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察哨发来情报,“敌军飞机逼近”。所有的船只立即停止卸载,退出海湾,部署防空事宜。当日军飞机12时30分飞临的时候,船队以高超的机动和猛烈的防空火力躲过了第一波攻击,但是在第二波攻击中,有2艘船被击伤。在8分钟的袭击里,“海伦娜”号丝毫未受伤,整个编队一共击落了8架日机。
击退日机之后,船队重新开始卸载,但是一时间有大量来自己方巡逻飞机的情报涌入了编队指挥部。这些情报显示,海上有一支强大的日本舰队(约2艘战舰或重巡,1艘轻巡,6艘驱逐舰),并且在编成内没有运输船。由此可以知道,这支部队纯粹是为了进攻。随后又发现了日军航母2艘和驱逐舰2艘。种种迹象表明,日军将于夜晚进入铁底湾,破坏机场或者袭击运输船只。虽然此刻运输物品已经卸载了90%,但是为了保证运输船队的安全,此次行动的总指挥特纳海军少将决定,卡拉汉少将和斯科特少将的护卫队先掩护运输编队离开瓜岛水域,然后再返回铁底湾,杀一个回马枪,挫败日本舰队的企图。
12日夜晚,美军护卫队在将运输队护送到安全水域之后返回了铁底湾。包括“海伦娜”号在内的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排成单列纵队,自东向西沿瓜岛海岸前进。23时,日军的炮击舰队(包括“比睿”号、“雾岛”号2艘战列舰和1艘轻巡,14艘驱逐舰组成)也抵达萨沃岛南水道。除3艘驱逐舰留在萨沃岛以西警戒,其余的以1艘轻巡和11艘驱逐舰组成伞形警戒幕(前卫),而2艘战舰跟随其后,从南水道进入瓜岛以北,自西向东航行。
随着相向双方不断接近,1时23分,装备SG雷达的“海伦娜”号又一次首先发现敌人。1分钟后,舰上雷达官报告:“发现大型不明舰只,方位320,距离32000码”。1时25分,“海伦娜”号上的雷达操作员再度报告说:“雷达发现船只,方位310,距离31900码。”6分钟后,“海伦娜”号又报告“敌3艘舰只,方位312,距离26000码。”随后,补充报告,“航向107,速度大约23节。”但是“海伦娜”号这一系列报告在短时间里让卡拉汉无法判断清楚敌情,因为他一直在试图确定他的军舰如何穿越敌舰队的“T”字横头。在浪费了宝贵的时机之后,美军舰队向右转向,以抢占“T”字横头阵位,但是美军打头驱逐舰“库欣”号发现3000米处有目标而紧急左转,导致后续舰队形一片混乱。几乎同时,美军舰队也被日军发现。
本来,美军尽管队形不佳,可是毕竟先发现敌舰,占有先机,然而不幸的是,卡拉汉少将的旗舰“旧金山”号装备的雷达陈旧,性能欠佳,所以他不得不通过报话机与“海伦娜”号联系,以获得敌情报告。由于在旗舰上,听取报告和下达命令共用一部报话机,因此干扰很大,影响了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决策速度,给予了日军可乘之机,使得“海伦娜”号的信息战术优势被白白浪费掉了。
1时50分,双方几乎同时开火。这时美军舰队已经闯入了日军队列之中,两边都是日本军舰,在极短的时间内,所有的军舰混成一团。此时,“海伦娜”号接到卡拉汉少将一个愚蠢的命令,要求奇数舰向右侧射击,偶数舰向左侧射击。这个命令导致好几艘美军军舰只能挨打,无法还手或者找不到敌舰却误伤友舰。但是作为编队中的第8艘的“海伦娜”号却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舰上的雷达一直在追踪先前发现的目标,所以在混战中它成功地避开了受伤的友舰。它尽自己的能力实施机动,不断地全速…停车…全速,而同时舰上的水兵焦急地看着6英寸大炮以最快的速度旋转向敌人的位置,炮口对准了那些敌舰。
当射击命令下达的时候,“海伦娜”号打开了探照灯,罩住了近处的一个目标。就在开灯的瞬间,舰上的15门6英寸大炮开始怒吼了,它以每门每分钟17发的超高速发射(这比理论值每分钟要高7发)。这个速度持续发射了超过2分钟,直到目标开始猛烈燃烧。根据舰上军官的识别,这个目标象日本的“晓”号驱逐舰。另外,根据这艘燃烧军舰发出的光照亮海面后的观察,早先SG雷达对敌人位置的判断基本是正确的。
