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8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АПС水下自动步枪使用5。66毫米МПС、МПСТ子弹,在水下5米深处的有效射程为20米,在水下40米深处则降至10米,地面使用时可达到100米。与水下****一样,水下自动步枪也装备无缝平滑枪管,采用扳机撞击型击发机制,位于机心匣左侧的往返式撞针弹簧作为火力转换器,同时也是保险装置,保障单发点射或自动多发扫射,多发扫射时发射的子弹数量不等,少则3…5发,多则10发。供弹系统由两个弹匣及其附属装置构成,子弹供应由满载26发的可拆卸弹匣完成,弹匣从下面在发射保险叉前面与枪管联在一起,通过弹匣拨弹板弹簧自动完成供弹任务。由于子弹较长,达150毫米,弹匣外形也与通常的不一样,同时需要采用特殊的拨弹板防止子弹歪斜。另外,在机心匣中还装配有弹簧式自动截取器和特殊限制器,防止弹匣不当装弹。射击瞄准则通过枪管上的固定瞄准器和准星完成,机心匣中的附件可随时拆卸,另有特殊防护层以保障水下自动步枪在海水中的完好性能。
蛙人战斗部队装备АПС水下自动步枪及其水下运送设备,主要用于消灭水下敌人,可从水下各个位置发动攻击,可消灭有效作用距离内身着保暖潜水衣及5毫米有机玻璃面具防护的有生目标,也能从水下攻击水面目标,还可用于地面自卫。
АПС水下专用无声自动步枪性能诸元:使用5。66毫米МПС、МПСТ水下专用子弹,空气初速度365米/秒,水中初速度240…250米/秒,5米水深处有效杀伤射程为30米;20米水深处为20米,40米水深处为10米,地面有效杀伤射程最远可达100米,射击频率600发/分钟,空重2。46千克,弹匣重量0。57千克,枪长615毫米,附件展开时长823毫米,宽65毫米,高187毫米,挂上弹匣时高252毫米,弹匣容量26发。
СПП…1(СПП…1М)水下专用4管无声****和АПС水下专用无声自动步枪在苏联海军和俄罗斯海军中,已经使用了近30年,展示出了较高的战斗和使用性能。目前,除供俄罗斯海军装备使用外,还向世界多个国家出口,除原苏联国家外,还有10多个国家在使用这种武器。
第441章苏联第一代舰载反舰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东西方便进入冷战状态。当时相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海上力量来说,苏联的海军过于弱小了。对他们来说,保护本国海岸的唯一方法就是开足马力发展潜艇力量并增强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为此必须为这些作战平台研制新型的强大的导弹武备。
苏联研制反舰导弹并非白手起家,除了本国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外,他们占领德国后还得到了大量德制导弹的技术文件和样品。为了缩短发展时间,苏联决定利用这些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成果,其中就包括亨舍尔…293(Hs…293)。
在战争结束前,德国已经完成了Hs…293反舰导弹的研制。自从1943年夏天开始,这些导弹就被用于实战,并且击沉了不少盟军军舰和油船。据统计,德国海军总共使用了超过2300枚Hs…293,但是它们的最大射程只有大约10公里。战后在苏联的测试表明,这些导弹的作战效能实在一般。
苏联农业机械工业部所属的KB…2设计局是战后初期苏联专门研制小型火箭发动机的单位,当时他们受命对Hs…293进行消化吸收。1948年,一些Hs…293导弹由KB…2设计局组装,并在改装后的使用活塞发动机的图…2D轰炸机上进行了发射试验。
这些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其制导设备为德制斯特拉斯堡系统或者苏联本国制造的伯朝拉河系统,其过程为半自动控制。苏方试验结果相当令人失望,24枚指令制导导弹中只有3枚命中目标,于是苏联政府决定放弃继续组装这种不可靠并且已经落后的导弹的想法。
◇ 机载优先
1948年4月14日,苏联政府下达第1175…440号令,命令KB…2设计局自主发展一种完全新型的导弹系统,即RAMT…1400 Shchuka“空射反舰喷气鱼雷”,用于装备航空兵部队。
