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许多加入兵团的人来自东欧及法国,只有非常少数的人来自北欧及美国(美国法律禁止人民加入外籍兵团,但是。。。)。每年约有一万人来自世界每个角落试着加入外籍兵团,但大约只有 1500 人被接受。其中又有许多人在合约期满前离开(更精确地说,在前六个月离开。因为超过六个月之後就不能反悔了)。一些志愿者以为只要几个星期就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军人,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要成为一个好的战士必须经历艰苦、无趣还有诸多不愉快,类似这种的训练会花掉你大部份的时间。当你第一次成为兵团成员,在 Aubagne 等待甄选时,你就会知道要成为一位专业军人要做多少无聊的工作,例如洗盘子、割草等等。甚至在这个时候,还是有少数人体认到这不是他们所期待的生活,而回家去了。
兵团荣誉信条
兵团成员:你以身为一位忠诚效命法国的自愿者引以为傲。 
每位兵团成员都是你的手足,不论国籍、种族及教义。你将展现出一家人永远结合在一起、坚定且直接的团结。 
尊崇兵团的传统,尊敬你的长官。纪律和友谊是力量,勇气和忠诚是美德。 
以身为兵团一份子为荣。你的穿着,毫无缺点;你的言行,虽谦尤尊;你的居室,永保整洁。 
身为精英战士,你必须接受严厉的训练;保养武器如同它是你最珍贵的财产;永远保持身体在最佳状况。 
赋予给你的任务如同圣旨,你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将它完成。 
战斗中:作战时无七情六欲。尊重战败的敌人。不管受伤或是死亡都绝不放弃。在任何情况下决不投降。
历史 
成立 (1831 年 3 月 10 日) 
法国外籍兵团於 1831 年 3 月 10 日由法国国王路易.腓利签署成立。当时他的王位汲汲可危,为了维持王位,外籍兵团很轻易地就成立了。 
兵团中的军官是由拿破仑大军徵调过来,而士兵则是从义大利、西班牙、瑞士、以及其它欧洲国家所招幕来的。这里面也有一些是为了逃避警方追捕的法国人。 
Sebastopol (1853…1856) 
Camerone (1863) 
兵团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日子。65 名兵团成员奋勇对抗 2;000 名墨军的壮烈行动。 
墨西哥 (1863…1867) 
之後兵团在墨西哥继续战了四年才奉命回法国处理更艰难的任务。这时的墨军已经被美军所击退,而且获胜的机会微乎其微。此外,这时的法国的安全受到威胁,而境内安全远比外国土地来得重要。 
无论如何,这段时期外籍兵团把名号给打响了,也因此确保它的继续存在。如果没有墨西哥的这些战役,也许今天就没有外籍兵团了。 
Tonkin (1883) 
马达加斯加 (1895) 
在一场马达加斯加女王和法国共和的冲突之後,一支远徵队伍被派去达和美共和国,接着前往马达加斯加。兵团登陆之後便立即开路往目标迈进 — 距离 400 公里一个叫 Tananarive 的地方。他们且战且走,花了叁个半月之後到达了目的地。敌军投降了,兵团不战而胜。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印度支那 (1940…1954) 
阿尔及利亚 (1953…1961) 
Kolwezi (1978) 
黎巴嫩 (1982…1983) 
波湾战争 (1991) 
摩加迪沙 (索马利亚首都) 和波斯尼亚 (1992…1996) 
法国外籍兵团曾经打胜过什麽战役吗?还是像奠边府的那种战役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呢? 
