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莱特湾入口附近展开,负责对登陆编队的对潜、对空警戒,并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奥登多夫少将指挥的舰炮编队部署在莱特湾里面,部分军舰为登陆部队实施舰炮火力支援,部分兵力则封锁南面的苏里高海峡;巴比少将的北部登陆编队包括第1骑兵师和第24步兵师,威尔金森少将的南部登陆编队第7、第96步兵师则分别在莱特岛的首府塔克洛班和南面的杜拉格登陆,由于日军在莱特岛防御力量比较单薄,加上几天来的高强度海空火力准备,更是给日军防御兵力和阵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且日军在海滩只部署了少量部队迟滞美军,主力都部署在纵深地带,因此登陆比较顺利,至当日黄昏,已有6万人和10万吨物资上岸。
当天下午,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总统奥斯汀纳的陪同下,淌着齐膝的海水上岸,十四时在海滩上,麦克阿瑟通过大功率电台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我回来了”的演讲,他显然动了感情,演讲结束后还激动不已。罗斯福总统向他和尼米兹发来了贺电。
日军在18日得知美军猛烈轰击莱特岛并在莱特湾入口的小岛登陆,终于判明美军的作战企图,联合舰队司令丰田立即下令实施“捷一号”计划,日本海军的第1、第2和机动舰队全部出动,对莱特湾美军登陆滩头实施向心合击,由此从10月23日至10月26日爆发了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详见拙作《莱特湾大海战》)。
这场大海战美军参战兵力多达航空母舰16艘,护航航母1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144艘,护卫舰25艘,运输舰后勤辅助舰592艘,飞机近20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伤护航航母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3艘,潜艇1艘;损失飞机162架,人员伤亡不足三千。
日军参战的兵力可以说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舰4艘,航空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32艘,飞机约6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0艘;被击伤航空战列舰1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损失飞机288架,人员伤亡超过一万。
经此海战,日本海军几乎丧失了远洋作战能力,也就失去了战场制海权,从而使陆地上的第14方面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10月23日,美军登陆部队已占领了正面宽约二十公里,纵深约十八公里的登陆场。
日军大本营原定的作战计划规定,对付美军进攻菲律宾中、南部,只以海空军实施反击,但尽管日军在海战中遭受惨败,大本营仍认为几天来的空中打击已给美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实施地面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陆续将第1、第26、第102师团以及第68旅团和今崛支队等部调往莱特岛。准备实施海陆空总决战。
此时正值雨季,连日大雨使莱特岛上很多地区成为一片泽国,对于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美军的技术装备更难以发挥其优势。在争夺制空权方面,日军在吕宋岛的全天候机场受雨季影响较小,而美军航母编队的舰载机由于天气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莱特岛上建立起的野战机场几乎无法正常使用,美军虽竭尽全力进行改建,但因大雨滂沱进展缓慢,所以日军航空兵的大举反击给美军造成了巨大压力,尽管美军奋力抗击,取得了击落日机700余架的战绩,但日军“神风特攻队”的自杀飞机仍连连得手,共撞沉美军驱逐舰1艘,撞伤战列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6艘和登陆舰2艘。
