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日军严守柴崎司令官的命令:“在这场敌优我劣的战斗中,必将敌诱至我固定炮火的射程内,然后尽全力歼灭。”因此,日军的小口径炮全都发挥了最大威力。
弃车涉水的土兵双手举着武器,在礁盘上缓慢地前进着。机枪扫过,礁盘上留下了一片片血水。冲上“红二”滩的士兵寥寥无几,他们又立刻被日军的机枪压到沙滩上。日军无休止地射击,仿佛扣住扳机要打光所有子弹似的。幸而贝蒂欧地堡射孔低、射界窄,上滩士兵才借以贴紧沙滩,挖掘简易工事,以躲避炮火。此时美军建制已乱,各单位的散兵全被阻击在一道低矮的沙堤下,欲进不得,欲退不能。初升的太阳把沙滩烤得火辣辣的,机枪子弹发狂似地在头上几寸的地方射过。礁湖碧蓝,远方小岛上椰林苍翠。不少安然经过瓜达尔卡纳尔岛那样血腥恶战的陆战队员,竟在这个无名沙滩上战死了。“红三”滩的美军处境略好一点。他们克服了珊瑚障碍物和日军的轻武器抵抗后,前进了90米。但是又遭到猛烈侧射,不得不后撤到海岸边。 “红一”滩包括岛的鸟嘴和喉咙,由于“达希尔”号的最后炮击,鸟嘴处的工事多遭摧毁,登陆较为顺利。但鸟喉处的凹湾,日军设有最坚固的火力点,登陆部队受到三个方向的射击,所有两栖车均被击毁,人员全部战死,一个不剩。
作为支援的第四波和第五波美军,因两栖车不足而改乘登陆艇。登陆艇离岸距离要完全视潮水而定。吉尔伯特的潮水是一种不规则的小潮,每天涨落几次,人们称之为“捉摸不定潮”。涨潮时水位上升1。3米,停潮3小时;以后3小时落0。3米,停期两个半小时;到18时15分水位又下降0。6米;偶小时后复期到1。1米,停期两小时。这是一种“高的捉摸不定潮”,如果幸运碰上它,登陆艇便能爬过礁盘。还有一种“低的捉摸不定湖”,涨时水位上升不到一米。停潮和复涨时间不定,登陆艇无法爬上礁盘。每种潮的可能性各占一半。美军冒险选择11月20日登陆,不巧赶上“低的捉摸不定潮”。礁盘水浅,登陆艇大都无法靠岸,士兵被迫涉水。脚下,珊瑚礁利如刀山;礁盘上,日军炮弹咆哮着席卷水面。美军士兵被大批屠杀,鲜血染红了海水。礁湖中的舰艇,怕伤着自己人,只有眼睁睁看着这种惨状,一筹莫展。
第五攻击波中有些中型登陆艇载有30吨的谢尔曼坦克。一些登陆艇被击中后,有几艘勉强开上礁盘,打开前舱门,放出坦克冲滩。7辆坦克冲上了海岸,但滩头上到处是倒卧的美军士兵和伤兵,其中几辆不得不重返礁盘。结果,一辆陷入礁盘中的弹坑,一辆被地雷炸毁,一辆被美机误伤,一辆被日军炮弹击毁。
第四波和第五波美军被迫撤退,只好等到天黑后再行增援。上岸的陆战队士兵被丢在滩头上,只有全凭自己的勇敢,坚守阵地。 肖普上校近千米长的潘斯栈桥是贝蒂欧登陆成败的关键。它控制着“红二”和“红三”滩头即可以为登陆部队御下装备,又能充当攻击部队的掩蔽物。美军对它格外重视,派了一个特种突击排去攻占它。还在美舰载机扫射滩头时;美击排就乘两栖车抵达栈桥附近,穿过堆积如山的破汽油桶,步步逼近,用喷火器焚毁了桥头堡。突击排一直桥尾,占领了整条栈桥,并攻进岛内。
上午11时,肖普上校的两栖车到达栈桥。登陆部队中的大部分军官非死即伤,局面异常混乱。肖普果断地指挥贝蒂欧全岛作战。他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利用一个中土背的无线电台,竭尽全力沟通联络。肖普原是陆战2师作战处长,亲自参与了制订攻占贝蒂欧的全部计划。对岛上地形和敌情很熟悉。他又是一个老资格的陆战队军官,受过严格训练,经验丰富。他的现场指挥,对战斗进程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无奈在登陆之初,美军装备的TBX近距步话机和TBY中距电台浸水后失灵,通讯兵也几乎全部伤亡。肖普同滩头阵地的联系时断时续,同战列舰“马里兰”号则根本不通。
