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埃‥R)具有八联装紫苑…30型导弹的发射单元(LM)。
SAMP/T的一套作战模块最多可控制6具发射模块,使得导弹连最多拥有48枚紫苑…30型导弹,防空火力强大。作战时SAMP/T的所有模块几乎完全自动化,只有作战模块防护车箱内有2名操作人员,负责控制射击单元的所有子系统。在整套作战系统中,多功能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与其他辅助传感器之间,都由有线或无线装置连接,并且各子系统与作战模块紧密配合。作战模块装有威胁评估及武器管理(TEWA)系统,能按照目标及发射模块的相对情况,选择最佳发射模块,并发射模块中最合适的导弹,以期能用最有效率的弹道拦截目标。SAMP/T每个作战单元最多可同时制导16枚导弹,并保证预留多枚备射导弹及射击通道,以射击新出现的目标。
SAMP/T的雷达模块中,阿拉贝尔与SAAM系统中的大致相同,但装设在雷达车上,可360度旋转并能收折于车厢内。系统中的ZEBRA天顶雷达单元与雷达模块共同运作,它的雷达波函盖面呈圆锥状分布,与水平面成40度的倾度向上发射,主要用于对抗高角度俯冲的对地导弹。SAMP/T的发射模块为席尔瓦发射器的陆基派生型,这种垂直发射器可提供360度全方位射击能力,反应时间短。每个发射模块装有8枚紫苑…30型导弹,导弹弹箱具备储运及发射功能。通常导弹发射车与雷达车保持半径5公里左右的配置,各火控雷达及外部设备均利用保密无线电资料链连接,这种配置方式可提供SAMP/T对敌方防空压制行动必要的保护,并能利用天然地形的掩护部署,提高系统生存性。
SAMP/T的整套组单元装在10吨级的雷诺(Renault)TRM6&;#215;6卡车上,各系统包括:具有2座自动射控模块的卡车、具有可折收天线及光学次雷达系统的阿拉贝尔雷达车、具光学及通讯/敌我识别子系统的车辆和4至6辆导弹储运发射车。SAMP/T内部有完善的野战指挥(BMC3I)网络,各运输卡车、发电机、通讯设备、密码设备及其他地面支援设备等,构成SAMP/T的标准模块设备,但这些装备亦可应客户需要弹性搭配。
SAMP/T整套系统可空运,到达战场后仅需10分钟便可完成部署。为对抗高角度俯冲而下的弹道导弹攻击,需要对紫苑…30型导弹及阿拉贝尔的火控引导技术进行修改,以生产更先进的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衍生型。正发展的紫苑…30SATBM,设计上专用于对抗第二代战术弹道导弹,而基本型SAMP/T事实上已具备对抗第一代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法国航宇公司称这种延伸射程并能完全对抗第二代战术弹道导弹的衍生型为紫苑…增程型(Aster ER)导弹,它将紫苑导弹的加力器舱段大幅增加,性能及射程均有所提升。
SAMP/T的反应时间非常短,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仅需4秒,并且不需事先预警,凭借完整的野战指挥工作网络,使该系统的作战能力强大。
总之,SAMP/T是非常先进的设计,各次系统规划充份考量到导弹连内的相互协调性,在野战指挥网路的结构下执行空防。它利用越野载具提供高机动力,自动化程度高、可快速部署、易于空运、大幅降低人力需求及后动支援。
● SAMP/T的作战程序
SAMP/T的作战程序大致为:首先,雷达发现目标后立刻转入初期跟踪,然后以敌我识别系统辨识目标,如为敌方目标立刻进入正式追踪程序。紧接着由火控系统对目标的威胁进行评估,如目标数量超过一个以上,则进行优先权设定。雷达将首先锁定威胁最大目标并向
其发射导弹。导弹发射后进入最初的导弹导引,导弹飞行末端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引导,直至拦截到目标。
综合上述作战程序,当SAMP/T接受作战命令后即启动整个系统。两名操作人员在作战模块的雷达车内操纵火控系统,各发射模块均备有发电机,提供发射导弹所需的电力,并由作战模块控制导弹的发射。阿拉贝尔的雷达天线在操作时保持360度回旋,能在一秒内作0度到70度的俯仰。
目标只需经雷达波一次扫描后,阿拉贝尔就可立即探测及确认位置,在进行确认程序的同时,如又探测到新目标则发出额外的脉冲闪光,接着阿拉贝尔雷达执行截获跟踪程序,并将目标资料传回作战模块中处理。作战模块纪录雷达的所有跟踪资料,按照空域控制规则、目标的动向及特性进行评估,借敌我识别系统处理后叛定目标,分成友军、敌军及不明目标三类,判断有敌意目标时行威胁评估,准备发射导弹。
