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现在,谁还敢把这等事看成是小事?
第一场雪下了之后,顺天府和尚书省民政局就是联手,查察有无百姓无米下锅,无炭取火,等到了年前左右,连中书省也派人出来查看情形,各官更是不敢怠慢,抖擞精神,没有丝毫怠慢。
现在新官制已经改了几年,名实相核,门下省的廉政司和政考司都很得力,查起贪官来很得力,而政考司专门找庸官的麻烦,象以前那样,任事不管,只要廉洁就算好官的做官做法已经敷衍不下去,特别是皇帝已经准许,科考不再只考八股,而是连策论、算术、律科,都算在其中。
这样做法,只是恢复唐制,当时的有识之士也是认识到了八股的僵化和不足,所以也无甚反对的声音。
反正只要还有科举便可以了。
暂且还没有到可以动科举制度的时候,张佳木心中明白的很。至于打破士绅阶层的特权,把他们在赋税上占的便宜给取回来,更是要再过些年才能提上日程。
最少,还得在他和李贤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拥有更高的威望之后。
而且,道路交通等条件要更好,廉政属政考司提刑司等垂直的中央部门,更加的得力之后。
至于议院之设,以后是为了平衡权力,表达民意,现在却还把持在儒生和官绅手中。所以一旦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势必会有很大的反弹。
对这些,张佳木心中有所准备,他还有的是时间,所以并没有着急。
看起来,现在就成立议院是对自己权力的掣肘,甚至很多保守派的勋戚和官员加入其中,背后还有皇家的影子。
这个议院一成立,大家已经知道是有何等力量的庞然大物了。特别是,将来都察院和门下省都会并入其中,成为议院下管的部门,这样想起来,就可以知道,议院会是和三省,大都督府并尊的三大强权部门之一。
有人说,这也是张佳木的奇思妙想了。三条腿,各有支撑,各有力量,可以站的更加稳当一些。
对这些,张佳木自然是心知肚明。但他知道,这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事事由他专断,甚至他自己篡权登基,成一代专断帝王,这样是省事些,甚至可以如朱元璋那样,随心所欲的杀人。
但转念一想,如朱元璋那样杀人又如何?
朱元璋恨极了贪官,但有明一代,吏治之坏,特别是明末时期,吏治崩坏到无可救药,使国家丧失统治力的地步。
综观诸朝,明朝吏治之坏,官员之无耻下作,恐怕排第二的话,没有哪个王朝能自居第一。
这与顾炎武说的皇权太重,事权归一,而中下层官员和地方官府没有自主的权力有关,就因为太过**,甚至所谓的权阉都是一道诏旨立逮,除了景泰和天顺年间有过几次成功和不成功的政变,在天顺年后禁止京师勋臣藏甲养育家丁之后,这一点点对皇权挑战的变数也没有了。皇权太重,事权尽归中央,而朱元璋削除丞相,各部门不相统属,所以彼此制衡,因循守旧,最终丧失进取心和创造力,又在失去强权的帝王压制和制度查察之后,就成了一群只贪污不做事的蛀虫。
所以,设三省和议院,这是张佳木所认为的最好的方案。再专断厉害的**与帝王,又有几个能强过朱元璋?
他自认为强不过,也不奢望自己的子孙比大明诸帝都强,所以,干脆就现在费一些事,以便将来更加的放心。
这就是事缓则圆的道理了!
诸事皆顺手,而民间之富,也到了极盛之时。原本的明朝在土木之变和成化十八年间的挥霍和浪费,在官员吏治开始败坏之后,国家用度不继,官兵不堪战,京营崩坏,物价飞涨,整个国家都在走下坡,到了嘉靖年间,北方有蒙古入侵,南方有倭寇难制,国家更是雪上加霜。
一直到隆庆和万历年间开海,白银大量涌入,朝中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积财,民间又有海洋贸易带来的勃勃生机,所以尽管有万历税监和矿监之苦害,但是明朝的商税其实极低,在隆万这几十年间,民间经济涣发了勃勃生机,一直到明亡之后,还有不少明人的笔记回忆起万历年间的物价民生,都是极为怀念。
但现在,不需要再等一百年了!
在张佳木的开海政策之下,大明的盛世,已经提前百年又一次来到,而且,更富有生机和创造力,更加的富裕祥和与强大!
