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泰国南万伦湾沿岸一带)、丹丹国(在今马来半岛)、干利国(又名屈都昆在今马来半岛吉打)、狼牙国(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一带)、婆利国(在今爪哇东之巴厘岛)、顿逊(又名典逊,在今缅甸丹那沙林)、呵罗国、呵罗单国、皇国、般达国和婆婆达国(以上都是东南亚古国,地区不详)都是扶南国地属国,一旦扶南国在华夏人面前软了脚,这些势力的人估计会争先恐后地投奔新主子,再也想不起自己这个旧主子。
打?占婆国如此强势之国短短数年就被灭了国,一旦扶南国跟华夏人干上了,几年下来被打得筋疲力尽,那些属国看到自己力竭,有了异心,在背后来上几刀怎么办?
这个时候,扶南国首席大臣范如跋摩开口说话了:“臣听说华夏中原的人文气候与南海截然不同,而且北人多不喜南海酷热瘴湿,呆久多半会生病。依微臣看来,只要我们能遏制住华夏人继续进攻的势头,将其在南海这里拖上一段时间,恐怕会不战自溃。”
竺旃檀听到这里不由眼睛一亮,闷热潮湿的天气的确是南海诸国的杀手锏。前秦屠睢、任嚣、赵佗南征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也曾经派兵攻打过交趾地区,但是很快又退了回去,为什么,还不是不适应这里的气候。
后来前汉武帝派遣了数十万大军,用超过十万具尸骨终于灭掉了南越国,并设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但是一直只是靠少量官吏和当地的豪族夷帅控制该地区,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这里“气候险恶”。到后汉年初,马援平二征,置铜柱,南征军将士十之四、五死于瘴疫,连他自己也准备“马革裹尸”。
想到这里,竺旃檀立即决断道:“立即遣使向诸属国征集兵马,我要汇集扶南勇士,挥师北上,与华夏人决一死战,将其逐出占婆,帮助范佛殿下复国!”
就在竺旃檀调兵遣将时,曾华关于南海攻略的命令也正式下达了,设南海东道行军总管行营,以郭淮为行军总管,桓石虔、吕光、冯希为副总管,汇集了青州、徐州、长州兵五万陆军,近海舰队第二、三、四舰队和远海第一舰队上千艘舰艇和三万海军冲锋队,对扶南、真腊地区磨刀霍霍。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海攻略(三)
更新时间:2009…1…17 21:51:36 本章字数:5248
“呜呜………呜”,当吕光听到扶南联军阵中发出的尖锐号声,不由伸长了脖子往前看去,这一看不要紧,当即便吸了一口凉气,他娘的,这扶南人真的是把大象当牛羊使啊。
只见从扶南阵前慢悠悠地走出黑压压的一大片象群,只见这些披挂着简单皮甲的战象在背上象奴的驾驭下,迈着不慌不忙的步子,整齐有序地排成一个庞大的长方形阵型,直对着华夏军阵走来。而背上的象兵挥舞着刀枪正在那里耀武扬威。
吕光暗自清点了一下,大略一算足有上千头大象,扶南这次可真是把老本都用出来了。据行营通报的情报说,这次扶南集中了超过了二十个属国的兵力,总兵力超过了五万之众,看来准备要和华夏军决一死战。
吕光扫了一眼自己的部属,看到上万将士们还是那么沉着地站立着,丝毫没有因为对面“张牙舞爪”的象群而有一点惊慌。吕光对自己统领的部属非常放心,也对左右两翼的友军非常放
加入到华夏军也有十来年了,他和邓羌、杨安、毛当等原周国将领一样,深深溶入到了这个大集体。周国的苻家和它的辉煌都一起成为了历史的记忆,苻宏已经变成长安城中一个普通的贵族,除了几个还保持联系的原周旧臣,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苻宏原来的身份。华夏立国后在欣欣向荣中由于多种文化多种思想汇集而迸发出一股巨大能量,这股潮流最后在曾华的引领下变成了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地向前奔流而去,将过去的一切都抛在了历史之中。
由于是战场,吕光很快就将思绪转移过来了。他转过身来,坦然地面对着气势汹汹的扶南象群。与林邑的数年交战,华夏军已经被林邑军的象群锻炼出来了。早就从刚开始地束手无措变成了今天地稳如泰山。
