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一麟提示着经略使,相比于八年后的事情,他关怀的是眼前,眼前才是最重要的,八年后的事情有八年的时间去谋划,但是眼前的事情却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诸事已定,不知经略使何时进京”
望着经略使,张一麟的语气中略带着些许不甘愿之意,现实上,在整个经略使公署内,并没有几个人愿意看到经略使前往京城任职,相比于在京城,他们倾向于经略使留在连云港,专心发展好陇海、江苏
而且在经略使公署内的高级幕僚中间,在“胶澳事变”大局初定时,就已经开始谋划起了未来的发展,按照他们的计划,今年陇海自治会将会派出代表进入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四省省议会,从而为夺取四省省议会控制权铺平道路,而这么做的最终目标,则是控制四省,以江苏陆军为后盾,以议会斗争为武器,进行“和平夺权”
而这只是近期的目标,在张一麟等人的计划之中,一但掌控四省省议会,就会通过联合行动通过组建“联合议会”的形式组织“联合省”,以至章太炎是计划着,在“联合省”成立后,将不断向各省渗透·充分利用手中的所掌握的优势,通过各省实业界渗透各省,通过“联合省”对实业的优惠待遇,促使各省实业界的变动,争取各省议会投票加入联合省,从而扩充实力,而在那个过程中·如果那一个省的都督企图**“民意”,那么,改编为联省自治军的江苏陆军就以“维护民意”的表面进入该省,顺理成章的将该省纳入“联合省”
不过这个计划的去年年末送到经略使的面前后,就被压下了,对此,经略使即没有表示同意,同样也没有表示反对·似乎他从来就未曾看过“联合省计划”一般
“何时进京?”
笑看着张一麟,李子诚知道他的心中多少有一些怨言,“联合省计划”正是出自他手·如果说,没有眼前的这个机会,或者说现在的时间是1916年,那么自己一定会选择那份“联合省计划”,选择那个计划,至多三年,就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
但是现在不同,现在至少还有一个拥有一定权威的中央政府存在,袁世凯还能再活一年多,两权相害取其轻·相比于“联省计划”的“采取必要武力”,自己倾向于“进京”的兵不血刃,而且,对于未来自己有把握,所以,自己只能选择“进京”·至于“联省”那是备用计划
“通知大家开个会”
开个会,勾通一下,同时布置一下下一步的工作,至少在自己进京之前,必须要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而这个准备工作的开始,正是在这个会议上大家通通气,勾通一下,也正因如此,昨天程德全等人才会从南京来到连云
“这是一个全的战场”
面对着坐在会议室中的众人,李子诚刻意加重了声音
现在,随着中日谈判的尘埃落定,一个全的时代拉开了序幕,一个前所未来的时代和机遇展现在李子诚,同样也展现在中国的面前
“在过去的两年零十个月间,我们以连云港为中心,掀开了一场前所未来的革命,这场革命不同于任何一场革命,它不是以枪炮作为武器,而是以我们的理念、我们的信念、我们的坚持作为武器,而革命的目标不是摧毁一个国家,而是建设,建设一个全的国家,现实告诉我们,我们成功了”
就像是一场演说一般,面对着会议室内经略使公署和**公司的要员们,李子诚正在进行着一场演讲,或者说,他是在这间会议室内,再一次吹响号角,吹响进攻的号角、变革的号角
“两年半之前,这里的一无所有,只有一片荒凉的海滩,而现在,我们成功的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国家所必须的基础工业,我们生产的机器设备不仅能够供应国内的需要,以至还出口到国外,这里正在成为一座工业城市,而这只是一场革命的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进行下一场革命,而我们的目标不再是一条铁路、一座城市、而是”
话声一顿,李子诚的下巴悄然上扬,唇角显出一丝笑意
“整个国家”
是的,整个国家,从现在开始,自己将要朝着那个顶点走去,而曾经的朋友们也必将随同自己一起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而那个目标就是——国家
“无论是对于我们,或者这个国家而言,这都将是一场全的变革,而我们将领导这场变革,我们将会把我们在陇海所嫡造的扩展到全国,我们将把在陇海所取得的经验扩展到全国,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进行一场我们并不熟悉,以至有些陌生的战争,我相信我们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强大起来,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引领着这个国家走向富强,走向强大”
