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7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性和威力的海军。
(一)美国海军走向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是美国军方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作战理论。长期以来,美
国海军所执行的主要任务一直是传统的“控制海洋”,其作战理论和作战实践都是在执行这
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由于来自前苏联的海上威胁已不存在,美国掌握着世界海洋的制海
权,传统的制海作战任务已经失去了作战对象,而随着美国海外基地的减少,联合作战对海
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美海军改变自己以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需要,否则最终会丧
失自己在三军中的特殊地位。
美国海军认为:①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最新变化,美国需要一支规模小、反应快、便于
混编、训练水平较高的新型的联合作战力量;②在这一新的联合力量中,要求各军兵种间实
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协作,海上军种将是新力量构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③海军今后战略任
务的重点是在世界沿海地区显示力量,而不是进行独立的海上作战,凡是需要美国军事力量
的地方,海军将直接加入岸上联合作战,而不再是间接地提供支援;④海军必须改进自身的
作战能力,作为一支联合特混部队有机整体不可缺少的部分去打赢未来战争。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新的联合作战理论在海军中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将是大势所趋。
在新的联合作战理论的指导下,未来的美国海军将是一支规模相对过去较小、效能更高、适
宜联合作战、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海上力量。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提出了未来联合作战的四个概念即:主
宰机动、精确交战、全方位保护和集中后勤。对美国海军而言,主宰机动就是利用海洋获得
对敌优势;精确交战就是利用各种传感器、信息系统、精确制导武器和灵活与致命的部队对
敌关键目标实施攻击;全方位保护就是利用信息优势、空中与海上优势、反潜与水面战优
势、反水雷能力、战区防空与反导能力以及舰载各种火力来对付和消除各种威胁;集中后勤
就是部署海上预置船和组织动员海运能力为联合作战提供海基后勤支援。
(二)海军远征部队成为主要兵力编成形式
由于美军不断撤离海外基地,海军将在前沿存在战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未来
在沿海区域实施兵力投送,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提出了海军远征部队的设想。这是美国海军新
时期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
海军远征部队以航母战斗群和两栖战备群为核心。海军远征部队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
由诸兵种合成,作为投送海军兵力的诸兵种合成战斗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持久的自我保
障能力。
部署在海外的海军兵力可根据国家分配的任务,迅速对陆地发生的危机作出反应,海军
和海军陆战队“海…空?陆”分遣队能在国家需要时从海上集结力量。海军兵力能在危机爆发
前“合法地”开到接近世界任何沿海国家领海的海域,以便接到命令开始行动,并在完成任
务接到指示时撤回原地。
(三)形成和完善新的作战概念
当前的美国海军同其他军种一样,正在实现所谓“向21世纪转型”的过程中,转型的
重要标志之一是作战概念的转变。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分别以“网络中心战”和“舰对目
标机动”为名,提出了各自的作战新概念。
美国海军认为,在新的国际政治、军事和技术环境下,承担其前文所述的五大基本和长
久不变的使命任务必须面对潜在敌方可能用雷场、常规潜艇、生化武器、信息战手段以及弹
