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4年7月,设计图纸通过造船工业协会****和海军的联合审查,但是其首艇却只能在没有新型声纳、战斗信息管理系统和导航系统的情况下建造,因为这些系统太复杂,研制单位尚未将其完善。
列宁格勒苏达米赫船厂和另一个列宁斯基&;#183;索尔莫沃造船厂被选择来建造这一型潜艇。该级潜艇的首艇K…254号于1976年5月7日下水,第二年的12月28日开始接收。该级潜艇的最后一艘K448号是671RTMK型,它于1992年进入俄罗斯海军服役。维克托III级核动力潜艇是维克托家族建造最多的一级,两个造船厂各自造了13条!
◎ 维克托的“伶牙利齿”
各级维克托级核潜艇都装备了当时苏联最好的重型鱼雷。维克托I装备了SET—53型重型鱼雷。该鱼雷是苏联红海军第一型直径533毫米的重型潜用反潜鱼雷,1958年服役,它长7。8米,重1480公斤,采用酸铅电池作动力,航速23节,航程8000米,声自导系统的作用距离600米。由于其航速太低,还不如美国海军早期的 “鹦鹉螺”号核潜艇(航速25节),因此其服役后不久就被经过改进的SET…53M所取代。SET…53M的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用了银锌电池作动力,航速提高到了29节,航程增加到了14000米。基本****当时的反潜需要。
1965年,苏联红海军新一代主/被动声自导鱼雷SET…65投入使用,它装备了维克托II级核潜艇。该鱼雷长7。8米,重1740公斤,采用银锌电池作动力,为了能有效打击美国海军第一代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SET…65鱼雷的航速提高到了40节,航程增加到16000米,声自导系统的作用距离也达到了800米。
1969年,苏联红海军第一代线导+主被/动联合声自导的反潜鱼雷TEST…68交付海军使用。该型鱼雷的航速29节,航深200米。估计此型鱼雷也装备一些维克托级核潜艇。
1971年,苏联红海军新一代潜用重型反潜鱼雷TEST…71装备核潜艇,这种鱼雷直径650毫米,长7。9米,重1750公斤,采用线导+主/被动联合声自导和银锌电池作动力,航速高达40节,航程达15000米,作战深度超过400米,TEST…71采用了电动力和气幕降噪等当时较为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对付美国鲟鱼级和洛杉基级核潜艇。该型鱼雷装备维克托II和维克托III级核潜艇。
最令美国人头痛的鱼雷是维克托III级核潜艇装备的VA…III高速鱼雷。1977年,苏联红海军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VA…III风暴高速鱼雷交付使用,这是一种超空泡鱼雷。该鱼雷无制导系统,采用直航攻击弹道,航速高达200节,射程15000米。当时维克托III级核潜艇的噪声已降到了135分贝左右,因此能保证其隐蔽进入距对方潜艇很近的范围内展开进攻。而在如此近的距离内发射VA…III风暴高速鱼雷,对方潜艇根本来不及规避。
除了用于反潜反舰的鱼雷外,维克托家族也可以装备多种导弹。SS…N…15是一种由533毫米鱼雷管发射反舰/反潜导弹,类似美国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其战斗部可以是10…20千吨级的核战斗部或者轻型鱼雷。采用鱼雷作战斗部的反潜型由水下发射,钻出水面后采用惯性制导飞向目标,当临近目标时其鱼雷战斗部脱离,采用自寻的方式攻击敌潜艇,苏联称其为火箭助推鱼雷。其反舰射程为37…45公里,反潜射程为45…50公里。SS…N…16则是一种由65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的反舰/反潜导弹,可以认为是SS…N…15的改进型。其反潜型战斗部为一个Type…40鱼雷或者10千吨级的核战斗部,射程在100公里左右。此外,西方认为维克托III级的后期型号上还装备了采用65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的SS…N…21和SS…N…22两种导弹,前者是一种巡航导弹,苏联编号为Kh…55/Kh…65,它采用惯性加地形匹配制导,采用尾部吊挂的涡扇发动机推进,最大射程达到2500到3000公里。而SS…N…22则是大家熟知的装于现代级驱逐舰上的反舰导弹的潜射版。
◎ 不露面的主角
1985年5月29日到7月1日,苏联红海军在“农庄海滩”以北的广阔海域实施了代号为“左舷”的大规模的联合演习。其目的主要是在北约弹道导弹核潜艇和多用途核动力潜艇的巡逻区域内展示实力,并研练反潜战术战法。隶属北方舰队的5艘维克托级核潜艇参加了行动(分别是维克托I级的K…147、维克托II级的K…488和维克托III级的K…299、K…324、K…502)。