“海伦娜”号不仅表现英勇,它的运气也不错。相对位置偏后的它并未遭到日军集中火力的射击,仅零星得挨了少量炮弹。其中一发炮弹贯穿了前烟囱,一发打坏了探照灯台的支架,还有一发击中了扇状舰艉的水上飞机起重机,这些都不是重要部位。而在它之前的3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非沉即伤。当日军朝美军舰队射雷时,它又未受威胁,在它身后的“朱诺”号轻巡则被日军发射的鱼雷命中锅炉舱而丧失战斗力。
战斗在持续短短24分钟后结束,日本舰队首先撤出战场,遭受重创的美军舰队也无力追击。“海伦娜”号掩护失去战斗力的“旧金山”号和“朱诺”号退出了战场。是役,美军沉没1艘轻巡,4艘驱逐舰,另有2艘重巡,1艘轻巡丧失战斗力,2艘驱逐舰重创,卡拉汉少将和斯科特少将均战死。日军则沉没2艘驱逐舰,1艘战列舰丧失战斗力,1艘轻巡和3艘驱逐舰受创。虽然美军损失惨重,但是破坏了日军炮击亨德森机场的企图,还迫使日军增援船团返航,有力地支援了瓜岛作战的美军,而“海伦娜”号的优异表现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璀璨的亮点。
⊙ 新乔治亚岛争夺
时隔不久,“海伦娜”号就获得了为瓜岛海战牺牲战友复仇的机会。1943年1月4日,它被编入了新的第67特混编队(3艘美国轻巡,1艘新西兰轻巡,5艘驱逐舰),在瓦尔登&;#183;L&;#183;安斯沃思海军少将的率领下,参加了对新乔治亚岛日军据点的炮击行动。5日,它的6英寸大炮射击了蒙达,摧毁了日军的一批补给品仓库和海岸炮位。23日,“海伦娜”号第二次随编队出发,炮击科隆班加拉岛和新乔治亚岛的斯坦摩尔地区。
接下来的整个2月,它就一直在瓜岛水域巡逻和掩护运输舰队。2月11日在科拉海,它携带的1架水上飞机配合“弗莱彻”号驱逐舰(DD…445)将日军吕…102号潜艇击沉于南纬14度15分,东经161度59分的水域。
2月中旬,它所在的编队进行了重组,并被命名为第18特混编队。随后,“海伦娜”号抵达澳大利亚悉尼,进行短期检修,并于3月返回圣埃斯皮里图岛基地。刚回到一线,它就参与了新的行动。4月4日,第18特混编队出海执行掩护在所罗门槽海的扫雷编队的任务。6日,完成任务后离开海区,于7日返回图拉吉军港。
6月,第9巡洋舰分队恢复,以安斯沃思少将出任分队司令,“海伦娜”号第二次被编入该部。美军又以这支部队为基干组成第36特混编队第1分队(以下简称TG36。1),归安斯沃思指挥,准备掩护新乔治亚岛的登陆。7月3日,登陆正式实施,它所在的TG36。1(包括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担负掩护船团安全抵达莱斯湾和登陆火力支援的任务。4日午夜,运输船团(7艘快速运输船,运载美军2个步兵团和陆战团部分兵力共2600人)在TG36。1的掩护下出现在新乔治亚岛的莱斯湾。从午夜开始,“海伦娜”号和友舰一起对滩头实施火力准备,而美军登陆部队乘着夜色开始冲击,天亮后全部登陆。美军舰艇继续实施火力支援,并炮击了附近的巴洛科和韦拉两地的日军阵地。之后,顺利完成任务的“海伦娜”号和友舰一起经新乔治亚海峡于下午15时左右返回图拉吉港。
⊙ 库拉湾余梦
7月5日,得知美军在莱斯湾登陆的消息,日军从第11、22、24、30驱逐队组织10艘驱逐舰分成2支运输队和1支掩护队运载陆军部队2400名、物资180吨,在第3水雷战队司令秋山辉男少将的指挥下,增援新乔治亚岛的守军。日军在集结中就被美军发觉,因此美军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立即下令刚返回图拉吉的TG36。1重新开赴战区,截击日军编队。
当晚,“海伦娜”号和2艘轻巡,4艘驱逐舰在安斯沃思少将的指挥下出航,并以29节的高速穿越新乔治亚海峡。当日接近午夜时分,“海伦娜”号所在的编队抵达了新乔治亚岛西北角,开始进入库拉湾。整支编队航速降低到25节,搜索前进。
此时,日军编队已经在22时左右先于美军编队进入库拉湾。除第1运输队前往韦拉湾卸载之外,掩护队和第2运输队返回湾口警戒。23时40分,“海伦娜”号的的雷达发现了向湾口开进的日军编队,立即报告。安斯沃思少将立即指挥编队向西北航行,企图插到日编队前方,抢先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