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所谓“非对称手段”所造成的威胁。这就要求它必须开展快速有效的进
攻和防御作战行动。以力量强大、可以快速打击、地理上分散布置、掌握信息优势的部队,
迅速压倒敌人。美国海军将这种战法称为“网络中心战”。网络中心战的核心概念是将力量
从过去以平台为中心根本性地转移到以网络为中心。平台中心战强调的是力量的集结,即通
过大量集结作战平台,形成相对于敌方更强的战斗力,夺取最终胜利。网络中心战则强调以
网络为基础的作战信息的获取及其快速传输,使广泛分布而又紧密联系的传感器、指控中心
和武器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出迅捷的反应,合理地决策和适时采取行动。由此而增强部队的必
胜信心和总体作战能力,制约敌方获得先机的可能性。在这种环境下,特定的水面、水下和
空中作战平台的战斗效率不再主要由其本身的传感器及小范围指控能力决定,转而由国家或
战区传感器网络系统选择最适宜完成打击任务的平台和武器,并为它们提供目标信息,由传
感器、发射装置和指控中心组成的高通量网络左右战况和最终结果。采用网络中心战的方
法,海上部队为战区指挥官和联合部队司令官提供更加强大的对陆精确打击、精确防空和精
确反导能力,使海上力量能够形成对陆上3500kin纵深实施精确作战和大范围有效地保卫战
区内海上和陆上部队的能力。
为了早日形成网络中心战能力,美国海军从1997年开始结合历次演习开展了系列试验,
验证概念,试验设备。与此同时发展“21世纪信息技术(1T21)”及有关装备。
美国海军陆战队认为,在濒海作战过程中,潜在的敌方可能利用诸如水雷、岸防导弹系
统、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等抵抗武器对抗美国军队从海上进行力量投送。这就要求美国海军
陆战队远征部队成为一支可靠的、具有持久地强行进行力量投送(forcibleentry)的部队,
在滨海地压倒一切敌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舰对目标机动”概念要求摆脱传统的在岸上建
立稳固的滩头阵地时需要暂停作战的两栖战方式,强调使用海上力量在视距外对岸上纵深目
标直接进行攻击。在这一作战概念下,远征登陆部队分别跨越大洋,在选定的地点突破敌方
的岸防线,登陆部队指挥官不再受到构筑大型滩头阵地的限制,可以集中力量给敌方以迅速
而决定性的打击。在海军网络中心战能力和其他能力的支持下,两栖部队利用敌方的弱点,
保持舰对目标的攻击锐势。“舰对目标机动”概念强调利用国家和战区情报、监视和侦察手
段,识别敌方在战场空间的力量,在海上超视距之外开始作战,向陆地纵深投送力量,利用
速度与机动性,使敌方丧失预警和反应时间。通过迫使敌方在大范围内对付海上机动和纵深
打击,从而牵制敌方大部分兵力,扩大本方海上和岸上机动作战的机会,夺取最终胜利。
上述两种新的由海向陆作战概念都是基于美国海军新战略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之上的变
革性作战思想,它们将促进美国乃至于全球海军装备及技术向一个新的方向迅速发展。
(四)继续调整兵力结构
美国海军现在执行的兵力结构规划目标是依据1997年进行的四年一届防务审查结果制
定的。这次审查要求海军各类主要舰艇总数保持在346艘,主要兵力成分如下:
航母战斗群12个
航母飞行联队(现役/预备役)10/1个
两栖战备群12个
攻击型核潜艇50艘
“三叉戟”Ⅱ(D5)型弹道导弹核潜艇14艘
各种水面战斗舰艇(现役/预备役)108/8
按照目前的建造、改装与退役计划,达到上述目标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航母、两栖
战舰、水面战斗舰艇已经达到或接近于规划目标。但是美国海军认为,从作战需求来讲,上
述舰艇数量偏低,尤其是航母、攻击型核潜艇和各型水面航艇。
美国海军提出,为了****在世界上重要地区每时每刻都有航母存在,需要15艘航母。
但考虑到国家财政负担能力,决定接受12艘的指标,但要求不能再行降低;对  50艘攻击
型核潜艇这一指标,海军一直认为太低。事实上这个指标很大程度不是依据作战需求,而是
根据经费限制确定的,早在1991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得出的评估结论是67…71艘。
1999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的一项研究指出,到2015年和2025年,攻击型核潜艇的最佳数量
为68~76艘,最低不能少于55~62艘;关于水面舰艇,美国海军认为,如果保留12艘航
母,则许多日常任务要由水面舰艇承担,因而重新开展了水面兵力水平研究,评估将来的需
求,认为应从116艘上升到139艘。
2001年是美国又一届四年防务审查期,美国海军将争取通过这次审查,在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