此时,美国海军当然不会错过侦察并试探苏联潜艇的天赐良机。美国海军迅速展开了积极的猎潜行动,但是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在整个行动期间,只有在噪音方面有缺陷的维克托II级的K…488号潜艇短时被北约的反潜力量跟踪,除此之外美军一无所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潜艇却满载而归。此次苏联核潜艇所有的任务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一对一地跟踪美国海军的战略导弹核潜艇。K…324号核潜艇就曾经3次跟踪上美国核潜艇,累计时间达到28小时。K…147号曾经用被动声纳等设备监视并跟踪了美国一艘西蒙&;#183;包里沃号(拉菲特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长达6天,而美方潜艇对此全然不知。此次演习不仅使苏联潜艇了解了美国潜艇的噪音特性,更演练了突破反潜网的战术。
两年后的1987年3月到6月间,在当时的苏联红海军新任司令乌莱迪米&;#183;车尼温海军上将的指挥下,苏联核潜艇再次展开了代号为“阿托那”的演习,这次演习的目的同上次相同。(演习区域位于大西洋的马尾海域)。这次苏联红海军同样派出5艘维克托级核潜艇参加行动, 它们分别是K…244、K…255、K…298、K…299、K…324、K…524,这次全部是北方舰队的维克托III级核潜艇。这些潜艇鱼贯离开了位于巴伦支海的基地,直奔大西洋。不过它们可不是孤军深入,与此同时,数量不少的苏联反潜飞机起飞配合,另外两艘装备拖曳阵列声纳的科洛格夫级侦察船也配合行动进行支援。
此时北约的反潜网也在高度关注着苏联潜艇的动向。开始,美国的反潜侦察系统能够轻易探测到高速航行的苏联潜艇,但是当它们突破一艘北约核潜艇的拦截防线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起初,美军指挥官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觉得这群潜艇早晚会被发现的。但是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苏联潜艇仍然不知去向。这时美军指挥官才感觉不妙,毕竟这些来意不明但绝对是不怀好意的苏俄潜艇在自己的“辖区”内秘密活动。此刻,美军不得不动用大西洋舰队所有的反潜力量,包括P…3反潜巡逻机、多艘攻击型核潜艇(包括那艘被“突破”的)、3个水面战斗群和三艘“声学研究船”,英国海军后来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但是仍然无法找到苏联的维克托级潜艇。直到8个月后美国人才在马尾海附近发现了苏联核潜艇的踪迹。这次行动也说明,即便是噪音达到135分贝的维克托III 也足以穿破世界上最强大的反潜网。
◎ 越洋航行
维克托级核潜艇经常在北冰洋冰盖下的广阔海域内巡弋,以寻找可能出现的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1971年,在北冰洋执行任务的K…149号潜艇在冰层下活动了30多天。1977年,另一艘该级潜艇K…481号也在同一海域的冰层下巡逻了28天。
然而,在冰层下最为复杂艰难的航程是由上校指挥官维拉迪米尔&;#183;普罗托朴普夫指挥的K…524号完成的(K…524号是一艘维克托III级潜艇,美方资料称其1989年服役,与俄方材料有所出入)。1985年,这艘潜艇从北冰洋驶往大西洋,但是为了不进入北约潜艇的拦截线,它们选择了一条从没有走过的航线:从格林兰岛东北部穿过。
潜艇首先通过了法兰西约瑟夫地海峡,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第一次从水下,或者说冰层下面穿越法兰西约瑟夫地海峡。可以说这是一次开辟航线之旅,海峡内的很多情况都不是很清楚,这是相当危险的。潜艇先进入了林肯海,穿过了狭窄而又很浅的罗宾逊海峡和肯尼迪海峡,它们分别位于格凌兰岛与格兰德和格里娜之间,穿过加纳湾一侧然后通过史密斯海峡进入位于格凌兰岛和加拿大的巴芬岛之间的巴芬湾。
这简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航线,航线上有大量的冰山和对航海威胁很大的暗礁,稍有不甚或许真的要搭上潜艇艇员的性命了。后来这艘艇的艇长说:“在巴芬海,没有安全深度,我们只能用声纳的规避模式,并且通过声纳操纵员的报告来进行导航航行。”最后,苏联潜艇毫发未损而又悄无声息的进入了大西洋,在这里它发现了美国的航母,并进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