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9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的体制与以往帝制时期的海军体制还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东海舰队拥有大量的海军舰只,而且许多舰艇担负着保卫长江的任务,因为毛泽东充分意识到,为了控制大陆,他需要控制长江。 
中国在五十年代收复沿海岛屿的作战中,显然需要进一步发展海军陆战队。但中国的报刊或各省的广播电台从未透露过有关这方面的消息。1958年,据一名叛逃的海军军官说,虽然中国当局曾制订过组建海军陆战队的计划,但到1953年该计划又被取消了。通过对五十年代中国的两栖作战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曾用正规的人民解放军步兵人员组成苏联式的海军步兵,并将其用于近海岛屿作战。但当岛屿作战结束后,这些部队又至归岸上的陆军建制。 
区域防御体系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海军航空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是于1951年末在苏联空军顾问的建议下建立的。苏联空军顾问在建议中还提出了苏联使用海军航空兵的观点,即海军航空兵应是一支主要用于控制沿海的防御性部队。它的次要任务是实施进攻作战,尽管岸基飞机的作战半径有限。于是,根据1950年中、苏条约的有关条款,苏联军事教官和技师于1952年开始帮助中国建立一支海军航空兵,飞机则由苏联提供。 
至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任务已由其第一任司令员顿星云海军中将于1956年8月8日讲明了,他说:“中国海军航空兵已成为一支作战部队。在解放一江山和鱼山群岛的作战中,我们和兄弟部队密切合作。我们完成了保卫海上交通线和护渔的任务以及保卫我们的领空的任务。” 
人民解放军的海军航空兵隶属于空军,它最终编为3个航空兵师,每个舰队所在地区配有一个航空兵师。飞行员在分配到航空兵师之前,首先进行15个月的院校学习和技术训练。飞行员驾驶三种基本型号的飞机:苏联的活塞式双发动机图-2飞机、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和伊尔-28双发动机喷气式轰炸机。到1958年,海军航空兵的飞机由18架增加到470架,这个数字与目前的基本相同,唯一的变化只是增加了一些新式(但仍属同一种型号)飞机而已。 
中国海军岸上部队 
海军岸上部队包括前面所介绍的院校体系、后勤部队(后勤、医疗、舰艇维修、财政管理和石油)和一个作战部、海军还创办了一份海军报,刊登一些有关海军官兵活动的报道和国家的重要新闻。另外,还有一个政治部(后面将介绍),它在海军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的战略思想(1955年至1960年) 
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军事计划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其战略思想的变化,到五十年代中期,许多军事领导人私下里对毛泽东的“人掌握武器”的原则产生了怀疑。彭德怀元帅就是他们的代言人,彭在1954年任国防部长。他是一个刚强的、坚定的作战指挥官,他在五十年代后期领导中国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革,但也就在这个期间他被清洗了。在后来给他罗织的罪名中,有一条是他在海军中强调技术而忽视政治。用他的话说:“由于海上没有森林,没有山壑,没有青纱帐,也没有群众。因此,人民战争及类似的城争已经过时了。” 
上述引言似乎有些曲解,因为彭在任国防部长初期,他也认为中国的广大人力可以战胜美国的核战争。实际上,彭相信中国的这种生存能力就说明“人民战争”在核时代仍是—种可行的战争样式。 
然而,彭意识到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中国调整其战略防御方针以对付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到1958年,彭强调研究现代军事科学、战略和武器系统的重要性。他还强调普及科技知识。而这些大略方针和计划是完全根据苏联新的战略部队的理论原则制定的。 
彭的加紧实施军事现代化的努力在军队内部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陆军的许多指挥官认为,大规模的游击战术已不适应远程大炮和现代空中兵力的需要。他们的观点是有事实根据的,有统计数字为证。据联合国军队估计,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死伤达90万人以上。此外,中国的指挥员们还发现,解放军的战士对苏联提供的各种武器装备未能熟练地掌握。这些论点无疑是强有力的,但是,军事家们却未能考虑到那些因循守旧分子的势力,而这些人却驳斥军事家们一味模仿外国的军事体制。
