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顺地结束。
也许是为了来一点小小的考验,上帝给德国人开了个玩笑。23日7时,当目的地特隆赫姆已经在望的时候,“幸运战舰”碰到了一点不幸:四艘埋伏在特隆赫姆外海的英国潜艇发现了德国人,其中的“三叉戟”号向“欧根亲王”号来了一次鱼雷齐射,一条鱼雷击中舰尾。巨大的震动把12台锅炉的安全阀全部震开,舰尾几乎折断,垂入水中,方向舵也被卡死在左舷10度的位置,幸运的是轮机和螺旋桨没有受伤。
西里亚克斯中将在两周内第四次转移旗舰,早已在特隆赫姆恭候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成为新的旗舰。“欧根亲王”号展开紧急抢修,驱逐舰则在周围提防英国潜艇新的攻击。2小时后,重巡洋舰终于能再次航行,布林克曼上校施展了出色的控制能力,通过调整两侧螺旋桨的转速保持航向,“欧根亲王”号歪歪扭扭地驶入特隆赫姆。
在港口里,布林克曼上校和他的部下才得以确认战舰受损情况。检查发现,“欧根亲王”号受到两处重要损伤:舰尾受损下垂,舵被卡死。此外,舷侧和舰底的部分装甲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工程师们商讨修理方案的时候,水兵们为丧生的五名士兵举行了葬礼,他们被埋葬在特隆赫姆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军人公墓。
德国海军的工程师判定,“欧根亲王”号的舰尾需要更换,舵和舵机也需要大修,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干船坞里完成,这意味着“欧根亲王”号刚到挪威就得准备返航。不过在此之前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重巡洋舰需要进行一些临时性的修理,才能保证它自己驶回基尔。
维修人员立即开始修理,从2月到3月,人们把受损的那部分舰尾从舰体切割下来,避免浸在水里的舰尾对航行造成影响。之后,工程师们又试图解决方向舵的问题,由于特隆赫姆没有足够大的干船坞,更换舵显然比较困难,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变通的办法:在截短后的舰尾安装两个较小的舵,操舵的钢索连到舰尾部的一个绞盘上,通过电力驱动绞盘来转舵。紧急情况下,水兵们也可以用人力推动绞盘调整舵角。
对战舰的紧急修理一直持续到5月初,几个月的时间只能困在港口,让水兵们闲得无聊。德国水兵似乎重温了前一年在布雷斯特的美好时光,同样的无所事事,同样有经常可以看到的英国飞机轰炸表演,“欧根亲王”号甚至还照顾了几个英国战俘——一架被击落的英国轰炸机机组成员。但布林克曼上校可不打算让水兵们这么清闲,考虑到返回基尔的航程中可能有需要人力操舵的时候,上校为自己的部下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包括射击、体能训练、野外拉练、越野滑雪训练,甚至还有徒手搏斗科目,以保持舰员具备良好的体能。
4月底,临时舵安装完毕。5月初,“欧根亲王”号开始准备试航。
第一次试航就表现出战舰的一些问题:航速降低了不少,操纵性能也有下降,转弯半径是原来的两倍,而且在航速低于18节时,舰体会侧向一边。这次试航中还进行了人力操舵试验,20名水兵拼尽全力推动绞盘,使军舰转向。布林克曼上校对部下两个多月的训练收到了效果,试验表明,即使用人力操舵,军舰也可以保持28节的航速。这是全体舰员信心大增。
此后十几天中,“欧根亲王”号在驱逐舰的掩护下多次进行试航。5月16日,该舰与驱逐舰一道驶出港口,一切似乎与平时的试航一样,但这次“欧根亲王”号真的踏上了回基尔港的征程。这次行动代号为“魔笛”。
挪威的春天开始日长夜短,天气也逐渐好转起来,这一切似乎都不利于“欧根亲王”号的旅程。5月17日,危机果然来临,英军发现了正在斯卡格拉克海峡航行的德国战舰,24架轰炸机攻击了这支小小的编队,随后又来了27架鱼雷攻击机。德国水兵疯狂对空射击,但英国飞机仍努力投下****和鱼雷,海面上顿时布满了冲天的水柱和无处不在的鱼雷尾迹。这时“幸运战舰”充分展示了它决非浪得虚名的运气,靠着不断的转舵和躲闪,这些****和鱼雷居然无一命中,据统计,它至少躲过了12条鱼雷和更多数量的****。在空军战斗机的帮助下,“欧根亲王”号的小编队躲过这一劫,于18日傍晚安然抵达基尔港。
