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逝的因素之一。
允祥在雍正即位以后得到非常重用,先后充当很多重要事件,包括会考府、军机处、办理皇帝山陵等,允祥可以说是雍正一朝实际的首辅,雍正对宠臣们说:“尔等大臣为朕所任用,虽百千聚集一处,朕所依赖未必如王一人也。”冯其庸写的《曹雪芹江南家世考》一书中披露曹雪芹一家被查抄以后,雍正给曹家的朱批中明确提及他们被划到允祥的管辖之下是他们极大的造化,雍正在朱批里面称呼允祥为“王子”,也是极其亲热的口吻。雍正早年指斥年羹尧、隆科多招权揽势,而允祥的差使比任何人都重、都多,而雍正对此竟然毫无疑心,这也说明雍正对允祥的信任超过了一般人。
清世宗此人被清史专家郑天挺称为“一代奋发有为的帝王”,雍正一生比较勤政,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曾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亡。”而事实上,允祥在雍正政治革新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是由于允祥做人低调、行事谨慎,所以,很多事情并不为人所知。
比如允祥对弟弟允礼的推荐就很能说明问题,允礼在得知雍正即位的消息之后一度表现失去常态,以致于雍正对他并不喜欢,以后允祥发现允礼的能力就密奏皇帝,雍正对允祥的奏折一向是重视的,也就这样允礼逐步走向权力顶峰,封为果亲王,成为雍正身后的顾命王大臣之一。而允祥的更深的心机则远非如此,延续二十年的康熙皇子皇太子之争让父子兄弟之间宛如仇敌,这种骨肉相残的悲剧允祥本人是深有体会的,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允祥建议雍正重用允礼不仅仅是出于允礼的能力,更是统一战线的必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借以稳固朝局,这才是允祥的本来意图,然则,“恩出自上”,这一层意思,允祥并不点破,让雍正来施恩,雍正自然也明白弟弟的苦心孤诣。自允礼以后,其他的弟弟也先后得到雍正的提拔重用,基本结束了康熙朝党争带来的巨大裂痕。
雍正曾经有过一段论述自古君臣境遇的名言,他说:“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难,终功难。为君者,施恩易,当恩难;当恩易,保恩难;保恩易,全恩难。”允祥对此是了解的非常的透彻,这也是他在雍正朝始终屹立不倒始终受到皇帝的信用的根本原因所在。上面允礼的例子就是一个明证。雍正说允祥“为国荐贤举能之处甚多”,然而允祥从不以此自矜,也因此雍正公开对所信用的大臣点明允祥对他们的推荐,而且还公开鼓励大臣和允祥保持交往,他对亲信们说:“王子公廉忠诚,乃当代王大臣中第一人,尔等知之。”自古以来像雍正、允祥兄弟这么推诚相见的君臣也不多见。
允祥生日时,雍正写来贺联说“君臣兄弟永永吉祥”,允祥逝后,雍正亲自给允祥选取墓地,并且不惜违背死者生前的遗愿,出自特恩给允祥建立超规格的陵寝。而有清一代亲王谥号之前加诸“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字之多的也只有允祥一个人而已。
不过,允祥的后人并没有他这样的心机,他的儿子弘皎、后代孙子载垣等人就因为不够精敏而先后丢了官爵乃至性命。
第376章二战坦克歼击车
坦克最早出现在战场上是一战,而坦克的大规模集团运用是二战给军事界开了这个先河。据现有资料来看,作为坦克集群出现的副产物,坦克歼击车早期雏形的出现是Panzerjager I 和zis30在二战中42年2月份的东线战场上,后来苏联德国各自苦恼对方的坦克突击而研制出了Su…76和黄鼠狼。尽管这两种武器在击毁坦克的纪录上毫不逊色,但是把它们称为坦克歼击车实在是有点抬举那全开放式的战斗室了。 称之为自行反坦克炮更合适一些。
所谓坦克歼击车的任务目的非常明了,那就是歼击坦克,换句话说,也就是坦克杀手。在最早的日子里,德国苏联都在苦恼一个问题。那就是战场上的反坦克炮的机动性。作为一种防御性武器,反坦克炮的不灵活性给处于防御势态的部队带来严重的不便,甚至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导致防御作战的失败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应急方案,可移动的装载反坦克炮的自行火炮就开始出现在战场,它既可以随同部队进攻,也可以机动防御。这就是坦克歼击车的早期雏形。不过我上面已经说过,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武器纵然能解决一时的反坦克问题。但是终究会被优胜劣汰的军事界所改良,而这种改良以后的武器,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歼击车。
