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8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仁禄心道:“不出主意要被软禁,这是什么世道啊。看来今天是逼上梁山,这投名状是非递不可了。这可如何是好?不管他,这眼前亏说什么也不能吃,先糊弄过去再说。”忙道:“皇上千万别这样,微臣一定鞠躬尽瘁,好好拿个主意出来。”
刘备手指在他面前晃了几下,道:“那就说说你的高见吧。”
贾仁禄脑子里飞快的转着主意,嘿嘿一笑,道:“皇上臣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却一直不知咱大汉的官制到底如何,皇上能不能费神给臣解释解释。”
刘备目视陈群,陈群向贾仁禄瞧了几眼,似乎是想看看他在装傻还是真的不知,顿了顿便将汉朝中央官制详细的解释一遍,何谓三公,何谓太常,光禄勋又如何如何,大鸿胪又怎样怎样。好不容易将大大小小的官职一一介绍了一遍,只听绑绑绑的三声大响远远传来,已是三更时分。
刘备揉了揉眼睛,道:“怎么样,明白了么?”
贾仁禄道:“虽没有完全明白,却也知道了个大概。朝中最大的官就是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接下来就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空、少府这九卿,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处理大小政务。”
刘备点了点头,道:“是这么回事。不过三公九卿之间的权职化分不如何明确,像九卿之中的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大鸿胪等官员所管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小事,各种方针政策的制订往往都取决于三公,而后汉为加强君权,架空三公,政事皆决于尚书台,这样处置看似合理,实则不然,各种各样政事都堆给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处理,大大加重工作量,又很容易出现权臣擅权弄政之事。当年曹操便是个很好的例子,皇帝高居庙堂却号令不出宫门,政事全部取决于相府。颍川王无故昏晕的惨状,你也是亲眼看到了。这样的悲剧,朕无论如何也不让它再度上演。”
陈群道:“臣也一直想像改革现有官制,可是要创出一套完备的制度来,谈何容易。”
刘备道:“仁禄鬼点子最多,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贾仁禄见二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自己,道:“这个……这个……臣这次真……真……的没有办法了。”
刘备板起脸来,贾仁禄知道他要发标,忙道:“容臣想想,容臣想想。”说着便低头沉思,起初他还在寻找脱困之道,其后便想起他收容的那些大美人来,哈拉子不由自主的流将出来。
正出神间,忽听刘备问道:“仁禄你到底再想什么呢?”
贾仁禄道:“臣正在想解决之道。”
刘备笑道:“想解决之道也会想得流口水,还真是稀奇啊。”
贾仁禄低头一看,地下已是一滩水渍,老脸一红,道:“这个……这个……这个……”
刘备怒道:“这个什么,再想不出主意来,朕便将你打入天牢,让你在那里面好好想想。”
贾仁禄大吃一惊,蓦地里脑海中灵光一闪,道:“有了,有了,臣有主意了。”
刘备道:“是什么,快说,快说。”
陈群下意识的铺开的一张白帛,拿起笔来,准备记录。
贾仁禄道:“臣只想了个大概,具体如何就要有劳文长了。”
刘备道:“只要大概就行,快说快说。”
贾仁禄道:“臣这个官制和旧有制度完全两样,这一改下去,必会在朝野内外引起轩然大波,这其中的利弊得失皇上可要考虑清楚了。”
刘备心中一凛,道:“你且说说看。”
贾仁禄道:“臣这制度,完全废除三公九卿之制。改由三省六部来管理国家大小事务。”
刘备道:“哦,三省六部?不知是哪三省,哪六部?”
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一样是由隋文帝杨坚所创。是在秦汉时三公九卿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三省到明时终止,而六部则被一直延用到了清朝,其生命力有多顽强可想而知。在三省六部中,各部门之间权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有效杜绝了权臣擅政,加强了君主权利。汉晋以来直至隋唐,权臣叠起,禅让几乎已成了定例,可到了唐以后,权臣逼皇帝禅位之事便极少发生,三省六部制在其中倒也不无功劳。贾仁禄被刘备逼急了,狗急跳墙,忽地想起了唐时官制。其时他只为自己脱身,也不管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便将它给祭了出来,这样一来历史的车轮又莫明其妙的向前滚了一大步。
正文 第556章 … 割地求和
 更新时间:2009…8…29 17:03:53 本章字数:9442
只听贾仁禄道:“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陈群道:“不知仁禄口中的中书省,和魏国的中书省有何区别?”
