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年都会聚会一次,这时,他们决定留下他们的战舰。他们开始筹集资金,并寻找愿意接纳这艘35,000吨的战舰的地点。1965年6月,他们带着战舰驶入了FALL河,两个月后,麻萨诸塞号开始对公众开放。
今天,麻萨诸塞号已成为麻萨诸塞州正式的一个纪念馆,“由于她在美国历史上有重大的纪念意义”NATIONAL PARK SERVICE指定她为一个国家历史上的里程碑。 
(ARGO 译) 
更多信息请参考: Battleships; Carrier and All Other Warships 
排 水 量 标准 35;000 吨、满载 46;000 吨 
主炮 三联406mm主炮&;#215;3 
副炮 127mm炮&;#215;20(BB…58只16门) 
防空火炮 四联40mm炮&;#215;18、20mm炮&;#215;35(1945年共145门) 
长度 207。3 m 
宽度 32。9 m 
吃 水 深 10。5 m 
载 油 量 1;974;065 
功率 4轴130;000马力 
设计航速 巡航15节、全速27节 
舰员 1;793人/2;346 人(战时) 
雷达 对海搜索—早期SC,后期SK—2;对空搜索—SG 
炮瞄雷达 主炮MK38,副炮MK12/22,高炮MK8 
续 航 力 17000海里/15节。载油7318。9吨 
装甲厚度 炮塔正面 457mm、炮塔侧面 241。3mm、炮塔顶部190。5mm
露天炮塔 292—444。5mm、司令塔 406mm、甲板 134。6mm 
——北卡罗来纳号 
“北卡罗来纳”级是美国1937年始建的一级战列舰,是二战前用于替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造的战列舰的第一级战列舰,该级舰一共两艘,分别为BB…55“北卡罗来纳”号和BB…56“华盛顿”号。
“北卡罗来纳”号(BB—55)战列舰已永久停泊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尔明顿的一个咸水湖内。自1961年10月起,它作为一艘战争纪念舰,每年都有大约25万国内外游客登舰参观。舰上陈列着大量有关该舰舰史的视听资料,展示着它昔日的战绩和风姿。
建造背景
“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是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州名命名的。在美国海军舰艇史上,它是第4艘沿用此州名的军舰。第1艘以“北卡罗来纳”命名的船舶是1820年建成的一艘装有94门火炮的帆船,第2艘是南北战争期间南部邦联建造的一艘装有6门203毫米火炮的装甲舰,第3艘则是1908年建造的装有4门254毫米主炮的装甲巡洋舰。
“北卡罗来纳”号是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首制舰,该级舰共2艘,另一艘是“华盛顿”号(BB一56),一次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于1919—1921年曾计划建造10艘战列舰,但由于受华盛顿海军条约(1922年2月6日签订)的限制,又于1922年2月8日取消了其中7艘战列舰的建造,结果只有3艘(“科罗拉多”号、“马里兰”号和“西弗吉尼亚”号)建成服役。
到了3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考虑到一次大战结束前建造的战列舰正陆续超龄,而在远东和欧洲的潜在敌国日本和德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于是在1934年3月和1936年6月又相继批准建造一批现代化战列舰,以替代旧式战列舰。据此,美国海军于1937年10月和1938年6月始建2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于1939年7月至1942年2月始建1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又于1940年6月至1941年1月始建4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这三个级10艘战列舰是美国海军迄今所建的最新、也是最后一代战列舰,它们建成后相继投入了战争,成为二战期间美国战列舰兵力的中坚。
设计
早在1929年,美国海军就开始考虑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建造战列舰的问题。当时的美国海军部长曾对拟建的战列舰的性能作了概略性指示:标准排水量为3。5万吨,舰宽30。48米,主炮为9门406炮,最大航速22一23节,舷侧防护为5舱壁的防护系统。据此,美国海军先后于1931年、1933年和1934年就拟建战列舰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1935一1936年,又先后制订出多个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不过,这些设计在当时仍受制于华盛顿海军条约和后来的伦敦海军条约的有关规定。