第452章龙的航行1956至1
   虽然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伤亡惨重,但中国大多数理论家们仍然坚信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他们认为,如果敌人入侵中国,中国依靠游击战就能切断敌人的交通运输,减少敌人的补给,从而迫使敌人撤退。 
中国的理论家们同他们十九世纪的先辈们一样,不懂得海上力量的重要性。他们把建设强大的远洋海军看成是一种浪费,同人民战争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们小心谨慎,唯恐重犯过去那种按照外国海军的模式建设中国海军的错误。因此,一旦苏联的援助开始危及中国的独立时,他们就必须大力削减这种援助。 
理论家们的抱怨 
实际上一些理论家们指责说,如果按照苏联的模式和依靠苏联的授助来建设海军,那就注定中国在战时不能依赖其海军。中国理论家们的主要决策机构——中国对此也抱怨甚多。 
归还旅大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和苏联缔结的旅大港口条约仍然是一种不安的因隶,因为这些条约象征着“新的治外法权”。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后来中国人是怎样提出归还旅大港的,但在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中,却详细地记载了苏联的看法。根据他的叙述,中苏伙伴关系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在海军关系上,赫鲁晓夫在回顾1954年他和毛泽东会晤时的情景时写道,当时苏联已同意在1955年5月将旅大港归还中国。这位苏联总理接着说,毛泽东一方面强烈要求归还港口,另一方面又要求苏联人不要突然撤离,并声称如果苏
联突然撤离,美国可能会乘机进攻中国。赫鲁晓夫写道,针对毛泽东的论点,他指出,苏联海军仍可以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向中国提供足够的保护。 
赫鲁晓夫关于毛泽东对苏联迅速撤离旅大港表示关注的叙述可能言过其实。实际上,中国人感到不安的可能是苏联不愿把港口的大部分防御武器留下。赫鲁晓夫写道,在1954年与周恩来的会谈中,周曾提出苏联是否可以考虑把旅顺港的重炮无偿地留下。为此,赫鲁晓夫对周回答说:“周同志,请你理解我们的困境,我们尚未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我们的经济很糟,人民还很穷。我们愿意把重炮廉价卖给你们,但我们不能白送给你们,我们送不起,请你务必理解我们的处境”。 
政委的作用 
在这段时间内,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企图贬低政治委员在海军中的作用。在中国海军的创建初期,舰长首先必须得到政委的批准才可下达命令。因此,政治委员握有实权这并非新事;他们富有作战知识,因而受到尊敬。中国许多政工干部是在战争年代里成长起来的,曾参加过多次战斗。因此,就海军而言,政委和舰长一样,同样有资格指挥战斗。  
但是,苏联的制度和中国的不一样。苏联十月革命后,政委是被派到舰上去监视原沙俄海军军官的。他们没有海上经验,因此招人讨厌。大约从1924年起,苏联开始实行一长制,由舰长一人负责作战指挥和思想教育工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虽然舰上仍有党组织和政委,但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由舰长决定。 
根据后来对彭德怀元帅等人的批判来看,彭无疑是想把苏军制度的某些特点用于中国军队。在海军内部,彭的轻政治重技术、轻视政委工作的思想经常是那些反对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革的理论家们批判的要点。彭的理论是:“在战斗中,海军依据的是军舰的吨位、火炮的口径和计算尺”。后来有人批判彭德怀说,彭认为毛泽东的政治建军原则不适用于海军。实际上,彭德怀在1959年被清洗的真正原因之一是他强烈主张海军实行现代化技术改革。此外,当时还指责他取消某些海军中队政治指导员的制度。 
薪金等级 
这些理论家们关注的是现代化改革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影响,例如,由于海军需要技术,因而导致了军队薪金等级的不平衡现象,海军的薪金要高于陆军。下面是海军军官和陆军军官每月薪金的对比(薪金单位大约相当于1957年的美元): 
陆军 海军 
少尉 20 31 
中尉 24 36 
上尉 29-33 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