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
成立于1946年3月21日,主要负责核武器的使用,管理美国庞大的轰炸机队伍和弹道导弹,远程战略侦察,司令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福特空军基地。受美国空军的管理,但听命于美国总统,只有总统才能命令其发射战略导弹和使用核弹。二战结束后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急需整编,在战时投向世界各地的作战飞机大多数返回美国本土,总数在34000架以上,美国陆军航空队为了合理处置这些作战飞机和飞行员,成立了战术空军司令部、战略空军司令部以及北美防空司令部。首任司令长官乔治&;#183;C&;#183;肯尼,成立后10天就接收了负责美国本国安全的大陆空军下属的10个重型轰炸机团,后来8个被解散,1947年9月16日美国空军正式成立,战略空军司令部实力急剧膨胀。美国空军研制的先进轰炸机大多先装备战略空军司令部,在冷战时期,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规模达到顶峰,下属有上千架的重型轰炸机和大量的弹道导弹。进入90年代后由于冷战结束,战略空军司令部逐渐冷落,1992年被撤销。
零距离发射
在弹道导弹投入使用前,运载大型核弹的只有战斗机或者轰炸机,但固定翼飞机有一个固有的缺点,必须有一个很大的机场和跑道,一旦跑道被炸毁,战斗机也就形同虚设,为此冷战初期,为了能在敌方第一轮攻击后进行有效的还击,美军开始了“零距离发射”试验,即在作战飞机机身加装大推力的助推火箭,使作战飞机能够无需跑道就能从卡车或者发射站内发射,最早的实验是1953年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的F…84G的发射,不过由于无法回收试验草草收场。1958年又进行了F…100的发射试验,加装的大型火箭助推器提供59吨的推力,能够在4秒钟内将重13吨的F…100以4G的加速度发射至120米的高度,能把飞机加速至450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在进行了14次的发射试验后开始进入实战状态,共改装了100架左右的F…100,德国空军也进行过类似的实验,采用F…104战斗机,不过并没有装备。前苏联也曾经用米格…19改装成SM…30进行零距离发射试验,不过也没有装备部队,因为除了美军不要求将发射后的飞机回收外,其他国家都要求发射后能将飞机回收,但发射后回收始终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255章挑战超级空中堡垒
   ⊙ 初入行伍
1942年2月末,一种新的战斗机被送到印度支那河内航空基地,由驻扎在这里的独立飞行第84中队接收。这种战斗机有着尖削的机首,较长的座舱、庞大的机身和两台发动机,这就是日本自行研制的二式复战(即双发战斗机的日本称呼)——屠龙。独立飞行第84中队是第一支装备该机的部队,随后分别在当年的3月、6月和8月,驻扎在本土柏基地的第5飞行战队,小月基地的第4飞行战队和加古川基地的第13飞行战队也开始装备这种战斗机。
最初,这种战斗机被应用于远程护航,所以广阔的南洋战线成为日军眼中理想的战场。1943年2月和5月,从第5飞行战队和第13飞行战队中抽调的,装备屠龙机的特别飞行中队抵达新几内亚的拉包尔,并于8月参加实战。
同年7月,第5飞行战队主力开赴新几内亚,驻扎在伊里安岛。9月21日,该飞行战队的屠龙式战斗机在卡伊群岛上空拦截美军无掩护的B…24轰炸机队。屠龙机飞行员山下美明大尉击落1架B…24。此役证明,在中高空的高度上,该机对于无掩护的B…24具备一定的威胁。
此后,第13飞行战队也被派往缅甸,与陆军第21飞行战队并肩迎击有战斗机护航的盟军轰炸机群。但是在对抗中,和诸多其他双发战斗机一样,机动性差的缺陷暴露无疑,与对方的护航战斗机对阵,时常因处于下风而无法接近主要攻击目标,引起飞行员的不满情绪。同时,日本军方高层也开始质疑这种战斗机的价值。然而,美军B…29的出现和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却改变了这种情况。
⊙ 初战小有斩获
