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松山站起身,抱拳躬身道:“老先生武艺高强,小子服了,敢问老先生大名?”
  杨露禅捋了捋胡须,道:“老夫杨露禅!”
  “杨露禅!”
  曾国藩和李鸿章闻言,同时惊呼出声。两人是知道杨露禅的,毕竟杨露禅在北京城打下了诺大的名声,当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国藩眼神复杂的看了李振一眼,没想到李振竟然挖到了杨露禅。有了这样的武术大宗师坐镇,军中的士兵想不厉害都不行啊。
  “杨老先生,晚辈杨载福,讨教一番。”
  这时候,曾国藩麾下的另一员将领站了出来。
  刘松山摇头示意,希望杨载福知难而退,但杨载福却不甘心,因为他觉得刘松山败得实在是太憋屈了。还没有真正的碰到杨露禅,都已经是败了。
  杨露禅自然是不惧的,摆手道:“请!”
  “慢着!”
  正当杨露禅准备迎敌的时候,旁边的董海川说道:“老杨,你都打了一场,你麾下的士兵现在是双眼反光,很崇拜你。现在,让我来试一试,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知道厉害。”
  杨露禅闻言,退了回去。
  董海川道:“杨载福,来吧,老夫可不会像老杨那样耍帅让你几招。你能打赢我,先前大帅说给你们奖励一样的有效,尽管出手,老夫承受得住。”
  杨载福看向李振,眼中带着询问之色。
  李振没想到董海川一把岁数了,胜负心还这么强,点头道:“董老的话,就是我的话。”
  这一次,曾国藩问道:“弘毅,董老是谁?”
  李振说道:“董老全名董海川,也是武术宗师。”
  曾国藩微微点头,目光落在了董海川和杨载福身上。此时,两人已经交手,杨载福出招大开大合,董海川却是灵巧迅速。董海川为了在麾下士兵中展现实力,没有采用一般的游斗闪躲,而是和杨载福硬碰硬,直接逼近杨载福。他的双掌快如闪电,如绕树穿花一般,啪啪啪的打在杨载福身上。
  连续不断的声音响起,很快杨载福就倒在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狼狈不堪。董海川施展出来的手段,让周围观看的人都愣住了。
  这个杨载福,太弱了吧!
  董海川退后两步,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士兵,手一挥,麾下的士兵立刻高呼起来。此时,躺在地上的杨载福脑子还是有些发昏,他刚才和董海川交手,对方的速度太快了,他跟不上节奏。唯一的感觉,就是身体四处传来疼痛感,然后倒在地上就没有了力量。此时,杨载福身上四处疼痛,肯定要修养几日才能恢复。
  李振摆手道:“伯涵兄、少荃兄,走吧,接着往下看,去看看练枪的士兵。”
  曾国藩点点头,跟着李振朝练枪的营地行去。
  这一路走,安静了许久,很少说话,都是静静的观看。
  尤其是刘松山和杨载福两个人,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先前的桀骜,变成了现在沉默不言的乖宝宝。当一行人来到练枪的营地时,耳旁不断的萦绕着砰砰的枪声。一个个士兵举枪瞄准了六十米左右的靶子,开枪进行射击。曾国藩看到这一幕,心中更是震撼。
  他也有这样的火枪兵,却不敢这样训练,因为实在是太耗钱了。
  ps;第二更;
  
第530章 怀孕的慈禧(上)
  曾国藩说道:“弘毅,你麾下所有士兵的操练,都是使用真枪实弹的打靶吗?”
  李振点头说道:“自然是使用实弹操作,只有这样训练,士兵们到了战场上才不会手忙脚乱的不知道怎么办,不会乱成一锅粥。”
  曾国藩又问道:“弘毅军中的士兵有多少人?”
  李振回答道:“目前有一万人!”
  曾国藩嘴角微微抽搐,咽了口唾沫,被李振说出的数字吓到。
  若说是普通的一万士兵,他也能供给。
  但按照李振的训练方式计算,一万人的消耗绝对是一笔巨额款项。曾国藩缓缓说道:“要供给一万人的俸禄和食物已经是一大笔开销,除此之外,还要维持军队的正常发展,还有杂七杂八的费用,这些费用全部算下来后,已经是一笔不菲的资金。”
  顿了顿,曾国藩继续说道:“这一笔资金相对于一万士兵使用真枪实弹进行射击练习,已经是算少的。弘毅啊,你要维持军中士兵需要的武器,仅仅靠广东的税收,或者是靠士绅们接济的钱财,能支撑得下来么?”