本文主要介绍的坦克歼击车都是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著名武器,作为东线战场上建立卓越武勋的Su…76,黄鼠狼,犀牛,由于它们的全开放式战斗室和重量,我只是把它们作为自行反坦克炮来看待,本文将不介绍这样的武器。
具有真正意义的坦克歼击车是有着以下的几个特点的。
1, 全封闭式战斗室
2, 与同等级或者改装级的坦克对比,拥有较强穿甲能力的火炮。
3, 相对而言较轻的重量。(当然猎虎和费迪南显然是个特例)
4, 反装甲作战中依靠的主力
坦克歼击车在过去被称为驱逐坦克。虽然它与坦克的区别在外行人看来并不大。(比如我老婆这样子的)。驱逐坦克的名字有一定问题,但是意思非常明确,也就是主要被用作防御体系中反坦克任务的坦克。既然也被称之为坦克的话,全封闭式战斗室的设计自然不用多说了。
而相对的一些著名的武器,例如III号突击炮,Su…122等尽管在很多时候面对敌军的装甲车辆被当作反坦克炮来使用,但是纵观战争全局来说,它们更多的是被用作突击火炮或者直瞄火炮的场合当中。
但是像SU…152这样的被苏军明确成为突击炮的武器,由于它经常面对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并且被编入反坦克团。本文将把类似这样的武器作为一种变相的坦克歼击车来考虑。
东线战场上的坦克歼击车
出现在战场上最早的具有真正意义的坦克歼击车是著名的动物杀手—苏联红军的Su…152。这种武器的出现要说到一种经典武器给苏联红军带来的影响。这就是在42年8月29日首次出现在东线战场上的德军第502重装甲营装备的虎式坦克。502重装甲营的1连装备的4辆虎式坦克出现在革命家大街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苏联坦克兵和反坦克炮兵都被这种武器所折服,对于当时的苏联反坦克炮来说,虎式坦克的前部最厚的100毫米装甲,实在是无法从正面击穿,而这种具有重装甲防护的武器所装备的88毫米/56倍口径KwK36炮具有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00毫米装甲的能力,这也就是希特勒要求的对等穿甲能力和对等防护能力的完美体现。因此,苏联红军在43年1月份缴获了虎式坦克以后,就开始发展一种能够在安全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并且具有较强装甲防护的一种类似于Su…76的武器。这也就是Su…152的诞生。
Su…152在研究开发阶段被命名被KV…14。由于它采用KV…1坦克的底盘设计而得名。最早Su…152被作为能够完成苏军中的新型突击炮的任务目的而设计的突击炮。可是由于虎式坦克的出现。Su…152被红军高层要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反坦克能力。在此种意义上,Su…152采用了新型的ML…20炮。ML…20型炮射击初速达到655 m/s,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上垂直击穿110mm的装甲(在实战中虽然远达不到书面指标,但是对抗虎式还是可以胜任的)。在装甲防护上超过了苏军的T…34,前部最厚装甲为75毫米。在这种意义上来讲,苏军终于拥有能够与虎式坦克一对一较量一番的装甲车辆了。KV…14的研究开发工作在43年2月份结束,随后试车的阶段,几乎所有的苏联坦克部队指挥官都对这种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赞不绝口。在它正式投产以后装备部队的时候被命名为Su…152。Su…152并没有采用坦克炮塔的结构,而是使用不可旋转的全封闭式战斗室结构。由于Ml…20火炮所要求的分装式装弹方式,Su…152的射速仅仅每分钟2…3发。由于采用了KV…1的底盘和引擎,Su…152的机动性并不是像T…34一样出色。但是这已经足够,因为苏军原本就是希望设计一种防御性武器来阻挡德军的重型坦克。
1943年5月,苏军成立了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反坦克团。成功的KV…14被命名为Su…152,并且开始正式装备部队。经过库尔斯克装甲会战的洗礼之后,苏联坦克兵们对这种新式武器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