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扫一眼屋内众将垂头丧气地模样,吕布的心情烦躁不安。“看你们唉声叹气的样子!高顺还未占领陈留。考城、陈郡、定陶还有数万兵马策应,担心什么?你们只要想着如何多杀伤敌军就行了,再有强弩配合,令部曲伤亡惨重,再这样打下去,兵马都要拼光了!”侯成苦闷道。作为一线将领,他最能体会出高勇军普通兵卒的厉害。三人一组,竟然能够短时间内压制住自己这般武艺不错的将领!自己打起来都十分吃劲。更不用说手下兵马。
陈宫瞥一眼侯成微微摇头道:“侯校尉,经过今日观察,高勇军并非没有弱点。其武器、甲胄虽然不错,小队配合更是无出其右。然终究是进攻一方,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们并不是石头、木头,也会劳累、恐惧。关键在于能否让他们真切体验到!”
“哦?军师何意?”吕布侧过头问道。
陈宫犹豫片刻,还是讲了出来:“一个字抓!无论俘虏还是伤兵,乃至尸体也要抢到!”看到众人困惑的眼神。陈宫苦笑着继续道:“高勇军有三个传统,不丢弃战士尸体。不轻易作俘虏,友优先撤退。为何?此乃凝聚军心士气的捷径!不放弃战友尸体。可以让兵士勇往直前无后顾之忧,不轻易作俘虏则能激励兵士奋力杀敌。即使失败也要杀身成仁;最后的伤兵优先撤退,则能保证老兵的存活率。进而保证部队战斗力。须知一名经历过战场生死地老兵,绝对可以抵得上三五名新兵蛋子!正是依靠这三点,高勇才能让只有数千人的郡兵发展成为征北军,进而成为现在威震北方的精锐劲旅!所谓成也败也,优势、劣势并非一成不变,关键在于审视角度!”
“军十意要多抓活的?”侯成似乎有所领悟。/
陈宫点点头:“抓俘虏,越多越好。如此方能在必要时逼迫高顺做出让步!”
许汜怀疑道:“高顺治军最严,会让步吗?”
陈宫兴笑:“治军严首重爱兵如子,此点高顺与高勇一致,否则又如何能成为高勇军中地第二大将!”
“好!”吕布拍板定音,“就按照军师说的办,明天再战,尽量抓捕俘虏。”
十月的最后一天,北疆局势已久扑朔迷离。匈奴、鲜卑的调动愈发频繁,但也仅限于频繁,除此之外,尚未有任何越境袭击地行为发生。此点令高勇颇觉奇怪,赶来与高勇会合的郭嘉也满腹困惑≡不正常。如果得知中原大战,主公将大部兵力南调,以他们贪婪的性格绝对会趁火打劫!可是至今已有大半个月,却外松内紧,就跟我们地应对举措一样,这就令人费解了。难道他们正在密谋更大的计划?”
高勇手背身后站在北疆地图前,眼望自东至西绵延近万里边疆区域,心中也涌起了一股力不从心之感。/此刻才能真切体会到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汉光武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地樊感。以始皇帝的宏图伟略,大秦帝国地强悍国力,超过百万久经沙场的秦军,也在北疆、南疆地威胁下兵力捉襟见肘,最终内乱爆发帝国崩溃。汉高祖立国后急于反击,却在兵种相克的劣势下败退,经历文景之治才积聚起足够地国力,供汉武帝养骑兵数十万,大肆挥霍一番后杀溃匈奴,为北疆迎来了近百年的安稳。可西汉却在此役之后民生凋敝,几近崩溃。汉光武帝虽有所反击,却功绩有限≈在,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让这一巨大的难题落到了自己面前。历史的经验证明,农耕国家面对游牧民族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此乃国势之差。即便国力强大,也无法转化成实际疆域。古代,无论中西,在火枪、火炮普及之前,平原上作战,骑兵始终占据这第一兵种的位置。好,经过十余年发展,火炮已经初具雏形,威力虽然欠妥,却足能提供足够的火力压制骑兵攻城。但在进攻上,只能依靠现有骑兵展开防守反击,采用蚕食的办法,一点一点侵吞草原疆域。可这种方法非雏耗骑兵资源。每占一片草原,都要派出兵马驻守。训练、养兵、驻防,一路下来耗费糜巨,也就是逐步向商业社会转化地国家才能峙的住,换了早前的朝廷,只怕养十万龙骑兵都会导致财政崩溃。
“大概还要两年才能展开全面反击啊……”高勇感慨一声,“奉孝,倘若反击,你认为该从哪里下手?”
