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问题,但时间却是问题!要塞需要四个月才能建成,却完全超出了意料,四个月,等到要塞建成,恐怕连黄花菜都凉了。
一开始,作为中国最部第一大港的连云港,之所以没有修建海防要塞,完全是出于政治的因素,毕竟连云港是建于铁路附属用地的“铁路商港”,即便是铁路警察都是因前例而行,而且还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如果当时自己马海防要塞的话,不知道会给自己惹来什么样的麻烦。
到后来,随着自己力量一分分的加大,连云港无海防不是没有提到议事议程,也曾以试探的方式,由江苏陆军向中央提出过申请,可得到袁世凯指示的海军部却拿出当初自己同政府签的合同来事,理由是受合同限制连云港不能进驻军队,而海防之重,不宜交由公司自理,然后又什么,海防为国之大计,自有海军处之之类的话语,反正,要塞是没修成,一心扑到飞机的自己也放弃了尝试。
可现在,这局势却发生了变化,若是没有要塞的话,只怕这连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寝食难安,尤其是那些表面同意了支持自己,私底下却又担心不已的“用地人”,对自己来,这海防要塞是以防万一,可对那些“用地人”来,这要塞却是能让他们一颗定心丸。
可偏偏这定心丸,却不是轻易吃得下的,时间,如果让他们担心吊担的过四个月,不知道会给自己惹出什么乱子,或许自己的广播发言已经鼓动了很多人,但是,有一些事情,还是考虑周全点的好。
“露湘,现在我们能制造出海防炮吗?一个月可以造出多少门海防炮?”
思索片刻后,李子诚接连问出两个问题,连云港制造的海防炮,根本就没有经过设计,完全是参照sk舰炮的图纸设计制造,无论是性能或是射程在这个时代而言,都可以是一流的火炮。
“经略使,虽然现在连云钢铁公司的车间还未完全建成,但是矿山机械公司、重型机械公司以及机车制造公司的设备都可以满足大型火炮的制造!”
话之余,郑滋樨朝着眼前的经略使去一眼,如果连云最让他震惊的是什么,恐怕就是他拥有全中国仅此一处的重型机械设备,三大厂的铸造车间,无一例外都拥有平炉以及西门子精炼电炉,都具备生产百吨高级合金钢锭的能力,而在它的锻造车间中,00吨自由锻水压机是最基本的设备,作为退火炉的附属的400吨及水压锻造机同样也是基础设备,000吨、2000吨级水压锻压机,650毫米砸边机、450毫米轧钢机,这些无一不是生产重型火炮的主力设备。而这些设备除去2000吨级水压锻压机尚在试制外,其它机械大都已经实现国产化,也就是由重型机械公司负责生产。
而早在一年前,因为陆军的需要,郑滋樨便负责指导炮管用钢材加热槽、炮管镶嵌塔、炮管应力调整个塔等多种大型设备的建设,所有的设备都是这时代最先进的设备,在设备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生产一根大口径火炮身管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而公司却掌握着从铸钢开始的百道工序的全部技术资料,设备与技术同样也没有问题。
而在为陆军制造火炮时,又培养了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正因如此,面对经略使的问题,底气足的郑滋樨在思索片刻后,才开口答道。
“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每个月可以生产0门20毫米舰炮,当然,如果……”
虽知道那些工厂都属于眼前的经略使,但是郑滋樨却还是没有什么底气,毕竟现在那些工厂无不是全力生产,以完成公司下达的内部定单,那些内部定单都是陇海沿线企业的机械设备定单,大都是公司自属企业。
每个月生产0门20毫米舰炮,已经是三大厂所挤出来的最大产能,如果还想再挤出产能的话,恐怕就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
“再扩大的话,就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生产是吗?”
反问一声后,李子诚沉默了下来,然后整个人无奈的耸了耸肩膀。
“连云港似取得不的成绩,可产能却还是有限,现在只是扎个架子,不过,到明年就好了,公司一边向美国的企业发了巨额设备定单,而且新生产的设备也会充实工厂,明年,咱们的产能就会产生跳跃式的变化,再朝后,如果咱们能抓住机会的话,甚至工厂的生产规模半年就能翻一番!”
