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8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介入行动 防止外国军事干涉一直是中国的目标,尤其是沿中国海岸的军事干涉,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安全规划人员眼中的台湾战略地缘价值。随着苏联的威胁在八十年代晚期开始消退,中国在西太平洋实施反介入行动的概念从单纯使用海上力量扩展为综合使用空中、水面和潜艇力量。中国看起来正强调反介入战略,中国大部分的“杀手涧”项目看起来都是出于削弱敌方优势或制止敌方进入战区。中国正在具备实现对本地海区实施控制的能力,其中包括水雷、潜艇、巡航导弹和特种部队。中国正在量产国产宋级潜艇,并正在获得更多的基洛级潜艇,研发元级新型常规潜艇和093型核攻击潜艇以执行更长任务期的任务。中国还在研究使用弹道导弹和特种部队来打击舰只或它们岸上支援设施的能力。最后,中国正在研发或提高反侦察和反太空能力,使用的手段从低技术的伪装掩护到高技术的激光和太空追踪器材。
中国看起来并将没有其反介入和海区控制的概念扩展至台湾及其周边海域以外的海域。如果中国转向更广泛的“海洋控制”战略,那么说明中国采取这种战略的主要迹象将是:研发一艘航母、获得强大的反潜战能力、获得真正的区防空能力、采购大量的核潜艇、发展有效的海上C4ISR系统、强化公海训练。
保卫重要交通线
中国更多地参与国际社会事务反映出中国在关键资源的进出口市场拥有越来越大的利益,尤其是在能源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它越来越关注关键交通线资源流动安全性。例如,中国百分之八十的石油进口要经过马六甲海峡。***2003年年底将中国确保交通线安全的需要称之为“马六甲难题”。情报界认为,根据目前的力量结构,中国的水面舰只很难向马六甲海峡投射力量,尤其是它同时在其它地方开展海上封锁或入侵行动时。相类似的,尽管海军有时也对远至南沙群岛的海域进行巡逻,舰只有限的防空能力使其非常易受敌对飞机和舰只的攻击。
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战机作战范围有限无法对海军的作战行动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海军的南海舰队在最近几年获得战斗力强的水面舰只和潜艇,这其中包括两艘可首次提供短程区域防空实力的驱逐舰。
联合后勤
中国后勤改革的特色是将民用行业纳入军事采购系统内。按照这一概念,解放军将从市场采购通用和军民两用产品。更多的后勤功能将被外包,尤其是民用行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履行的功能。除此之外,解放军正越来越强调民用经济的动员力,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学技术、医疗和卫生业、城市建设、商业和贸易、金融业都将具备平战动员能力。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改善了其后勤结构、物资协调、联合后勤系统的有效性。但是指挥系统还没有与后勤支援系统实现兼容,组织和计划还与供应管理不兼容。首个实验型联合供应分队才2004年7月才成立。
太空和反太空能力
中国一直在重点重要研发先进空基C4ISR和目标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现代的情报侦察监视网络可能是中国太空努力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其总体C4ISR现代化努力的一部分。北京目前具备潜在军事价值的太空项目包括:中国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了首个载人飞船。中国媒体报道称它将于2005年9月发射一个有两名机组人员的飞船,机组人员将在太空执行为期五天的任务。中国还拥有两个遥感卫星项目ZY…1和ZY…2。。中国于2003年10月发射了ZY…1B,第三颗ZY…2卫星于2004年10月发射升空。ZY…2的载荷可能包括具备全球侦察能力的数字成像侦察设备。中国还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实验了新型胶卷成像卫星和小型数字成像卫星。
中国还对电子情报或信号侦察情报卫星感兴趣。尽管这些数字数据系统可能具备向地面站直接传输数据的能力,但中国仍可能发展一种数据传输卫星系统以支持全球覆盖。此外,中国还获得了机动数据接收设备,这可向部署的部队和分队提供更为快速的数据传输。