最终, BB一55和BB一56被定为“1937式战列舰”,2艘舰的标准排水量为3。5万吨,最大舰宽32。92米(受巴拿马运河的限制),满载吃水定为11。 58米,以便能使用更多的泊地和海军船厂一。在设计方案中,对武备、防护和推进装置重点进行了研究。
武备这是设计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最初,两舰确定采用MKII型356毫米主炮,火炮最大数量为12门;并对可能采取的双联装、三联装和四联装一一进行了研究。副炮拟采用高平两用炮。轻型防空武器拟采用28毫米高炮和12。7毫米高射机枪。但是,两舰的主炮口径和数量在始建后却作了变更,这在美国海军战列舰的建造史上是不多见的。
防护这是设计中所考虑的另一重大问题。美国海军要求新舰的装甲防护,应能经受当时任何潜在对手所用的最大口径炮弹的爆炸力,后来在签订的造舰合同中规定,装甲区可抗御1500磅的356毫米口径炮弹,舷侧防护系统能抗御相当于700磅TNT炸药的爆炸力,而上层建筑未加防护的重要部位则能防护弹片。此外,炮塔之间的问隔应能确保一座炮塔被击中而不至于伤及另一座炮塔。
推进装置这也是设计中所考虑的重要问题,设计方案要求30节航速,因此计划采用涡轮发动机推进但为了适当加强武备和防护能力,可适当减少最大航速。设计部门对推进系统的类型和推进装置的布局等细节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此外,由于美国在西太平洋缺乏一个强国的海军基地,因此,新建的战列舰需有较好的续航力。
概貌
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始建时,世界上一些主要海军国家都先后卷入了军备竞赛的热潮,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实际上已成为一纸空文,未能得到全面遵守“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建成后的标准排水量为36600吨(1942年),满载排水量44800吨(1945年为46700吨)。舰长(全长)222米,水线长217。5米;最大舰宽33米,水线宽31。85米;平均吃水9。635米,最大吃水10。82米。舰员编制:设计人数1885人(其中军官108人,士兵1777人);1945年实际人数为2339人(其中军官144人,士兵2195人)。
武备原先计划安装3座四联装12门356毫米主炮,但始建后又改用3座三联装9门406毫米主炮。炮弹为重型穿甲弹。每座炮塔的旋转重量为1403一1437吨,最大旋回速率为4”/每秒,俯仰速率为12”/每秒。
副炮为10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每舷安装5座),其中6座配置在主甲板上,另4座配置在上层建筑甲板上。
防空武器最初为4座四联装28毫米高炮和12挺单管12。7毫米机枪。但实战证明,这两种轻型防空武器效率不高,尤其对付高速飞机效果差。从1942年夏天起,该舰开始陆续改装瑞典生产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瑞士生产的20毫米“厄利孔”高炮。到1945年,舰上共装有15座四联装(60门)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36门单管20毫米,‘厄利孔”高炮,舰上的28毫米高炮和12。7毫米机枪全部拆除。“博福斯”高炮炮弹发射后通常可在大约5000码距离上自爆,最大射速每门炮约为120发/分钟。“厄利孔”高炮的射速为450发/分钟,初速为835米/秒,最大射程4800码。
装甲防护甲板装甲厚度:肿部中线处为179毫米,肿部舷边处为196米。舰上的装甲甲板和舷侧装甲将整个军舰构成一个类似“装甲围舱”的匣式结构。它从1号炮塔前方纵向延伸至3号炮塔后面。下装甲甲板向后延伸,防护着通向舵机舱的通道,舵机的正上方由152毫米装甲列板防护着。装甲区的两端都由277,5毫米的装甲横舱壁防护,另有同样厚度的重装甲保护着舵机舱,炮塔装甲:主炮有着良好的装甲防护,炮塔的面板为406毫米厚; 侧面为247。5毫米厚,后部为295毫米厚,顶部为175毫米厚。127毫米和弹药舱均由48。75毫米的特制钢板防护,可抗御弹片和飞机的扫射。指挥台防护:其四周装甲厚度为367。5毫米至406毫米,顶部装甲为175毫米厚,底部装甲为97。5毫米厚。舷侧防护:该舰的舷侧防护系统是一种舰腹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它能经受700磅TNT炸药的爆炸力。在肿部,舷侧防护系统包括五层隔舱,其中最外侧二层隔舱是空舱,其次二层隔舱装有液体,邻近耐压舱壁的一层隔舱也是空舱。在弹药舱上方的耐压舱壁是由厚达93。75毫米的装甲钢板制成。舰底防护。该舰的舰底防护较弱,系采用深达175。26毫米的三层底结构,三层底又广泛地进行分隔。
推进装置装有8台锅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