贾仁禄根本对官制一窍不通,只因他对唐朝的强大很感兴趣,上网时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唐朝官制构建。他一直以为三省六部是唐时才有的,听了陈群这话,大吃一惊,道:“什么,魏国就有中书省?”
刘备笑道:“你会吃惊,倒也不奇怪,朕刚听文长提起时,也着实吃了一惊。现在朕总算是明白中书省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让朕来告诉你吧。适才朕提到,光武皇帝为了加强君权,架空三公,政事皆决于尚书台。孔明便曾和朕多次提到其中利弊,他言道秦时相权犹重,故吕不韦、赵高能专权弄政,翻云覆雨,指鹿为马。先汉逞秦之灭亡,机要之位由丞相而归三公。光武皇帝中兴洛阳,对官制又作了重大改革,机要之位有三公而归尚书。国家大事由尚书台商议通过后施行。如此一来权利是不集中在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手中了,可却集中在某个部门手中,大同小异,隐患颇多。是以他多次主张废除尚书台,行祖宗旧制,以皇帝制三公,三公制九卿,九卿制百官,百官制万民,如心使臂,如臂使指。朕朝会时就此事和众臣讨论,或言便或言不便,众说纷芸,莫衷一是,这事因此不了了之。方才朕和文长详谈一番才知道曹操也早就看出了尚书台的弊端,特设秘书令以分尚书台之权,一些重要命令下达并不通过尚书台,直接由秘书令下达。曹丕篡汉之初,采纳文长建议改秘书令为中书省,有监、令二人,负责和皇帝决策重大国事,发布重要命令。”
贾仁禄道:“原来是这样,真没想到官职制度里面竟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三省六部制也是臣一时胡乱想出来的,不知管用不管用,臣姑且说之,皇上姑枉听之,说得不好,皇上就当臣在放……那个啥。”
刘备笑道:“你老是这么谦虚。你说的有哪次错过?快说吧。”
贾仁禄搜肠刮肚,总算将自己所知的那一点点有关三省六部制的内容给找了出来,在脑中略加整理,说道:“三省中中书省主要负责决策国事,起草政令。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 ,复审中书政令,通过后交皇上裁定,送交尚书省执行,倘若门下省官员认为中书省官员胡说八道有权将中书省政令驳回。尚书省则主要负责管理政务,各种政务到尚书省后,立即分别门类,交由六部分理。适才所说的六部均隶属尚书省,顾名思议吏部管官;户部管钱;兵部掌兵事;礼部管礼仪、祭祀;刑部管律法、刑名、词颂;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乃全国最大的包工头是也。这六部长官统称尚书,吏部的叫吏部尚书,户部的叫户部尚书,以此类推。尚书省首脑则称尚书令,总统百官。”
贾仁禄可不知道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历史上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经历了自秦汉至隋朝的漫长时光,这中间经过多少血雨腥风,多少兴革演变,到了隋朝才形成完备的制度。可惜的是这制度并不没有得到始终贯彻,唐初对其加以完善,施行不到百余年,到了安史之乱后,三省六部中各部司职权,被各种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职司瓜分,这项凝聚无数英才心血的制度,从此趋向名存实亡。
盛唐时三省六部制是不是完美,是不是真能起到加强君权,安定国家的作用,由于真正实行的时间太短,实在看不出来。不过唐初时文治武功如此之盛,米一斗数钱,全国岁决死囚不过二三十人,这样的太平盛世在古往今来都是不多见的。这和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到底有多少关系,自是见仁见智,众说不一。
殴阳修等人所撰的《新唐书》百官志当头一段话说是这么说的:“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其辩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以时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