中国还在研究小型卫星并试图在这一方面获得外国的帮助。它已发射了数颗小型卫星,其中包括于2003年发射的海洋…1号卫星,预计还将发射海洋2号和海洋3号卫星。中国于2004年发射了四颗小卫星,共中的两颗可能具备成像功能,另外两颗则在执行太空环境研究任务。这一类型卫星的其它任务包括地球观测、通信和导航。中国正在研发重量不足100公斤的微型卫星来用于遥感和组建电光和雷达卫星网络。中国于2004年4月发射了一颗可能有卫星成像功能的微型卫星。中国的清华大学和英国的苏里伊大学正在合作建设一个由七颗微型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卫星的载荷为清晰度达50米的遥感设备,这一系列卫星的清晰度将在随后得到改进。
太空现代化趋势
中国正寻求成为太空研究的世界级领先国家,并在太空发射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北京的目标是在具备“在接到请求数小时”就将卫星发射入轨的能力。如果有足够的卫星储备,长征系列火箭就能够****这种需求。中国在卫星制造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载人航天事业方面,在今天秋天进行两人飞船发射后,中国希望在2010年前进行首次太空行走,并与一个太空实验室实现对接。
中国2004年将10枚卫星送入轨道,这是卫星发射数目最多的一年。中国将于2006年发射类似数量的卫星。它希望在2010年前在轨卫星数达到100颗以上,并在2020年前再发射100颗卫星。中国在未来十年里可能发射雷达、海洋侦察、改进型的照片侦察卫星。中国将最终部署可用于军事用途的先进成像、侦察、地球资源卫星。作为过渡措施,中国可能使用商业卫星来补充目前的卫星。
反卫星武器
中国正在研究并计划部署反卫星系统,中国已在并将继续加强其卫星追踪和确认系统,这是建立可信反卫星实力的第一步。中国目前可以通过发射一枚弹道导弹或在太空发射一个装备核武器的飞行器来摧毁或破坏卫星,但这种方法有许多风险。中国还在实验一种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根据中国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国防情报局认为中国将最终能够研发一种可摧毁或损坏卫星的激光武器。中国研究人员可能认为低能量激光能“制盲”低轨道卫星上的感应器,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是否进行了相关实验。
计算机网络战
中国的计算机网络战包括计算机网络攻击、计算机网络防御、计算机网络利用。解放军认为计算机网络战对于争取作战主动权和“制电磁权”至关重要。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计算机网络战条令,中国理论家已使用了“联合网络电子战”这个名词来形容中国的计算机网络战。这一概念强调综合运用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和对关键C4节点实施有限的网络攻击来中断敌方的战场信息网络。
解放军可能已建立了信息战部队来研发攻击敌人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病毒和保护友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战术。解放军已在军事演习中加大了计算机网络战的份量。尽管最初的训练着重于增强解放军在计算机防护方面的能力,最近的演习包括了更多的攻击行动,其中主要表现首先对敌计算机网络实施攻击。 
“如果台湾当局不计后果地谋求独立,中国人民及军队将不惜任何代价坚决地、彻底地粉碎他们的图谋。”
……《2004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军力事能力的提高,再加上不断强化的外交杠杆作用,台湾海峡的军力平衡开始逐渐向北京倾斜。为避免战败,台湾必须加强反制力量建设。过去十年间,台湾的“国防”开支逐渐下降。为了赢得国际社会干预的时间,台湾一直在采购常规武器,但其步伐却明显比中国人民解放军要缓慢。
美国政府已经清楚的表明,美国支持两岸和平谈判,反对单方面改变两岸关系现状。中国军事实力的持续发展,已经影响到了台湾海峡的平衡。2001年4月,为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局面,美国总统布什根据《与台湾关系法》的规定,决定向台湾出售包括导弹、防空及反潜武器在内的先进武器装备。为采购美国的“爱国者3”型导弹、P…3C型反潜机及柴油动力潜艇,台湾当局共编列了153亿美元的特别预算。目前,这一军购预算案正在接受台“立法院”的审核。
中国的台海战略
中国将统一作为长期的目标,其目前的战略则是遏止台湾走向独立。中国从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