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善祥嘴角微微抽搐,缓缓说道:“回禀东王,燕王秦日纲和北王韦昌辉没有动作,朝中的官员也没有串联,没有出现问题。”
  杨秀清点了点头,道:“去吧,我清理一下思路。”
  傅善祥告退,留下杨秀清一个人在书房中。
  等傅善祥离去后,杨秀清长长的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倦容,再没有刚才那峥嵘的霸气。他揉了揉发酸的面庞,考虑接下来稳定朝中局面的事情。他手中的军队嫡系军队受损,影响力也受到影响,所以有些担忧,才询问了关于北王和燕王的情况。
  两人没有动作,他才稍稍心安。
  ……
  江北大营,营地门口。
  黄士海得到李振率军返回的消息,带着杨班侯、史密斯等人在门口等待。眼见李振率领士兵出现在视线中,黄士海立刻迎了上去。
  黄士海站在李振身前,举手行礼道:“大帅!”
  李振说道:“走,先入营。”
  大军回营,李振让一起赶回来的将领士兵去休息。他回到营帐中,立刻把黄士海召集到营帐中,问道:“士海,士兵发展情况如何?”
  黄士海神采飞扬,欢喜的说道:“大帅,军队发展势头喜人,各方面都步入正轨了。最令人高兴的是末将招揽了一个名叫郑藻如的中年人,此人是我们广东的人,这个人曾经在去年组织东乡总局团练,因为支援镇压红巾军卢灵飞、黄福等人起义立有军功,获授内阁中书衔。只是朝廷没有重用,所以留在了广东。这次郑藻如北上准备寻觅出仕的机会,碰巧遇到我们招人,所以毛遂自荐,末将试了一番,这个郑藻如的确是有才华的,而且很有辩才。”
  李振呢喃了一声,眼睛骤然一亮,想到了郑藻如的来源。
  李振知道这个人,并非是郑藻如有什么丰功伟绩,是通过孙中山认识的。李振看过《孙中山全集》一书,其中的第一篇内容就是‘致郑藻如书’,是关于郑藻如的。因为这篇文章,李振才知道了郑藻如这个人,了解了郑藻如的情况。
  历史上,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郑藻如被李鸿章聘到上海任江南机械制造局帮办,总理局务,督造枪炮、弹药、机器、轮船和船坞;光绪四年(1878年),郑藻如担任天津津海关道;光绪七年,郑藻如以三品官衔大臣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三国。
  郑藻如的一生最大的亮点就是出使美国的时期,他为了维护华工和华侨的利益,连续向美国总统提出交涉,成为当时华侨和华工最敬仰的人。
  李振没想到自己军中来了个外交家,欢喜的说道:“快,把人叫进来。”
  黄士海点点头,吩咐士兵传令。
  ps:三更完成,收工;
  
第522章 教育部
  时间不长,郑藻如迈步走了进来。《《》》(。本站)
  郑藻如年龄三十许,唇上留着两撇小胡须,面色严肃,给人一种极为肃穆的感觉。早在李振还没有回到营地之前,黄士海说了李振回来就会召见他的,所以郑藻如心中已经有了准备,见到李振后,叩拜道:“卑职郑藻如,见过提督大人。”
  李振皱眉道:“起来吧。”
  郑藻如站起身,规规矩矩的站着,等着李振问话。
  只是,李振却看向黄士海,问道:“士海,军中不下跪的规矩已经实行了下去,难道郑先生还不知道吗?”
  黄士海说道:“大帅,我忘了告诉郑先生,请大帅责罚。”
  李振摆了摆手,说道:“下不为例,要记住,每次有新的人来,都要明确的说清楚。你实在是记不住,就制定出一个政策法规,用通知的方式传达让所有人知道。”
  郑藻如听见两人的对话,说道:“提督大人,卑职进入江北大营后,曾听军中的士兵说见您不用下跪的。当时卑职觉得不可信,所以没有放在心中。这不是黄旅长的问题,是我骨子里不相信,要论罪责也是我知道却不执行的问题。”
  李振哈哈一笑,摆手道:“无妨,一件小事而已,我只是提醒黄士海注意。”顿了顿,李振继续道:“郑先生,说说你对江北大营的看法,这段时间你在营中做了些什么事情?”