这扶南人还想着用象阵来欺负咱。真的是自己来找死,还把华夏军当成刚来南海地区的“初哥”?不过扶南人估计这也是没有办法,除了象群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了,扶南国在南海地区称霸靠的是它的兵多象多。但是华夏军在与林邑军地象阵作战时早就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手段,所以才能与控制制海权的海军水陆并进。迅速灭了林邑国,也不知道逃到扶南的范佛有没有将这个情况通报给扶南国。
在吕光地心里,对面超过五万之众地扶南军根本不在自己的眼里,自己这边也有五万之众。而且三分之二都是以“作战凶狠”出名的长州兵。华夏二年。国王直属地…广岛被分成了四个郡,西部是出云郡,中部是丹波郡和甲斐郡,东部是仙台郡,依然划给长州代管,而这四郡居住的百姓和其他诸郡的百姓,同样有永业和赋税田地,也交赋税。只是这赋税三分之二归长州,用于长州的代管费用。包括行政、司法和驻军的费用。三分之一归国王所有,不过曾华将这笔钱捐给了“海外勘探共金会”和“海军水兵和水手共金会”。而在这块国王直属地里,还新近开发了几处不错的金银矿,其中三分之一的收益以税收方式入了华夏国库,三分之一被“共同合伙开发”地长州、海军、陆军共金会、教会共金会、提学共金会等数个共金会瓜分。三分之一入了曾华的口袋。但是大部分又被他分别捐给了翰林院、学部、几个国学各属的共金会。
在民治方面。尚书省为了帮助长州百姓“早日致富”,跟上大陆诸州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一视同仁地实行均田制、推广教育和教区、大力发展“工商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长州的百姓还是更喜欢“以军致富”这条道路,以军功获取更多地土地和财富。长州兵在比较后更愿意加入海军或者是参与海外作战。
曾华和三省为了鼓励海军发展和向海外开拓,制定了一系列地海事法规和海外开拓法案,以海军和海外作战为例,除了享有陆军同样的战功奖励和战利品分享之外,还有海外开拓权益。华夏将海外区域分为两部分,一是要纳入正常地国家管理体制里的海外领土,如长州和正在经略的南海大部分地区,二是海外领地,这些地区由于海路遥远,无法直接管理,所以在保留名义主权的基础进行委托代管和自治,并本着“谁投资发现谁收益”的原则进行开发。
而按照海外开拓法案,经略这些海外领地和领土时,参与经略的陆海军还将获得跟西征军战利品分享一样厚的胜利犒赏,除此之外还可以享受海外经略特有的收利权益,如移民新经略的海外领土将获得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而自从华夏军开始经略长州开始,以熊本、土佐为代表的长州兵就开始这种“以军致富”的道路,后来加上仙台兵、甲斐兵、尾张兵等等,慢慢地便形成了长州兵的传统和“凶名”。
象阵走得非常缓慢,数里的距离足够它们慢悠悠地走上好一阵子了,吕光和他的部属们在阳光下非常有耐心地等待着,但是才过一会闷热的天气就让吕光满头是汗。
吕光擦拭了一下头上的汗水,心里不由地诅咒了一番,这里什么都好,就是这鬼天气要人命。湿热、瘴气、毒蛇、蚊虫,都是华夏南海经略军主要的敌人,要不是华夏军有随军医护官和医护兵,还有行军散等良药,病员率就不是现在的十分之一了,但是让人头疼的疟疾还是夺走了许多士兵和军官的性命。据说这种病是由于蚊子叮咬所造成了,所以能够驱蚊的干艾草和其他干草药都成了战略物资。曾华甚至还下令重金悬赏一种树,据说树皮可以治病。不过一向“先知先觉”的曾华最终是没有看到有人拿着这个树来领赏,因为金鸡纳树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秘鲁的高山上,而不是他记忆中的东南亚。
这些问题也是南海经略军进军缓慢的原因。为了避免更大地损失,南海经略军采用了以海军为主地战略战术。海军先掌握制海权,然后寻找合适的港口和登陆点。以水兵冲锋队进行登陆破袭战。占据港口并大肆征集当地民工修筑城堡。接着陆军以这些城堡为支撑点,一路稳步前进,将这些据点连成一片,最后再以这些沿海港口和城堡为据点,向内陆渗透和扩张。正是因为这样。加上春夏两季是南海台风频繁的季节,所以南海经略军一直到了华夏四年秋天才继续南下,能够让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