当然这也就是一个想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把外部的威胁解决掉,至少要把发展隐患解决掉,而这个隐患就是胶澳,就是日本!
如果不能阻止日本占领胶澳,未来几年,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尤其是连云的竞争,控制着胶澳的日本,只需要稍加干扰,便能干扰到连云的正常发展,也正是基于这种恐惧,自己才会下定决心,在胶澳和日本人打一仗。
现在打仗,什么都是便宜的,英法俄三国的军需需求还未发生质的变化,就像现在三国对华商品输出下降不过只有几百万一样,或许到年底,战时特需才会显现出它的魄力,到那时所有的物资都会大涨价,而现在连云的企业全力生产的军需物资,一方面固然是为满足胶澳的需要,但最为重要的却是为了到年底大规模向欧洲出口军需物资作准备,为此,**公司和中华贸易公司甚至向国内的企业发出了巨额定单,当然两家公司只支付了“定金”,那些物资的交付基是在年底,到了年底,那些物资根本就不需要运往连云,只需要装船发往欧洲,不过是一倒手,也许公司就能获得亿元的净利润,不过,这一切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到胶澳之战必须要速战速决,同时,胶澳之战还不能燃烧到连云港。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三个月内把这要塞建起来,至少把这六门大炮给我装!”
想着要塞直接关系到连云的稳定,关系到这里的工厂企业能否安心生产,李子诚笑问道的郑滋樨,而郑滋樨则摇摇头。
“除非是纸糊的要塞,要不然,真没其它的办法!”。
第242章 首衅不由我发
第242章首衅不由我发(求月票!)
在俾斯麦山的一座要塞前方,数千名劳工则在那里拼命的打着木桩钢梁,一道道密集的带刺铁丝网散布在要塞前方,而在铁丝网后方,几处隐密的角落间,几座暗堡分布其间,构成了完整的交叉火力网。
士兵们将成箱的子弹进暗堡内扛去,而在远方德军修建的战壕内,士兵和劳工则在修改着战壕,战壕向前伸出了机枪壕,枕木制成机枪堡,交通壕向后方绵延,百米后又是迫击炮壕,完全立体式多重打击的的战壕体系,第一次出现在东方,以至于让人生出叹为观止的感觉。
“兹……”
在一栋墙上上士随手用刺刀在墙上划出了一个十字架,人一闪开,路边的机枪手立即压下了击发杠。
“兹……”
机枪声响起,数米外的墙上立即一片尘雾飞扬,上百发子弹在短短分钟内便将厚达两尺的墙壁掏出了一个十字型的机枪射孔。
“守住这里,明白吗?”
上士睁着眼睛看着机枪伍伍长。
“是”
机枪伍长的回答很简单,利索,不拖泥带水。
“和那、那……形成交叉火力,我带排主力在这……”
站在路边的上士用刺刀指着港口的几个位置,这为了防止小股日军从海上登陆偷袭港口,而布设的一个火力点,而周围亦随处可以看到的布设工事的士兵。
事实上,从他们进驻开始之后,即开始为青岛的防御而努力着,一个师的部队除去被分散布属在各个要塞之外,还布置在德军之前因兵力不足而放弃的要点地区,近两万名劳工被紧急征召,以修建新的要塞,在青岛的仓库之中有着充足的原料,至于水泥根本就不用担心,青岛有一座水泥厂。
充足的物资使得守军可以修建更多的要塞,当然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才使得守卫青岛的部队不得不依靠德军遗留要塞作为守卫青岛的核心。
会前岬炮台,始建于1902年,位于伊尔斯斯山南部海岬小高地上,当年德军在此建有大型掩蔽部,炮台上配备有两门在1901年从大沽口缴获的240毫米海防炮,以及三门150毫米海防炮。
炮台上这五门海防炮均建有半球型钢板防盾炮塔,呈南北一字排列,所有的火炮皆可360度环射,此外德军还在炮台四周建有数座机枪堡和一条环型防御述,而在大型掩蔽部内还有一条地下运兵道,与北面不远的伊尔其斯兵营相通。
由于地理位置其重要,是在德军构建的青岛防御体系之中的重中之中,扼守青岛外海入口的必经要道的最重要海防炮台,在必要时,还可以得到身后衙门山炮台的火力支援。
因为这里是扼守外海入口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