'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九十六章 屏息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六百九十六章 屏息
就在京师九城四处都平安祥和,安享太平之福的时候,东西长安十里长街上却是突然热闹起来。
不少官员骑着马,或是坐着马车,经由长安街向着皇城方向赶过去。
居住在附近的坊市胡同里的居民有不少被惊醒,点灯起来,看到这样的情形,除了少数没心没肺的人,多半的人都是皱起了眉头。
就在几年前,南宫的太上皇返回禁城时,依稀也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闹腾法。
再后来,就是曹石之变,那个叫闹的邪乎,阖城不安,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现在的人,就是担心再有一次曹石之变!
“瞧着邪乎啊。”谭青跺了跺脚,眉头紧皱,盯着不停奔向皇城的皇亲贵戚和大臣们。
他已经是京师巡防衙门的副总兵官谭青,从百户官到佥事都督,巡防副总兵,这仕途算是得意了。
但是和已经封了伯爵的李瞎子和余佳几个相比,却又是差的远了。
便是他的上司曹翼,从一个护兵头儿到提督军门,和刘勇老爷子一起,也是封了伯爵。听说这是太保定下的新规矩,武官的总兵官应该是最高的职位,不可滥授,一旦授给总兵官一职,就是一军之长,需授伯爵以示尊重。
用太保的话说,国防实在是一国安危的保障,宋人只重士大夫,藐视武臣,结果如何?两个皇帝叫人逮了去,一个熬油,一个用马踩死,这般惨事,岂能再现于大明今日?
有这么一个叫人觉得心服提气,又是所有武官保障的大都督太保大人,再加上军器供给,军法,训练,后勤都有保证,这几年来,大同和延绥方向把保喇打的龟缩,不要说犯边了,连自保也是难了。
边境的明军是连连出击,太保的战法就是车阵在后,骑兵抄掠,不停的蚕食和威胁敌人的牧场,同时辅助的不是长城,而是不停向前推进的堡台,以火器守备,一个三层带防御工事的城堡,可住百余人左右,积粮足食,百来人可以守住数千人的猛攻,有这种硬钉子在,又使北虏不敢随便南下,甚至牧民不能牧马,只能步步退缩。
到这种地步,北虏被彻底击跨消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余佳的打法是这般,而辽东那里李瞎子和任怨就更野蛮的多。以三万左右的缇骑配合数万边军骑兵,先是轮番上阵练兵,叫士兵见血。
缇骑和边军都是张佳木花费重金养起来的,从兵器到甲胃,都是一等一的精良。人选也是精挑细选,没有武艺和胆气的绝不可能入选。
就是军官,也是在缇骑教导队中训练多时,讲武堂还没影的时候,缇骑的教导队就已经开办多时了。
讲武堂毕业出来的武官也是第一时间就补到辽东边军和缇骑中去。这几年时间,缇骑和边军们越杀越勇,已经远非当日吴下阿蒙。
已经困拢大明数十年的辽东兀良合部,现在几乎被杀的只剩下少数丁壮和妇孺了。就算如此,张佳木也不准停手,已经下令缇骑和边军一起向北方扫荡,不停的建堡巩固地盘。
至于土地,虽然辽东一路向北越来越冷,但也有大量的良田可以耕作。至于林地和河流里更是数不清的特产,比人胳膊还长的鱼,抡起棒子就砸到狍子,实在是上天赐给的一块良田美地。
这么样的好地方,当然不能给胡虏继续糟蹋下去。
从山东、山西、直隶一带,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沿着修好的官道向辽东前进,每户都可以有百亩土地,官府无偿提供农具和种子,还有马匹和耕牛,房舍也可以由当地厢军帮助修建。
这么好的条件,陕北那些条件太恶劣的村庄已经迁走不知多少人。故土难离,但那是没有组织的前提下,现在有组织的劝导这些地方的百姓整村整村的迁走,沿途费用全部由官府承担,而且还提供医药和向导,在当时的情形下,明知道出门十之**会死,还是有不少人走西口,闯关东,现在有官府这般帮助,愿意摆脱困境的人,自是越来越多。
光是天顺四年一年,从陕北就迁走了超过一万人。
如果不是顾忌到当时的交通和房舍建筑的速度,还有疫病等不可控制的天灾,所以把人数压住了,不然的话,翻上几番也不是难事。
就算这样,张佳木也有信心在十年内,把辽东充实到三百万汉人以上。
这样,到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