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为纪念英勇的罗兰千夫长,帝国军部追授罗兰“青龙宝石勋章”,有“帝国英雄”的称号。这次战事,后来被诗人加工成为一部著名的史诗,即民族史诗《罗兰之歌》。它以悲壮的情节,感动了无数的帝国子民,激励着所有的帝国军队,保家为国,无惧牺牲!
看着满地丢弃的甲仗器械、堆成小山的尸体和变了颜色的雪地,宋成宪一屁股坐在地上,喃喃地道:“人算真不如天算啊!”
他强振了一下精神,下达命令,把还没有离开的华族全部扣留,不肯投降的就消灭。
终于让帝国的统治消退,准备建国了,可是三道阴影落在了棒子的身上。
第一道阴影:统计出的数字放到了三巨头面前,在兽尔码头的剧战中,消灭了二千帝国军,已军伤亡高达六千,而且死的多,伤的也多是重伤,很难挽救。
训练有素的帝国军队手极黑极毒,杀的全是要害,对上他们,自然是伤亡惨重。
围捕没有来得及逃跑的帝国军民,杀掉了四千多,已方伤亡则是又一个六千,俘虏的帝国军民仅仅为二百余人,那些逃不出的帝国军民,都是拼死一战,无人敢主动投降,实在战不过,宁可自尽也绝不做俘虏。
看到伤亡如此巨大,三巨头都是脸色发白,代价太高了!
第二道阴影:正在忙于建国的当儿,后院失火。
住在一起,刚刚被棒子解救出来的金惜善、宋慧巧、全知贤和李英媛居然被人乘乱掠走,不多的护卫让人家干净利落地做掉,四女则是下落不明。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落在了三巨头的头顶,震得他们身体摇摇欲堕!
干这一票的是帝国特种部队的棒子奸所为。
早在几年前,棒子得意地用低级手段抵制帝国的时候,帝国当然不可能睡大觉,也做了一些准备。
在棒子中间找出了一批棒子奸,不难找,任何时期,任何国家与民族都存在着这些人,实际上就是金太阳、全斗奂这些人在族中的对头,政治斗争中失势的家族。
找到后,将他们家庭移居帝国控制的稳妥之处,变相扣留他们的家人为人质,然后厚待他们,训练他们。这群棒子奸当中有男有女,帝国军队对他们实施了严格的训练,潜伏在三韩城市里。
当棒子举事的时侯,出动了棒子奸,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奇袭女人的居处,把女人们抢过来。
给他们的命令很明确:“她们是皇帝的女人,绝不能落在任何别的男人手中,如果捉到后走不掉,那就杀了她们!”
愚蠢的棒子们并没有想到帝国居然敢胆生毛,被说着当地口音、同种面貌的棒子奸打个措手不及,女人被抢走,装入麻包袋扛走。
棒子们动作太慢,反应迟钝,棒子奸扛着女人上了接应的船只,也是四女好命,要不然棒子奸如果走不脱,会下手害了她们!
第三道阴影:驻地在巨济岛,原本出海训练的帝国炮船在回港后,全速赶到,八条炮船疯狂地贴近城市猛轰。砰砰作响,烟雾弥漫。
虽然当时火炮威力很弱,仅仅相当于投石车,可是扔个石头过去,再轻也能砸死砸伤人啊。
棒子们缺乏重武器还击,只能远离海岸线逃避,极是不爽。
在火炮充当礼炮声中,于兽尔城郊,三韩民族大会开幕了,与会的酋长和首领、长老之流共二十五国(部落)三百余人,共商国是。
统一的王国成立了,叫做“大韩王国”,暂时推举金太阳为王,全斗奂、宋成宪为副王,待战争结束,和平到来时,再郑重其事,重新推举大王。
通过了建国纲要,仿帝国制定国旗、国歌和国徽,大韩民族当家作主的时候到了!
宋成宪高呼道:“大韩、大王国,大家大声地喊出来!”
金太阳傻乎乎地问他道:“为什么这么多个大字?”
宋成宪热切地道:“是为了盖过帝国一头!”
金太阳追问:“可有解?”
“嗯,大、中、小哪个大?”
“当然是大最大!”
宋成宪得意道:“那不就结了!帝国他们号称是世界中心国家,因此叫做‘中国’,我们是大韩王国,他们是中,我们是大,所以我们大过他们!”