KB…2设计局完成的设计确实与德国Hs…293有着很大不同。Shchuka导弹采用一个中单翼结构布局加上一个V形尾翼。液体火箭发动机装于弹体尾部,它没有选择像Hs…293那样外挂于弹体下方,因为这样会增加阻力。德制Hs…293导弹发动机采用的是一种非常不稳定且不易制造的过氧化氢燃料,而苏联研制的这种导弹采用了一种稳定的硝酸氧化剂和以煤油为基础的燃料,它大大提高了单位能量和使用的安全性。原来采用三点法指令制导Hs…293的射程受操作者视力好坏以及导弹和目标距离的限制,而且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况,KB…2设计局的Shchuka导弹系统计划装备“雷达瞄准器”,可用于全天候精确制导,而且不受距离目标远近的影响。Shchuka唯一从Hs…294和Hs…294D继承而来的一点就是战斗部,一种专门用于打击目标舰底的战斗部。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战斗部也体现出非常先进的思想和令人佩服的想象力。
整个计划的难点在于“雷达瞄准器”。这种装于弹上的“雷达瞄准器”比现在广泛采用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还要简单一些,但在那时已经是没有前人涉及的高科技了。由于技术储备有限,雷达瞄准器的发展很不顺利,这也使整个项目计划大大拖后。因此,苏联政府决定首先试验装备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的“1948型鱼雷”验证弹,随后再试验装备“雷达瞄准器”的“1949型鱼雷”。因为不带雷达导引头的型号同样可以供作战使用,1949年12月27日,政府下达了第5766…2166号令,同时发展两种型号:一种是简化版Shchuka…A(RAMT… 1400A),另一种则是装备雷达导引头的Shchuka…B (RAMT…1400B)型。
Shchuka…A型弹的整个前部弹体被一个615…650公斤重的锥型装药战斗部占据,其装药重320公斤。在入水前的一刹那,弹头将从弹体分离单独入水,入水后弹头按照预定程序在水下运动。在弹头上的一个稳定环可以产生约120度的高速水流。通过一个简单的控制装置,弹头在潜入水下后,将可以沿着一种向上弯曲的弹道撞击目标船的底部。为了能够形成这种弹道,弹头必须以12度角入水,并且距离目标60米远。因为手动制导精度很难确保如此苛刻的条件,导弹同样可以采用直接命中舰艇干舷或者甲板上层建筑的方式攻击目标。制导导弹的操纵员通过操纵控制模块上的操纵杆来控制导弹。用于接收指令的KRU…Shchuka无线电指令控制设备装在导弹后部以增大增益,减少干扰。
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包括氧化剂和燃料箱,以及装在弹体中部的压缩空气系统。发动机喷口在弹体尾部并向下15度突出于弹体。导弹主翼和尾翼的后缘扰流板以根据指令不停的偏转以控制导弹。翼尖向下顷50度以消除多余的横向动稳性。
同苏联组装Hs…293A的工程一样,Shchuka项目最初是在迪米特里&;#183;托马什维奇(Dmitry Tomashevich)的领导下进行的,他是一个顶级的飞机设计师。但是,不久后他被“清洗”掉了,罪名是它要为1938年一位著名苏联飞行员沃利尔&;#183;塔克哈洛夫的死负责,而实际上,托马什维奇已经为了那莫须有的罪名在古拉格集中营服劳役多年。此后,他的位置则由其副手米哈伊尔&;#183;奥洛夫代替。
按照原先计划,1949年应该开始对一枚装备雷达瞄准器的导弹进行试验。但是KB…2设计局却没有足够的飞机和电子专家,而且缺少必要的设备。此外,签约制造原型弹主要部件的飞机工业部的一些企业也没有能够按时交货。
在1949年晚些时候,KB…2设计局只能设法试验14枚没有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的导弹。1950年,使用德国制造的无线电指令系统进行的发射试验表明,弹上设备的抗震能力较差。从1950年8月到11月,设计局使用国产KRU…Shchuka无线电指令装置和一个改进的自动驾驶仪进行了几次试验,但是以失败告终。此后经过不懈努力,导弹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一定提高。
1952年,在海军位于弗德希亚附近的靶场进行的一连串试验中,由图…2轰炸机在2000米到5000米的高度总共发射了15枚导弹,射程从12公里到30公里。其中10次发射是成功的,一些导弹甚至按照设计要求撞到了靶舰的底部。
此后,Shchuka…A开始改装到伊尔…28喷气轰炸机上。导弹的前部弹体进行了重新设计,两个V形尾翼夹角从40度减少到35度,而且尾翼面积得到增加。从1951年10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