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所深信不已的信念,而现在李子诚所深信的信念就是——自己有能力引领这个国家走向富强,原本,自己的能力只局限于陇海、江苏,而现在,自己却有机会,把这一切放之全国,站在高的位置上,去规划那一切
当然,这么做却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在夺得权力
环顾着周围,看到他们中依然有些人不太能够理解自己,李子诚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曾经,我们的战场只局限于一地,我们的武器是自身的发展和一定的自保之力,但是现在我们的战场将不局限于一地,不再自教充其子弟,而发扬实业,不再自发展实业,而发扬其经济,而要立足于全国、着眼于未来”
话声悄然一沉,李子诚的悄然一扬下巴
“而现在,我们的战场却是京城,却是全国,我们将在京城发动一场全的攻势,而这场攻势的战场,一是国务院,二是国会,在国务院,我们要夺取我们所需要权力,但凡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就一定要拿下来”纟
第336章 国家和社会(求月票!)
第二卷中国,一个春天的开始'第336章国家和社会(求月票!)——
第336章国家和社会(求月票!)
“现在,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对于中国而言,大炮和机关枪的时代应该结束了!”
《大公报》民国四年元月一日《新年寄语》
鼓吹也好,吹捧也罢,愚民也行,几乎是从时光进入民国三年12月起,在袁政fǔ的有意“操纵下”,一位位政治精英、知识分子的吹捧下、国民的共同期待下,中国的舆论完全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
“我黎民何罪,竟遭兵阀之祸?”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鼓动下,或者说在国民的期待下,舆论不断的向人们传递着一个消息——大炮和机关枪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结束了!
至少对于外界而言,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先是知事堂向报界公布日本移交的由革命党党魁属名的《大日本帝国与支那共和国盟约》文本,由此,正式以叛国罪通缉流亡革命党人。
接着大总统袁世凯在庆祝“胶澳和约签字”的宴会上,对外公开向外界宣布“民二叛乱已除,鉴于绝大多数国会议员于胶澳事变期间,行以爱国,不愧为国之议员”,于是便理所当然的重开国会。
在解散近一年之后,国会终于重开了,除去少数几十位“铁杆革命党”并流亡海外的叛乱分子外,不过人们只看到民二国会的恢复,却未看到,国民党籍议员的国会议员身份并未得到恢复,而是。
国会的重开,宪政的恢复,胶澳事变的得胜,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国家的局面似乎还不错,而且正在朝好的一面发展。
这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大公报》的《新年寄语》,在国家走向正轨之后,对于中国而言,大炮和机关枪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结束了?
谁知道呢?
美好的期待也好、愿望也罢,对于国人而言,他们可以期待、可能期盼,但是对于已经成为风暴中心的李子诚和身边的下属以及幕僚而言,却对未来过于期盼。
“当然,我们从来不曾进入过国会,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得不进入国会,因为我们是被迫进入国会的!”
终于,在一番对未来的期盼之后,李子诚还是提到了自己和他们已经面对的现实问题。
“经略使,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在国会上做文章?”
在经略使多次提到国会时,章炳麟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当初袁世凯正是通过玩弄国会才掌握了全国大权,尽管他支持组党,但并不意味着他支持像袁世凯一样玩弄国会。
“做文章?”
李子诚摇了摇头。
“不,当然不是!”
双肘拄着会议桌,李子诚的语气变得极为认真。
“进入国会是我们进入京城的根本前提,而进入国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操纵或者玩弄国会,而是为了在民主的武器库中用这种特殊的武器来武装我们自己,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