“高!实在是高!”金太阳翘起大拇指赞道。
Q!一个鼻屎那么大的国家,自称大大大国,一是出于自卑,二是出于狂妄!世界上这类人和国家还真是不少啊!
建国伊始,面临着帝国的强大压力,召开了高峰会议,智囊宋成宪指出并不奢望能够完全击败帝国,最理想的就是打痛帝国,让帝国觉得统治三韩是得不偿失,放松统治力度,大韩王国甚至可以做帝国的蕃属,向帝国纳贡,但一定要有自主权。
大韩王国在十一月一日建立,自建立的那天起,就深深地蒙上了三层阴影,它能走多远呢?
第六章 皇帝下西洋(下) 第十九节 司马折棒子(二)
更新时间:2008…9…4 14:39:06 本章字数:4864
辽州的州城(省会)集安,原名丸都城即原高句丽王城,帝国军队夜袭高句丽,破王城后,改名为集安,用作帝国辽州刺史的驻地。
集安城是整个辽州最繁荣的城市,有鸭绿江的水运之便和新建的火车大吼大叫地着自天津出发,过了肥沃的松辽平原,通向集安。全州的物资转运都是在这个枢钮发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辽州土地属于“宅地”,看中了哪块土地就可随便占,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开发积极性,初时官员们以为是北大荒的土地,现在已经初现北大仓的雏形了。
欣闻棒子造反的好消息,司马懿大喜过望,他当时正与州属官员开着会,消息一递上来,他立即跳起来道:“还开什么会!准备打仗!”
司马懿对于打仗是相当热衷,因为帝国最重军功,若有军功在身,无论当前的荣誉和金钱奖励、还是日后的仕途,都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他当然不知道绝密情报中皇帝给他下的评语,在皇朝统治稳定年间,皇家敢大胆用他,但要是皇朝不稳,只怕他就难逃厄运。
作为刺史,他能指挥总额达二万人的国民警卫队,是准军事部队,薪水、装备和训练、提拔全部归五角大楼管辖,与正规军相比,训练时间为九个月(正规军为一年),服役时间为三年(正规军为五年),正规军(野战军)一般流动性很大,五角大楼随心所欲地在满一定年份后把各地的兵马和将领四处调动,据说兵部管调动的那个文官喜欢在地上铺上地图,由家中的狗含着一枚木头制的仿真骨头,狗把骨头落在哪里,就把部队调动到哪里,因此无从捉摸规律。
国民警卫队则一般驻守本州,很少调离本州。出兵之权由刺史掌握,主要负责地方的抢险、小规模的镇暴功能,减少野战军的出动。
司马懿恃着二万人的部队,就想着建功立业。
帝国有一个体制,那就是时限,官府为民做事,必须在多少天内答复。同理,皇帝为中枢处理政事也规定了时限,因此在接到叛乱的消息不到一小时,蔡琰的中央政府、司马懿、驻辽州的骑兵军马超、庞德、马岱还有北(步兵)兵团张任等即时举行了四方会谈。
马超原驻凉州,张任等原在南方步兵军团任职,都是在二年前,一纸调令即时调动而来。
以前大将都是独挡一面,他们较少调动,熟悉当地情况,对打仗相当有利。但带来的后果就是久而久之,军队只知服从将领,不知服从皇帝。
现在就大不一样,赁借着严密的参谋团和情报机关,对于当前之敌和形势知之甚详(那些机构不可能白吃饭的吧)、地图、沙盘还有规范化冶军,军队等于连锁店,将领等于经理,随便调动到哪里都不影响与敌人的对抗。
正襟端坐的二宫皇后、她们身后的几名重要妃嫔,前面站立的首辅、次辅、兵部尚书通过天上的神器………全息激光形象出现在三方官员和将领面前,他们连忙行礼请安。
蔡琰首先问兵部尚书鲁肃道:“鲁卿家,逆徒利用冬天为乱,实不能容忍!我军冬季可否出兵?”
鲁肃响亮地回答道:“回娘娘的话,我军使用圣上的治军之法,着重机动性,一年四季,根本无甚关系,完全能够出兵!”
由KGB首脑甄宓介绍情况,她原管军务,现在变成管理情报,她介绍道:“三韩人共十三万又七千八百户,有人口五十五万,地广人稀,聚于大丘、兽尔、光州、大田四地,可用之兵他们最多能征召七八万。暴乱初起,叛乱分子都将我们的人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