嗯,外籍兵团是打胜过一些战役,虽然他们好像常常打输。这绝大部份是因为政客以及在後方的指挥官造成的,而不是兵团成员的错。 
奠边府之役,代表法国统治印度支那的结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元 1953 年,由胡志明所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Viet…Nam Doc…Latinap Dong…Minh League)为了独立而向法国宣战。他们开始先佯攻寮国(当时也在法国统治之下),因此位於河内的兵团指挥官便决定要在往寮国的补给途径上建立据点以阻挡越军。 
这个计划是将数以千计的兵团成员行军至位於寮国边境的奠边府。由於这个村落距离首都河内约有 600 公里,因此要使这些据点(兵团每隔数哩便建立据点)受到补给的话,空运补给是必要的。 
指挥官不顾低阶军官的忠告,可是 600 公里的路程,再加上雨季的开始,奠边府实在是太远以致於无法有效地做空中补给。更糟的是随行的军官竟然决定在山谷中建立据点,他们认为越军没有火炮的能力从山上攻击,也因此他们没有建立可以抵挡子弹的地下碉堡。 
他们错了。 
越军攻过来了,而且在一开始就把野战机场给干掉了。从山上越军可以洞悉法军的一举一动,然後悠哉地射击法军。但是法军抬起头来,除了浓密的树林之外什麽也看不到。法国空军试着空投补给,但大多数都落到越军的手上。虽然一万五千名兵团士兵奋勇作战,但是数周之後,他们剩下不到叁千人,外籍兵团被彻底击溃。 根据 Douglas Porch The French Foreign Legion 一书的说法,简单地说,外籍兵团从 1831 年成立以来,大部份的任务便是把外国的乌合之众赶出国外。(这句话的翻译尚在求证) 
另一个浪费兵团成员的典型例子就是在 1860 年,法国为了想要在拉丁美洲建立根据地,派遗一万名兵团成员去墨西哥去支持麦克斯米伦大公爵(Maximillian)当皇帝。一个由法国人建立的王朝,再加一个奥地利人当皇帝,惊讶吧! 
就和在越南一样,兵团成员奋战不懈,但是他们最後还是被游击战和上头愚蠢的决定给累坏了。(而且还是有不少人逃亡,不是为墨西哥打仗就是逃到邻近的美国) 1870 年代,外籍兵团挣得一个不错的恶名 — 在法国内战中期,兵团协助屠杀了约两万五千名反抗法国政府的法国人。 
虽然如此,靠着兵团成员来维系境外安全,外籍兵团终於使法国成为一个从北非到印度支那的环球帝国。 
当 1960 年法军从阿尔及利亚撤军时,第一空降团完全叛离并协助反抗法国政府,不过,嗯,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第81章英国廓尔喀旅
   英国廓尔喀部队是由来自尼泊尔山区的廓尔喀人及英国陆军联合组成。这样的组合虽然令人不解,但这支充满神气色彩部队却以其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而闻名于世。
廓尔喀人成为雇佣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8世纪。当时,喜马拉雅山上廓尔喀公国的王公为了称霸,从自己统辖下的臣民中招募、组建了一支强悍之师“廓尔喀”军。廓尔喀人天生勇敢剽悍,亚洲许多国家的统治者都愿意招廓尔喀人为雇佣军。1813年及1816年,英国军队在印度曾和廓尔喀人发生过两次小规模的战斗,虽然英国最终赢得了胜利,但廓尔喀人的战斗力却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15年,英国皇家军队的编制中有了第一支由廓尔喀人组成的战斗营。1851年,英国人为加强对印度的统治,开始组建第一个廓尔喀营。廓尔喀雇佣军无限忠诚地为英国效劳,他们毫不留情地镇压反对英国殖民者的亚洲同胞;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现在中印边境之战的战场;在1982年的英阿冲突中远征马尔维纳斯群岛。此外,朝鲜、马来西亚也曾留下过廓尔喀人冲锋陷阵的身影。迄今,共有26名廓尔喀人因作战英勇顽强而荣获了英国最高奖赏———“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廓尔喀人在英军中服役的传统延续至今。 一百多年来,廓尔喀人一直是英国驻印度军队的一部分。但自从1947年英军撤出印度后,廓尔喀人便移防至马来半岛,在那里他们曾直接对抗印尼军队,他们的战斗技能得到极致的发挥。随着1967年这场小规模战争的结束,英军退出马来亚半岛,廓尔喀人便移师香港,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他们便全部移防至英国本土。 
廓尔喀人是从尼泊尔王国的山区部落招募而来的。由于应征的人数总是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因此负责挑选的军官便可进行严格的挑选。通常17岁半入伍的廓尔喀人,都会服役5年以上,情况最好的甚至会超过32年,一直到50岁才退役。 廓尔喀人穿着标准的英国陆军制服。战斗装备是DPM迷彩战斗服,配挂的绿色帆布带则用于携带著名的库克利弯刀(KUKRI)。阅兵时服装在温带地区是深绿色,热带地区是白色,但士兵皆配有黑色漆皮腰带,军官则配戴十字型腰带。另外,纽扣及徽章皆为黑色。而阅兵是士兵则戴着黑色无边帽或廓尔喀软帽,穿其它制服时则戴绿色贝雷帽。 库克利弯刀是许多神话的主角,这种刀一直是狗的后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