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9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企图再次利用艾森豪威尔的非中立的命令。1953年7月,他们对汕头附近的东山岛发动了大规模的袭击。7月16日,6500名伞兵和陆战队在大约25艘舰艇和50架战斗机的支援下,登上了东山岛。伞兵着陆后便遭到交叉火力的猛烈射击。由于通过海峡从大陆派来大量增援兵力,的陆战队被阻止在滩头,不能前进。军队于第二天午夜被迫撤离该岛,他们原计划在岛上占领三天,结果只停留44个小时。
这些事件迫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更积极的海上防御方针,预示着的军队将发动一系列的进攻。从1954年2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军舰艇开始积极加强了海上巡逻,以防的小股兵力的袭扰。2月25日凌晨,两艘的巡逻艇在30海里以外的海面上发现厂3艘武装特务船,其中1艘被击沉,另外两艘被迫逃窜。
1954年5月,来自大陈岛的船只遭到海军的猛烈打击。在此后几天中,的炮艇又遭20多艘巡逻艇的攻击。它们虽然只受到一些轻伤,但这次战斗说明了的海军加强了大陈岛海域的行动。 
对海军士气打击最大的是1954年11月14日发生的战斗。当天午夜过后不久,海军的一艘大型军舰“太平”号驱逐舰被的鱼雷艇重刨,后来在由另一艘护航驱逐舰拖曳过程中沉没。当时,武备较好的“太平”号驱逐舰是在占领的大陈岛和龟山岛之间执行正常巡逻任务。当它驶到所占领的一个小岛以东10至12海里、距大陆20多海里处时,突然遭到攻击。很显然,的两艘P-4型鱼雷艇是从东面高速接近的,当鱼雷艇受到“太平”号射击时,它们发射了鱼雷,其中一条鱼雷命中“太平”号的舯部,主机被炸坏,军舰开始进水,其姊妹舰企图将其拖回,但6小时之后它便沉没了。
在此后数月中,海军的鱼雷艇加紧了对海军巡逻舰艇的袭击。1955年1月,的两艘炮艇分别遭到攻击。一艘被击沉,另一艘被重刨。在其中的一次攻击中,的鱼雷艇显然是隐蔽在渔船当中,突然向炮艇发起攻击。这种战术后来的刊物上被称为海上游击战的典型。
对大陈岛的空袭也在不断地加强,最终在1955年1月18日的军队对一江山岛和上、下大陈岛发起了全面进攻。10日这一天,飞机集中轰炸了上大陈港,炸伤舰艇14艘,此后海军撤向南方,从而使这些岛屿孤立起来,并遭到军队的两栖攻击。
18日上午,的飞机开始对一江山进行一系列空袭(其中包括水平轰炸和俯冲轰炸),前后一共出动飞机250架次。空袭之后,附近岛屿亡的炮兵又进行了4个小时的炮击。在此期间,的舰艇也进行了舰炮火力支援。在这些火力准备停止时,岛上守军看到登陆部队在向一江山岛接近。估计登陆部队有两个团,分别搭乘登陆艇和机帆船。登陆时,地面炮兵停止了火力支援,登陆兵在海军舰炮火力的掩护下登陆上岸。登陆时虽然空中有飞机掩护,但空袭停止了。到黄昏时分,一江山岛被占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扫清了岛上个别的小型抵抗据点。 
攻打一江山岛显示了军队合同进行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尽管军队参战部队和人数都不多,但他们已不再被看成是一支不能实施海、陆、空合同作战的游击力量了。一江山岛两栖作战的胜利迫使军队从除金门、马祖之外的所有沿海岛屿上撤走了。
关于海军现代化的讨论
五十年代中期海军对军队作战所取得的胜利标志了海军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海军表现了愿意吸取西方战术思想和使用新式进攻性技术装备的意向。这种新观点的主张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级军事将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批评他的人指出,罗瑞卿认为毛泽东的“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已经过时,并说“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唯一的办法是封锁海洋。有了新式技术装备,任何来犯之敌都能被消灭在海上、空中或他们的进攻出发地。”
罗瑞卿的话很重要,因为它突出了当时刚开始出现的关于军事(经济)现代化的一场辩论。这场辩论在许多方面同十九世纪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辩论非常相似。辩论的一方是那些军事、经济和技术领域的拥护者,他们赞成一种基于强大的威慑力量的前沿防御战略,强调军事业务而不注重思想教育,并要求引进必要的技术和邀请苏联顾问帮助提高中国同其他世界强国竞争的能力。就海军而论,他们希望建设一支能在岸防兵力掩护范围以外海域进行活动的海上力量——也许不是指一支远洋舰队,但至少是一支能进行有限的远洋作战和恢复中国对其领海控制的海上力量。
辩论的另一方是一些理论家、游击战的拥护者、排外主义者、大陆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他们主张保持一支文实行“人民战争”的、装备常规武器的、强大的陆军。他们不相信外国的技术,赞成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些人保持着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迷信,主张继续发展一支高度政治化的革命游击武装力量。他们是海岸防御的继承者,至今仍遵循着传统落后的“砖块加灰泥”(即构筑岸防要塞的意思)的海防战略。
由此则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中国人将如何解决这一新出现的“两条路线斗争”?这场斗争又将如何影响意识形态的纯洁性和技术优先?