5月到10月,“欧根亲王”号再次上了干船坞,水兵们又得到一个长假。在此期间,舰长布林克曼也离开了这艘重巡洋舰,他于9月1日晋升为少将,调往海军南方集群担任参谋长。由于在干船坞呆了5个月,基本没有什么事务可以管理,布林克曼的先后两位继任者都只是代理舰长:诺依鲍尔中校和贝克少校。
10月20日,“欧根亲王”修理完毕,在11天前上任的新舰长汉斯…埃里希&;#183;沃上校的指挥下开往波罗的海,并在那里试航到12月。
1943年1月,该舰再次得到前往挪威的命令,这次同行的是“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9日,两舰在三艘驱逐舰护卫下离开格丁尼亚,试图再次穿越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前往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已经被德国海军和“欧根亲王”号羞辱过好几次的皇家海空军这次注意力很集中,英国飞机于11日发现德国人的企图,并派出潜艇、巡洋舰和驱逐舰在挪威海严阵以待,德舰被迫返航。23日,德国人准备再碰碰运气,但这段时间运气显然不在他们这边,半路又被英国飞机发现,于是只能再次返回。
这也是“欧根亲王”号最后一次前往挪威的尝试,艰难的挪威之行就此结束。
◆ 困斗波罗的海
就在1943年1月,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元帅提出辞职,接替他的是卡尔&;#183;邓尼茨。这对德国海军水面舰队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面对希特勒“拆毁所有大舰”的咆哮,每一个水面舰队的成员都感到提心吊胆。“欧根亲王”号在这种气氛中迎来了它的第三位舰长:韦尔纳&;#183;艾尔哈特海军上校。
前往挪威的尝试失败后,“欧根亲王”号转而在波罗的海从事训练任务,没有参加“沙恩霍斯特”号驶往挪威的第三次尝试(这次尝试虽然成功,但也使“沙恩霍斯特”号最终命丧北角海战)。在邓尼茨对水面舰队的调整中,“欧根亲王”号被编入训练舰队,并担任旗舰,直到战争结束。
整个1943年剩下的时间和1944年上半年,“欧根亲王”号都在波罗的海执行索然无味的训练任务。其间可以称得上重大的事件只有两件:1943年秋天测试新的武器装备;1944年1月6日迎来了新一任舰长,也是最后一任德国舰长汉斯…约尔根&;#183;莱尼克海军上校。
1944年6月,随着德军在苏德战场节节失利,原本远离战场的波罗的海也嗅到了越来越浓的硝烟味。于是,隶属于训练舰队的“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吕佐夫”号袖珍战列舰和第六驱逐舰队被抽调出来,组成第二特遣舰队,由海军中将提尔指挥(也称为“提尔特遣队”),负责支援波罗的海沿岸德国陆军的作战。
6月19日,阔别战场2年多之后,“欧根亲王”号和两艘鱼雷艇一道前往芬兰湾,支援芬兰前线的防御,同时也对德国的“小兄弟”芬兰施加压力,确保它不会因为苏军的强大攻势而退出轴心国集团。但由于一直没有合适的参战机会,德舰一炮未发,又于27日返回格丁尼亚。
8月19日,“欧根亲王”号沉寂了2年多的主炮终于又一次打响。该舰突入里加湾,在此后两天里炮击海湾南岸的图库姆镇,协助“北方”集团军群恢复了一度被苏军攻势切断的与后方的陆上联系。
战事一发便不可收拾,“欧根亲王”号从此变得越来越忙碌,不断地出现在波罗的海北部和东部的各个地方:9月13日,由于芬兰退出轴心国集团,掩护陆军在芬兰湾内的霍格岛登陆;9月20日,与第二特遣舰队其他各舰一起前往奥兰海,保证六艘运载“拉普兰”集团军重装备的货船撤出波的尼亚湾;随后直至25日,又掩护油船和货船从芬兰与爱沙尼亚撤回德国……
10月,苏联红军向梅梅尔(今克莱佩达)附近发动猛烈进攻,试图截断库尔兰半岛德军的后路。“欧根亲王”号奉命前往支援左右支拙的陆军,保住位于库尔兰的“北方”集团军群的最后一条陆上通道。从10日至15日,“欧根亲王”号和“吕佐夫”号以及三艘驱逐舰、四艘鱼雷艇用舰炮猛轰已冲到梅梅尔附近的苏军,德国军舰在这几天里发射了自服役以来最多的炮弹:11日和12日,“欧根亲王”号共发射633发炮弹;其后两天的数字是14日246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