  李振摇摇头,说道:“伯涵兄,我不靠税收和士绅们的募资。他们愿意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乐意收下。若是不愿意给,我不强求,反正我有钱。”
  李鸿章问道:“敢问弘毅,怎么挣钱呢?”
  李振说道:“只要有脑子,哪里都可以赚钱。可以从商做买卖,也可以另觅他途。做买卖只是小收入,我的收入更多是来自于洋人。广东和上海都靠近海上,我经常会截击洋人的商船,收获颇丰,并不担心钱财的问题。况且,有一部分洋商为了不被截击,每月都是要交钱的,所以有源源不断的钱财进入腰包。洋人这么富裕,不从洋人身上抽血实在是可惜了。”
  这话,李振纯粹是忽悠两人,并没有把赚钱的方式说出来。
  曾国藩和李鸿章听后,一脸惊讶的神情。
  这厮,真是胆大啊!
  这样的方式,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无法学会的。两人只能把这个想法留在心中,还得从更多的方面考虑钱财,才能有更多的钱财保证军队武器的供给。
  士兵打枪的操练,曾国藩等人并没有看太长的时间。
  很快,一行人回到了中军大帐。
  宾主落座,曾国藩率先说道:“弘毅,这一次观看,让我大开眼界啊。从你军中士兵的训练方式来看,的确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没有人能用真枪实弹进行操练的,也没有人能有杨露禅、董海川这样的大高手来训练士兵。更重要的是,我从你的军队中看到了一种相当透彻的改革,你的军队已经称得上是新军。”
  李鸿章点头说道:“我赞同老师的说法,弘毅的军队改革很彻底。不仅仅是称呼的变换,还有军职,以及士兵们的衣服。新的军服穿在身上斗志昂扬,士兵显得更有精神。不仅如此,弘毅贤弟军中的风气发生了变化,和其余的军队截然不同。我回去后,一定向弘毅贤弟学习,争取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新军。”
  李振说道:“伯涵兄、少荃兄,谬赞了。我只是学习西洋的东西,你们可以多看看,多学学,相信能找到更多强国强军的办法。”事实上,李振的话显然是不正确的,为了引导两人,所以李振说向西洋的人学习。
  曾国藩和李鸿章点头应下,把李振的话放在心中。
  接下来的几天,曾国藩、李鸿章都和李振交流,讨论练兵的事情,以及商讨朝中的局势问题。曾国藩和李鸿章是老江湖老资格,经验丰富,而且曾国藩做人做学问都是一流的,李振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一番请教下来,李振受益匪浅。
  并且,李振、李鸿章和曾国藩都是汉臣,又聊到了汉臣目前的处境。事实上,朝廷中除了李振这个汉臣有着极大的军权,其余的汉臣都没有这个待遇,都是不成气候的团练。历史上,在咸丰一朝,没有一个汉臣能控制地方的实权,全都是八旗子弟。
  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左宗棠等一批权势赫赫的地方大员,在咸丰年间都是被死死压制的,没有得到一丁点实权。正如曾国藩因为立功得到了湖北巡抚的官职,已经是得到了实权。但是,七天之后,曾国藩手中的权利就被剥夺,变成了一个兵部侍郎的虚衔,没有一点实权。
  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的崛起,都是在咸丰死后。
  因为咸丰的儿子同治帝年幼,朝中出现争斗,慈禧和恭亲王等人需要培植实力,并且还要去对付八大辅政大臣,而且还面临着发匪的威胁,所以有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汉臣崛起的机会,才能迅速的成为晚清重臣。
  不得不说,李振的运气比两人好,得到了咸丰的信任。当然,这也和李振出身行伍有关系,因为李振是一个没有任何士族背景的人,光溜溜的一人,没有家族掣肘,更容易听从咸丰的命令。再加上李振是咸丰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才有了咸丰的器重。
  曾国藩一行人在江北大营停留了五天时间,然后告辞离开。这几天时间,李振和曾国藩、李鸿章的关系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不管以后如何,至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面,李振通过自己的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