11月中旬,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莱特岛,使岛上总兵力达到了7万人。有鉴于此,美军加强了对莱特岛西海岸的封锁,派出了鱼雷艇部队昼夜巡逻,并出动了水面舰艇部队掩护扫12月初,美军在莱特岛的部队已超过18万人,逐步加强了攻势,第1骑兵师穿越高山丛林向乌目港推进,第77步兵师则在第7舰队的支援下,12月10日直接在乌目湾登陆,与第1骑兵师形成对乌目港的钳形夹击,由于日军在乌目湾地区防御比较空虚,所以77师的登陆非常顺利,只是停留在乌目湾的登陆舰艇遭到了“神风特攻队”的猛烈攻击,有3艘驱逐舰被击沉,另有2艘驱逐舰遭重创。
12月21日,第1骑兵师与第77师会师,将日军分割为两部分,并彻底切断岛上日军与外界的联系,美军随即对日军发动了总攻,于25日宣布基本消灭了岛上的日军,占领莱特岛。而肃清莱特岛上残余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45年4月。
在争夺莱特岛的地面战斗中,美军战死3500人,伤1。2万人。日军阵亡6。8万余人,另有400人投降,仅千余人逃脱。日军防御莱特岛的兵力之强,大大超过了美军事先的估计,不仅使美军进攻吕宋岛的战斗拖延了一个月,还迫使美军投入了作为预备队的第77师。美军离日本本土越近,日军的抵抗也就越激烈,这一切预示着,菲律宾战役绝对是一场苦战。
(五)
美军按照既定计划接着就将在吕宋岛登陆,这一作战行动代号为“步兵Ⅲ”,具体分两步,先在吕宋岛以南的民都洛岛登陆,取得进攻吕宋岛的跳板,再利用建立在民都洛岛上的机场提供空中掩护,进而在吕宋岛登陆。
从美军占领的莱特岛到民都洛岛,海上航程450海里,速度较慢的运输船需航行两昼夜,空中距离约420公里,超出了从莱特岛机场起飞的美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而日军随着菲律宾战役的展开,已在菲律宾群岛集结了近千架飞机,并还可以随时得到台湾地区航空兵的支援,可以想象美军的登陆将会面临极其严重的空中威胁。这一作战因此被美国海军战史学家塞缪尔&;amp;#8226;莫里森称为“太平洋战争中最大胆的行动之一。”
由于民都洛岛地形崎岖不平,日军认为不适宜修建机场,只派驻了500人的守备部队,但附近岛屿上数十个机场却可提供令人生畏的航空兵支援。
美军参战的两栖部队由斯特鲁布尔海军少将指挥,下辖登陆突击大队、近距掩护大队和护航航母大队。其中登陆突击大队编有巡洋舰1艘、快速运输船8艘、坦克登陆舰30艘、中型登陆舰12艘、步兵登陆舰31艘、扫雷舰10艘、扫雷艇7艘、护卫舰12艘和其他船只14艘,负责运送第24步兵师1。2万人、修建机场的工程兵部队5900人和机场航空部队9600人。近距掩护大队编有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
2艘、驱逐舰7艘,负责为登陆突击大队提供海上掩护并为登陆进行舰炮火力支援。护航航母大队编有护航航母6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3艘和驱逐舰18艘,负责为登陆突击大队提供空中支援。此外,哈尔西的第38特混舰队将为登陆突击大队提供全面的海空支援。
12月12日,斯特鲁布尔海军少将率领编队分批从莱特湾出发,经苏里高海峡进入保和海。
13日,日军侦察机发现了这支编队,随即出动飞机进行攻击。十五时许,一架“神风特攻队”的自杀飞机正撞在登陆突击大队的旗舰“纳什维尔”号巡洋舰的左舷,舰桥、战斗情报中心和通讯舱室都遭严重毁坏,爆炸引发的大火迅疾蔓延到弹药舱,引起了大爆炸,舰上人员伤亡惨重,包括斯特鲁布尔的参谋长在内133人死亡,190受伤,军舰也受到重创,被迫在一艘驱逐舰的护卫下返回莱特湾,斯特鲁布尔则改以“达希尔”号驱逐舰为旗舰,继续指挥编队前进。十七时,又有一批日机前来攻击,由于美军雷达提前发现,护航航母大队起飞了30架战斗机进行拦截,但仍有一架日机突破美机拦截一头撞在“哈拉顿”号驱逐舰上,飞机的航空汽油在军舰上燃起熊熊大火,“哈拉顿”号也只得返航。黄昏前后,日军又多次出动飞机,均被美军击退。
14日,日军出动186架飞机前来攻击,由于日军根本没料想到美军会在民都洛岛登陆,以为美军是要在内格罗斯岛或班乃岛登陆,因此出击的日机有一部分飞往其他地区而没有发现美军,另一部分则遇上了哈尔西的特混舰队,哈尔西的舰载机飞行员全是久经战阵的老手,而日军飞行员大多是刚结束初期飞行训练的“菜鸟”,双方技战术水平和战斗力相差悬殊,转瞬之间就被击落120架,美军登陆编队则毫发无损安然无恙。
15日凌晨,美军登陆编队进入民都洛岛西南的曼加林湾,随即实施登陆,未遇日军抵抗。日军侦察机确定美军行动后,日军便投入大批飞机进行反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海空战,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