之地。
横穿居巢县境、与巢湖相通的裕溪河河汊口就在弋江城的对岸。
虽这一段的扬子江在入冬之后,水面不足两里宽,但两岸望眼过去,都是茫茫江滩,夏季洪水袭来,江面陡然间将增到三四十里之遥。
刘直想起林缚在淮东修捍海堤的壮举,倘若能在“之”字的扬子江两岸修筑大堤,江两岸大片的积沙江滩都能垦为良田。
事实上,弋江及庐江等县的修堤之事,数百年来皆有人为之。不过,都是民众或处所豪户出钱出力修筑的民堤,民间能聚起来的力量有限,只能是堆泥筑堤,而扬子江夏秋过境的洪峰,又实在凶猛,泥堤经常是十年九溃,年年都花气力进行修整。
实际上,只要人不居在易溃区,民堤之后还是能抢出大片的耕地。
溃堤虽有损失,但溃堤泛洪过后,能有效增加土地的肥力。在溃洪过后、来年洪汛过来之前,能抢种一季麦子,即使溃堤有损失,相比较而言,收成还不比丘山之间的旱田差。
只是这些年来接连战乱,才使得这一带的民堤滩田给连年的洪水摧毁,完全不克不及耕作。在淮泗战事过后,江宁对庐州的抽税又十分重,加上庐州自身的养兵,使这周边的民生越来越艰难,没有好转的可能。
刘直站在船头,还能远远看见孤零零耸立在江滩之间的一段段残堤,心里颇为感慨。
刘直少年家贫,才入内侍省为宦臣,但敢于苦,故而为郝宗成所重。以往功利心太重,对民生之事倒有太多的感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