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兆龄道:“吃了马肉和那些战死的人的肉之后,兵士们已经恢复了些力气了,应该能够走了。”
张献忠想了想,又问道:“可望他率军攻打秦良玉,如今回来了吗?”
汪兆龄摇头道:“还没回来,不过孙将军领了五万人去攻打两座小小的土寨,应该没什么困难,况且兵士们都知道,那两座土寨里囤积着从我军那里抢去的数万石粮食,自然是人人奋不顾身的往前冲,歼灭秦良玉实乃轻而易举。”
张献忠说道:“你派人快马追上他们,告诉他们,如果三天之内还攻不下来,就立刻回师成都,不得耽搁!”
第二十三节 巾帼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描绘的正是四川道路的艰难,不过,这句诗放在四川的边缘地带是合适的,但如果将这诗放到四川内部就不大正确了。
四川是一个内陆盆地,其四周是崇山峻岭,与外界的交通十分不便,因而其地理位置相对来说就比较孤立,但其内部却是较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一些山地丘陵,交通条件比较便利。在川中地区,由于长江及其支流所组成的水运系统较为发达,内水涪江,外水岷江,中水沱江交汇于长江之中,组成了便利的交通网,沟通着成都与重庆之间的交通,因而成都与重庆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整个水运系统的枢纽,而且凭借地理条件的优越,成为了整个四川的经济、政治中心。
四川的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四川的防御特点,要想防守住四川,不能把军队放在川中,而应将主力放在那些山岭峡谷之外,只有依托这些外围防线,四川才能有效的抵御外来的军事力量。一旦外来的军事力量突破了四川的外围防线,那么四川就无险可守了,而那从川外进入川中的军队一旦到达平原丘陵地区,就立刻摆脱了“地利”上的被动,能够很顺利的拿下整个四川。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张献忠才会在川北布置众多军队,这一方面可以有效防御北边的军事威胁,而另一方面则可以为自己北出陕西奠定基础。不过,由于张献忠在川东与川南连吃败仗,使得他的兵力捉襟见肘,所以他不得不将北边的军队撤回成都一带,全力防守成都。这样一来,整个川北就成为力量真空地带,为镇虏军的南下四川创造了必要条件。
此刻,镇虏军的沈猛将军正领着一万五千名镇虏军顺着一条大河向南急进,准备按照林清华在信中的吩咐,由北面夹击成都。虽然镇虏军的人数仅仅只有一万五千人,可是他们的身后还跟着近两万名民夫,他们运载着大量的军械与粮食,与军队一同南下。
沈猛从几名川北向导那里知道,自己现在已经进入了四川的腹地,而且离成都已经不远了,据向导估计,最多再走三天,就能赶到成都东北面。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将沈猛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他抬头望去,却见两名探马正催马快速奔向这里。
那两名镇虏军探马在沈猛跟前停下马,其中一人说道:“报告将军,前方三十余里处发现两座土寨,而那土寨正被一支军队围攻,他们打的是大西的旗号。”
“哦?”沈猛闻言一惊,因为这一路南下,并没有看见张献忠的人马,此时在前方忽然出现了大西军,那么就是说,已经快要与张献忠接触了。
他马上命令身边的一名师长:“你快去传令,部队立即做好战斗准备,一万人为前锋,五千人护送辎重跟在后边,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下达开火命令!”他向那两名探马说道:“你们再去探来!一旦侦知敌方虚实,就立刻返回报我!”
两名探马不敢怠慢,当即拨转马头,催马向西南方奔去。
沈猛知道此时已经不容他犹豫,他立刻领着一个师跟在那探马后面,向着西南方急速行去,走了十多里时,终于能够听见炮声了,不过,那炮声显然稀疏的很,最多不过三四门炮而已,一个时辰能够响二三十声就不错了。
两名探马很快奔回,他们说那些土寨之上挑得是大明帅旗,而那攻打土寨的大西军的帅旗则是“孙”字旗,看起来应该是张献忠四义子之一的孙可望。
沈猛心中盘算片刻,随即下达命令:“全军立刻加快速度,猛攻围寨大西军!”