经过一个上午激战,美军上岸的有1000余人。他们惊魂稍定,就开始向日军火力点逐一进攻。在3辆抢滩坦克的配合下,他们攻占了一些地堡和防空洞。但日军沿岸地堡密集。互相支撑,每攻下一处,美军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肖普上校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一个大防空洞里。洞子被隔成许多迷宫般的小室,洞内尚有日军,喊叫声时时可闻。肖普只好在自己门口设置哨兵。抢占“红二”滩的2团2营营长战死,为数不多的士兵在一位军官的指挥下越过海堤,向岛内前进了100米。那位军官用步话机向肖普不断呼叫,请求增援。
在“红三”滩登陆的是8团2营,到中午时分已经伤亡过半。经过艰苦联络,通讯兵好不容易叫通了驱逐舰和母舰飞机,让它们进行火力支援,压制滩头东侧威胁最大的日军抱火。但是,日军又开始了反冲锋。营长克劳少校率领士兵与日军展开残酷的白刃格斗,打退了日军的反扑,然后依靠工兵的和喷火,一寸一寸地逼近了机场跑道的边缘。有一个排的美军企图迂回攻击正面的坚固地堡群,全被日军打死。机场东面,又突然出现了一辆日军坦克,使冲在前面的陆战队一时惊慌失措。幸而,师预备队8团3营前来支援。3营有两门37毫米步兵炮,他们不停地向坦克射击,终于将它击退,并有效地封锁了滩头东侧日军的反击路线。
在“红一”滩登陆的是2团3营。他们攻占了鸟嘴处的一小块地方,与陆战队主阵地完全隔绝。
难熬的一夜
下午5时,肖普上校下令收缩阵地,准备过夜。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日军将会在夜间发动凶猛的反击,稍有疏忽美军就要被赶入海中。暮色中,贝蒂欧呈现出一派沙场荒凉景像。昔日繁茂的椰林,全被炮火推了光头,六零八落的树干上弹痕累累。地面上,遍布着各式各样的沙丘,日军的火力点就隐蔽在这些沙丘中。尸体横陈,无人掩埋,臭气冲天,熏得人们呕吐不止。美军控制的地盘,实在少得可怜。“红二”滩和“红三”滩全长600多米,平均纵深250米,4个营的部队(2团1营也已在“红二”滩登陆)就集中在这条刀刃上。美军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不顾伤痛、干渴、饥饿和疲惫,一股劲地挖掘工事,深入地下。
塔拉瓦之夜,一片鬼峨憧憧。美舰射出大量照明弹,映亮了浸血的珊瑚岛礁。不少照明弹质量较次,黄惨惨的光把沙地映成了暗黄色。为确保安全,美军一半人在临时挖出的狐洞中打盹,另一半人持枪保持高度警戒,神经紧张到了极限,一有风吹沙动就死死射击。
夜潮涨高,登陆艇越过礁盘,向栈桥卸下弹药、食品、淡水、血浆和通讯器材。椰木钉成的长栈桥和连接栈桥的沙提上,人们抓紧时间抢运物质。赤道的夜空晴朗无云,银色的月光使白珊瑚衬出黑色的人影。增援的美军从礁盘上涉水登岸,水面上人影绰绰。
日军也从白天的苦斗中喘息过来,开始向栈桥和礁盘喷射出炮火,长堤上的人影纷纷坠海。美军工兵飞速地修复栈桥和长堤。突然,一阵冰雹般的炮弹从美军侧后打来,正在卸载的登陆艇慌忙拔锚躲避。原来,炮火来自一艘搁浅的日本小军舰,一小股日军利用夜幛携带武器潜入破船,向美军不断射击。一直闹到天明,这艘破船才被美国母舰飞机炸毁。8架日本轰炸机从马绍尔群岛飞来,对贝蒂欧美军阵地不断进行骚扰性轰炸,由于投弹欠准未有造成严重伤亡。
美驱逐舰整夜都向岛东端炮击,阻止日军预备队的反扑。热带夜短,当朝阳再次跃出太平洋水面时,陆战队员简直不敢相信:预料中的可怕夜袭竟然没有发生!饥渴交加的美军站稳了脚跟,获得了自信。在他们最虚弱时,日本人尚无力把他们赶下海去;那么,他们确信自己迟早总要全部占领贝蒂欧。
(D+l)日
第二天,即(D+1)日,获得增援的美军调整了指挥系统。在坦克和野战炮兵的掩护下重新开始进攻。日军抵抗丝毫没有减弱,争夺每寸珊瑚沙、每个地堡都要付出血的代价。美军很难看到敌人,只能凭士兵的本能摸爬滚打,利用椰木残桩、弹坑、沙丘、废工事一步一步地接近火力点,最后把炸药包塞过去。坦克发挥了威力,陆战队炮兵也提供了有力的近距离支援,然而进展依然慢如蜗牛爬行。有时,攻击部队遇上岩壁无法前进,只好等坦克和工兵来收拾日军火力点。
贝蒂欧鸟头的”红一”滩上,2团3营的残部集结在一小块阵地上,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