第451章龙的航行1950至1
   要求发展海上力量的拥护者们不失时机地说服毛泽东从苏联那里寻求海军援助和聘请海军顾问。据美国情报专家认为,到1951年,苏联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海军顾问团在协助发展中国海军。此外,根据毛泽东与斯大林1950年2月在莫斯科签订的有关协议,一批苏联海军技师也来到了中国。在中、苏签订的协议中有些对海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苏联同意将大连归还中国,由中国人实施行政管理,并结束中苏对旅顺港的共管,将其交还中国。不过,这些协议要在与日本签订和约或者在1952午年终方可生效。一个月之后,即1952年3月,中苏又签订了三项协议,其中一项是关于帮助中国建造和修理舰艇的协议。 
苏联海军顾问团在中国的影响不久就反映在中国海军领导人的官方报告中。1951年11月,中国海军副司令员王宏坤在一次庆祝会上指出:“苏联海军是中国人民海军的榜样和建设方向。我们应该向伟大的苏联红军学习,以便加速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 
当时,尽管毛泽东的注意力是放在朝鲜战争上,但他不可能忙得连中苏海军合作的可能性这样的重大问题都没有注意到。1952年2月,毛泽东视察了在北京新成立的海军司令部,他会见了海军军官,并听取了有关海军在组织、装备和武器方面的汇报。随后,他和海军领导人一起,着手研究制定海军发展的“长期规划”。 
肖劲光将军 
在详细讨论毛泽东的海军长期发展现划之前,有必要首先介绍一下1950年担任海军司令员的肖劲光将军。 
肖劲光与毛泽东是同代人,他们是校友,但不是同班同学。1920年,肖劲光18岁时就参加了湖南长沙的革命活动。不久,他被选派去上海,进入毛泽东负责的一所俄语学校学习。到上海数月后,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大约从1923年至1924年,他在莫斯科学习。回国后,他便在蒋介石的黄埔军校军事教导队学习。1927年国共分裂时,肖重返苏联,在那里学习三年多。  
1933年,肖劲光不幸受挫,原因是他拒绝进攻占据的城市。进攻大城市是当时的一种战术,但却受到毛泽东的批评,毛当时也不得志。于是,肖劲光被当时的高级军事领导人周恩来逮捕。肖被判处5年徒刑,但这一决定后来被重新掌权的毛泽东废除。肖劲光参加过长征,在1945年以前,他曾担任过许多重要的军事职务。肖劲光能讲一口流利的俄语,这无疑是他在1950年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的一个因素。 
肖劲光还具有其它一些优越条件。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行政首长和管理家,而且还是一位坚定的毛主义者,他忠实地执行******所推行的任何路线。肖将军所表现出的品性总是与毛泽东这位传统的、理想主义的高级领导人的品性极为相似:他是一位忠实的大陆主义者,他坚信本土的海岸防御是高于一切的。 
海军设备现代化 
中国海军的长期建设计划中最突出的—点是加速海军基地和造船厂的现代化建设。这种建设计划需要苏联广泛的援助和技术。到五十年代初期,在中国的各主要沿海城市,都建立了中苏友好协会。 
在中国北方,大连和旅顺港的综合设施是当时最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