一万镇虏军急速向前推进,一路之上遇到几股大西军的游骑,双方并未发生战斗,因为那大西军的游骑知道对方厉害,他们一看见镇虏军的军旗,当即策马奔走,不敢有片刻的停留。
等沈猛领着镇虏军奔到土寨之前时,却惊奇的发现,那些包围土寨的大西军已经向南退却,空荡荡的土寨外,只剩下了数千具尸体,还有那满地的兵器旗帜。
沈猛命令部下打扫战场,而他自己则领着数十骑前往土寨问话。
来到土寨前,沈猛却见土寨寨门仍旧紧闭,土寨的寨墙之上则站满了手持长矛的兵丁,在寨门楼上,还可以看见几门大炮。
那守卫寨墙的兵丁见沈猛走近,便大声问道:“咄!来者是何人之军?”
沈猛骑着马向着寨墙上抱拳道:“我乃大明楚国公镇虏军部下沈猛,此次奉令由陕西南下四川,准备剿灭张献忠流寇,方才见有人围寨,又见寨上悬挂大明战旗,便率军前来相助,却不料那张献忠贼军胆小如鼠,一见我军便逃之夭夭,倒免了我一番工夫。”他顿了一顿,又道:“我见贵军似乎应该是这川中主军,熟悉地形,而我军则是从外地远来的客军,人生地不熟,故而希望能与贵军联手向南进击,一同剿灭张献忠!还望这位兄弟快去禀报你家将军,就说沈猛想拜见他!”
那兵丁见来人确实打着大明军旗,虽然他们的军服有些古怪,但刚才张献忠军队调头逃跑那可是他亲眼所见,因而他立刻转身跑下寨墙,去向寨中将军通禀。
沈猛等了好一阵,那兵丁方才奔回,他大声喊道:“请将军命贵军向后退出百丈,我家将军方可出来与将军见面!”
沈猛回头向亲兵吩咐几句,亲兵便奔向军队,片刻之后,大军后退百多丈,沈猛则只留下五十名亲兵,在寨门外十余丈处等候守寨的将军。
半盏茶的时间过去,那紧闭的寨门终于打开,一队百多人的兵丁手持长矛奔了出来,将沈猛等人围住,紧接着,一名骑着黑马的将军在一群兵丁的簇拥下走出土寨。
那将军向着沈猛一抱拳,说道:“早就听说张献忠在川北吃了大败仗,据说对手就是一位姓沈的将军,却不知是否就是将军?”
沈猛听到这人说话,猛的一愣,此时他才从话音中听出,这名身材高大的将军居然是一名女子,待他向那将军脸上仔细看时,方才真的确认这将军正是一名女子。
沈猛有些惊奇的眨了眨眼睛,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急忙向那将军一抱拳,说道:“在川北山中阻击张献忠的正是沈猛,不过却没有那么的厉害。倒是将军让沈猛诧异,没想到沈猛在有生之年,居然真的能见到一位巾帼英雄,这可真让沈猛吃惊,将军年纪甚轻,却又如此的神勇,居然面对数万敌军的围攻而能保持军心不乱,倒真让沈猛佩服!”
那女将军听到沈猛这样说,不觉轻笑几声,说道:“将军客气了,守寨的功劳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前些日子我就听说从川东过来一支军队,他们也自称镇虏军,一举将川东张贼流寇肃清,莫非你与他们是一路的?”
沈猛道:“正是!他们先入川,我是前些日子才从川北山里开出来的,如今正欲赶往成都与同袍共击盘踞成都的张贼,听口音将军应该就是这一带的人,不知将军是否肯与我军一同往攻成都?”
那女将军说道:“这个我可做不了主,要问我家老将军。”
沈猛道:“那就烦请将军领我往见你家老将军。”
女将军点头道:“可以,不过你只能带十名部下,其他的人就等在寨子附近,回头我命部下做下粗食,也好犒劳将军部下。”
沈猛向身边的一名师长吩咐了几句,命他留下指挥军队,随后便领着十名士兵,跟在那女将军身后,走进了土寨。
女将军领着沈猛一直走进土寨最中间的一处院子,她跳下马来,随后便将身上盔甲除去,待她将头上戴着的头盔也摘下时,一头青丝便飘落肩头,随着头部的摆动,一荡一荡,只看得身后的沈猛忘记了身在何处。
女将军回头看着愣在马上的沈猛,嫣然笑道:“怎么?莫非将军看见了什么妖怪吗?”
沈猛回过神来,忙道:“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我觉得有些奇怪,姑娘如此年轻,居然能在军中担当重任,这实在让沈某感到诧异。”他随后也跳下马来,并将马的缰绳交给身后的士兵。
女将军说道:“怎么?莫非将军以为年轻女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