  “是!”
  郑藻如点点头,道:“卑职在……”
  李振打断道:“不需要用‘卑职’两个词,直接用‘我’的自称就行。”
  郑藻如停顿了一下,有些不适应。
  他接触的官员,上下之分是非常明确的,有着森严的等级,若是不分尊卑,很可能直接得罪了上司。郑藻如扫了坐着的李振一眼,继续道:“我在广东香山县的时候,曾组织过团练,见过清军,知道清军的一些情况。但是在江北大营见营中的士兵后,觉得这是一座营地的与众不同的营地,有着与众不同的士兵。”
  “哦,详细说说!”李振笑说道。
  郑藻如接着道:“营中士兵亲如兄弟,充满着朝气、阳光和活力,操练的时候,他们却又给人一种沉稳认真的感觉。这样的一支军队,是一支纪律森严却不乏亲情、友情支撑的队伍,堪称无敌之师。”
  “马屁,这是马屁啊!”
  李振乐了,欢喜的说道。
  虽说郑藻如的一番话是恭维话,但的确是说到李振的心坎上。军队是李振一手打造出来的,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在里面。
  李振也自认为军队是一支无敌之师,所以很高兴。
  郑藻如神色如常,不卑不亢的继续道:“我在江北大营呆了半个多月,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针对营地中的俘虏,让俘虏归心。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就可以让他们以后不再为恶,不再助纣为虐,不再给祖宗蒙羞,并且也能让他们免于性命之危,也让军队更有广阔的前途,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哈哈哈……”
  李振朗声大笑,连连点头。他能感受到郑藻如的一番话是发自肺腑的,这个人的确是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才能有这样的认识。
  郑藻如见李振笑了,也松了口气。
  其实,他来之前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面对一个封疆大吏,他肯定是有些担心。不过和李振交谈后,他的顾虑消失了。堂堂一省提督并且兼任巡抚的人,还是皇帝敕封的钦差大臣,竟然如此平易近人,让他觉得留在江北大营是一个无比睿智的决定。
  李振笑罢,问道:“郑先生,你在营中担任什么职务?”
  郑藻如挠了挠头,道:“暂时没有具体的任务!”
  黄士海接着道:“大帅,郑先生给营中的上万俘虏进行讲课,这个职位既不属于军中,因为他不打仗,不带兵,只是留在后方的人。同时,也不属于地方官员,因为他没有地方官员的权利,我不知道该怎么划分,只能等着大帅回来再仔细的给郑先生定位。”
  李振点点头,陷入了沉思中。
  郑藻如做的是思想工作,类似于军队的政委。
  但是,后世的政委权限却不仅仅是思想工作,还有更大的权利。李振的事业在上升阶段,并不想让更多的人去干涉军队。
  李振思虑良久,说道:“目前,我们的军队已经壮大到上万人。人多了,林子也就大了,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有骄傲、有自满,有狂妄……所以必须进行思想教育,要有人能让所有的士兵万众一心,这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源泉。并且,每一次的俘虏问题也要解决,所以也要进行思想上的教育。”
  “我拟定单独的成立一个部门,针对军中士兵的思想教育、纪律等进行指导。这一个队伍不带兵,却按照军队的上下级制度进行划分,享有旅长、团长等各级的权利。”
  李振看向郑藻如,说道:“郑先生,你觉得把这个部门叫做什么呢?”
  郑藻如道:“我也不知道,暂时没想到。”
  说话的时候,郑藻如心中隐隐有些兴奋。因为这个部门是还没有建设起来的,他恰好遇到了这个机遇,将成为李振的心腹之一。
  李振快速的转动脑筋,思考着这个部门的名字。
  黄士海说道:“大帅,干脆就乘坐教育部吧!”
  “噗嗤!”
  李振顿时笑了,没想到黄士海会想出‘教育部’三个字。他看着黄士海,问道:“士海,说说你为什么想到教育部!”
  黄士海嘿嘿一笑,说道:“您刚才说一个建立一个部门,我就想到了朝廷中有工部、户部、兵部等六个部,我们既然要增加一个部门,又是搞思想教育的,干脆就截取教育两个字,称作教育部,岂不是很贴切吗?能够和六部平起平坐,那才是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