1944年4月,美国成立了第20航空队,由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上将兼任司令,该航空队就是负责承担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该部队装备的是著名的B…29型四发远程战略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升限可达10241米,最大航速574公里/小时,不仅如此,还有12挺护卫机枪,简直就是一种巨型的空中堡垒。当月,第20航空队下属的第20轰炸机部队的第一批B—29由肯尼思&;#183;沃尔夫准将率领进驻印度加尔各答,在紧张的战前训练之后于6月15日实施代号为“马特霍恩”的首次空袭日本行动。B…29从加尔各答起飞,沿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进驻中国成都双流机场,加油挂弹后再次起飞,直扑九州。B…29的目标是占日本钢铁总产量24%的八幡钢铁厂。
在美军飞机飞越黄海时,被位于济州岛的防空警戒雷达发现,根据计算,美军飞机抵达九州时将是夜晚。当时,日本负责本土防空的陆军航空兵虽然已经根据陆军参谋次长的指示,成立了专门用于夜间拦截的第53飞行战队,以探照灯配合作战飞机,提供夜间射击指示,但是于5月27日获得指示的该部部署于关东,远水救不了近渴。而在九州一带只有驻扎在小月基地的第4飞行战队的屠龙式战斗机具备夜间拦截能力,所以只好孤军迎战。
不过,第4飞行战队属于战斗力比较充实的部队,拥有35架战斗机,其中25架可以出动。飞行员不仅基本配备齐全,在40名人员中具备500飞行小时以上的达到12人,而能承担夜间飞行任务的则达15人。他们的飞行训练是以缴获的美军B…17轰炸机为对象的,因此具备较好的拦截大型飞机的经验。
15日午夜,美军75架B…29(美军方面资料为68架)组成的机群从北面2000…3000米的高度接近目标,第4飞行战队立即起飞拦截,他们以少数飞机冲进B…29队形,另外4架在高空待机,一旦B…29机群防卫体系被打破,立即俯冲攻击。经过2小时的激战,日军公布取得击落6架,击伤7架的战果。激战中,木村定光准尉和出勇中尉表现相当活跃。前者是1938年飞行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留校担任四年助教,随后调到第4战队。他在空战中取得击落2架,击伤3架的出色战果。后者曾就读于少年飞行兵1期学习班,并参加过诺门坎空战,是一位有着相当空战经验的军官,他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确认击落1架,未确认击落1架的战绩。其余的战果来自于西尾半之进和藤本清太郎军曹。而第4飞行战队损失相当轻微,仅有1架战机中弹受伤,不过可以修复。应当说,初次战斗就取得这样的战果(虽然这些战果有夸大的嫌疑)是非常可观的。
⊙ 西方威胁的消失
7月7日夜,美军B…29再度前来空袭,以佐世保军港为目标。第4飞行战队仓促起飞拦截,由于天气恶劣,未能取得任何战果。
8月5日,一架B…29侦察型飞抵九州上空侦察,第4飞行战队的屠龙战机升空拦截,美军飞机向西逃离,屠龙机尾追将其击落(未得到美方资料确认)。然而侦察活动预示着美军将有大规模的行动。果然,在8月20日,有75架B…29前来空袭。这次美军飞机一改过去夜晚空袭的规律,大白天就直扑九州。虽然美军突然改变战术,让日本航空兵有点措手不及,不过这也提供了第4飞行战队一个机会,许多不能担任夜航任务的飞行员也可以驾机参战。
日军的战术也有了改进,他们的屠龙机首先集中全力攻击美军的带队长机,以期破坏B…29坚固的防御队形。日军的战术得逞了,美军带队长机和僚机被击落,导致队形混乱。日军众战机乘机撕破防御,大开杀戒。根据日军公布的战绩,第4飞行战队取得了确认击落9架,不确认击落8架,击伤17架的极大战果。其中最嚣张的是森本辰雄曹长,他因为击落3架,击伤4架获得了军方授予的感状。此外,在6月15日夜晚拦截中表现不俗的出勇中尉又击落2架B…29。
不过,由于是白天拦截,第4飞行战队的屠龙在B…29强大护卫火力面前也损失不菲。飞行战队队长小林公二大尉在击落2架B…29之后座机中弹,迫降着陆。第2中队长佐佐利夫大尉击落1架之后因座机中弹坠入对马海域,其在坠落前跳伞逃生。
从当年10月开始到次年1月,美军将空袭目标改为大村和长崎,由于这些地方不在第4飞行战队的作战区域之内,于是该战队与B…29的战斗告一段落。不过这些战斗在关键时刻证明了屠龙机的价值,因此日本军方开始为装备屠龙机的战队进行必要的补充,并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