作战模块将发射导弹的资讯传道至较合适的发射模块,以电力启动发射车内的一或两枚紫苑…30型导弹。作战模块同时传送导弹发射的信息至阿拉贝尔雷达,其中包括发射的导弹数量,以利导弹截获阶段,雷达对导弹发射架相对位置的掌握。在发射架发射导弹前,发射架按照作战模块发出的指令,设定紫苑…30型导弹飞行程式,包括主目标的详细资料、设定寻标器及数据链的频率通道等,必要时度可设定子目标资料,导弹在解除弹头的安全开关后就可启动固体火箭助推器,导弹点燃后立刻垂直离开弹箱。
导弹发射后,火控雷达开启导弹的跟踪作业,而紫苑…30型导弹在垂直离开发射器后,首先倾斜弹体进行弧形弹道爬升,飞行中由火控系统的跟踪管制中心控制,由阿拉贝尔的资料上传数据链取得目标最新的位置及速度资料,导弹的控制器利用这些资料计算导弹最佳拦截点。在助推器燃尽丢弃后,导弹进入中途导引阶段,导弹不断修正弹道以迫近目标,由于具有优异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在众多干扰下导弹导引头仍能锁定目标,导引头按照雷达数据链所获得的资料瞄准目标的位置点,锁定后导弹即进入主动导引头的全自主末端拦截阶段。紫苑…30型导弹在巡航阶段中利用RAF动力控制系统控制导弹,在末端阶段中则能利用PIF系统控制以减少脱靶距离,确保成功摧毁目标。
● 家族评估
以上介绍的FSAF内在的三大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操作程序,各系统使用通用的导弹、火控雷达、发射器、电脑系统及操作台等,能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搭配辅助设备,设计概念较为新颖。
就其使用的技术来看,FSAF在当时也是同类系统的佼佼者,它只使用了有限的资源就完成了陆、海通用,点防御、区域防御通用,反导反飞机通用等在传统防空系统看来甚至是矛盾的任务。相比较之下,防空导弹设计生产大国俄罗斯在完成上述任务时则使用了多套系统。比起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防空导弹家族来说,它的性能也毫不逊色,无论是在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和整个系统的小型化和机动性、反防空压制能力方面它都堪与美制任何防空系统媲美,而就其通用性而言,更是美制系统所不及的。
不过,就像欧洲其他大宗武器合作计划那样,受限于各国要求不同及美国政治影响,FSAF计划路程坎坷,一些子项目一拖再拖。原定于1997年装备的SAAM系统直到2002年才装到“戴高乐”号航母上进行服役前的最后试验。FSAF目前虽在稳定中发展,但前景仍存在相当多的未知因素,FSAF面对的最大挑战仍是美制同类系统,特别是对于欧洲市场。在大型反导系统方面,新型的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系统构成SAMP/T极大的威胁,包含SPY…1D雷达和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的小型宙斯盾则是SAMP/N的劲敌,而配备垂直发射系统的改进型海麻雀导弹(ESSM)的MK48则是SAAM的强有力对手。由于爱国者和宙斯盾系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均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拥有相当高的评价,故其新的改进型自然是FSAF的有力对手,而且目前已有不少欧洲国家相继引进。而改进型海麻雀一来拥有原来海麻雀的广大用户,二来用于毫不逊色的脱胎换骨的性能,更是对SAAM形成的强大挑战。另外,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各个层次的俄制防空系统也是FSAF难以逾越的障碍!
虽然未来的演变存在着隐忧,但FSAF的发展已基本成熟,关键装备均已研制成功或者接近成功。不论未来是否能够全部顺利服役,FSAF都是一种设计概念优异的“欧洲牌”防空导弹家族。
为FSAF成立的欧洲导弹公司
20世纪80年代末期,法、意两国在决定合作发展FSAF计划后,即积极进行相关事宜,其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成立欧洲防空导弹公司。其历程如下:
… 1988年10月26日,法意两国签署FSAF的财务分配协定。
… 1989年6月9日,由法国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