郭嘉瞥一眼地图。指着西凉道:“斩草除根的话,由西向东打!步步为营,逐步紧逼,可以策划一系列中小战役。以我军有限的龙骑兵数量分割蚕食匈奴、鲜卑的有生量!通过近几年的侦察统计,鲜卑、匈奴最大的弱点即是总人口数量太少,一旦无法南下掠夺人口,其青壮数量增长将会非常缓慢。这一点。主公占据绝大优势。以目前北方六州人丁情况判断,至年底当能突破一千七百万,与不足百万的匈奴、鲜卑比较起来。胜在持久。哪怕拼着消耗,也足以把匈奴、鲜卑慢慢磨死!”
高勇点点头。随即又摇且代价高昂。我可不愿重蹈汉武帝覆辙,打败了匈奴。也让国家陷于崩溃地边缘。事实上,对付匈奴、鲜卑。时间拖得越久,对我方越有力!”
郭嘉眼睛一亮:“主公可是指研究院正在钻研的行军炮和火枪?”
“奉孝觉得呢?”高勇反问一句。
“此二物必能改变历史,一旦其在军中普及,普通步卒当能轻松对抗骑兵,刀枪剑戟将会成为过去,未来必定是此等凶悍火器的天下!”郭嘉眼光敏锐,经过短暂了解便看出火器取代冷兵器的趋势。
高勇笑笑,转而问道:“左军师提出地设立临时战区的构想,你觉得如何?”
“嘉举双手赞同!于战时设立前线战区,既可以增强将官临机决断的权力,又能在区域范围内组织中小战斗、集中优势兵力予敌打击,并能最大限度协调各兵种部队,提高作战效率!而左军师建议的逐步增强陆、海军作战部物资、兵源保障补充职能,将指挥权力下放战区地模式,也是保证战区成功运转的关键。如此一来,最高统帅部负责制定战略层级跨兵种的作战方略,作战部负责辎重、兵源、军情地输送补给(事实上严格控制住前线部队的后勤补给,使其叛乱地可能性大大降低),最后由战区负责实施区域内战术任战略的顺利实行!”
一番话,说得高勇震撼至极,心中暗叹:若非郭嘉英年早逝,绝对会成为数一数二地军事家!“那么,你意下该在哪里试行?”
郭嘉紧锁双眉,凝思道:“左军师的构想非常好,却还需要缓缓施行,切忌操之过急。眼下北方握迫近,凉州、并州、幽州须保持稳定,不可有大动;司州刚吞并宛县张济,作战部队已转战颖川、陈留,也不宜大动;如无意外,兖州、青州兵马将在十一月南下,更不该有改变指挥系统地贸然举措。排除这些……事的就只有一个地方合适”说到这,郭嘉手指落在了长安三辅,“以长安为中心,三辅为羽翼,汉中为目标,设立长安战区!逐步摸索推行战区制,包括指挥、调动、部署,当然,左军师推崇地参谋军师人员也要包括在内,以此组成战区司令部,再决定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的人选。”
“嗯,不错,讲出了我的心里话。那么你来推荐这两个位置的人选吧?”高勇抱胸,笑呵呵的问道。
“这个……”郭嘉极为难的想了半天,“黄忠将军在凉州脱不开身;太史慈、张辽、李政又稍显年轻;乐进、陈晋、朱灵还要主持中原会战;三江郡更离不开孙泰的巡抚,警备部也离不开秦风,这样算凤暂时合适。”
“高览如何?”高勇突然开口问道。
郭嘉愣了一下,“谋略、武艺皆出类拔萃,只是他的身份……再者袁绍虽败,可行踪不明,万一……”
高勇摇了摇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相信高览这个人绝不是背信弃义之辈!他的实力当能胜任。”
“可是,贸然任命高览的话,会不会让潘凤、龚误解?毕竟高览还只是师将,直接越级提拔,指挥军级将官,这个恐怕不大合适。”
“这个……”郭嘉说得有道理,这样做的确不甚合适。“那就暂时让潘凤兼任,置于副手人员,你觉得第4机步师的何斌如何?”
“可!”郭嘉肯定道,“何斌忠心耿耿,又颇有谋略,应能与潘凤配合默契。”
是日,高勇亲自下令组建长安战区,任命潘凤为战区司令长官,何斌为战区副司令长官,同时将战区内驻防的潘凤第2机步军、龚第军划归长安战区统辖,并于即日起担负进攻汉中的先期准备!同时,鉴于第7步兵军在三江郡反击战中的优异表现,特将全军整编为机步军,原辖五个师的精锐量合组为第7、第7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