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0步兵师
I。 Armeekorps:
第1军:
132。 Infantriedivision
第132步兵师
225。 Infantriedivision
第225步兵师
II。 Armeekorps:
第2军:
87。 Infantriedivision
第87步兵师
263。 Infantriedivision
第263步兵师
126。 Infantriedivision
第126步兵师
563。 Volksgrenadierdivision
第563国民掷弹兵师
L。 Armeekorps:
第50军:
290。 Infantriedivision
第290步兵师
11。 Infantriedivision
第11步兵师
16。 Armee:
第16集团军
下辖:
Reserven:
集团军后备力量:
Kurland Brigade
“库兰”旅
XXXVIII。 Panzerkorps:
第38装甲军:
329。 Infantriedivision
第329步兵师
122。 Infantriedivision
第122步兵师
VI。 SS Freiwilligenkorps:
SS第6志愿军:
19。 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SS第19武装掷弹兵师
24。 Infantriedivision
第24步兵师
12。 Panzerdivision
第12装甲师
XVI。 Armeekorps:
第16军:
218。 Infantriedivision
第218步兵师
Kampfgruppe Barth
“巴特”战斗群
21 Luftwaffe…Felddivisions HQ
第21空军野战师师部
205。 Infantriedivision
第205步兵师
81。 Infantriedivision
第81步兵师
300。 Infantriedivisions HQ
第300步兵师师部
Kommandeur Nord…Kurland:
北库兰指挥部:
K&;#252;sten…Kommandant (Ostabschnitt)
边境指挥部(东部地段)
207。 Sicherungsdivisions HQ
第207防卫师师部
K&;#252;sten…Kommandanten (Abschnitt Nord
und Nordwest)
边境指挥部(北部和西北部地段)
Festungskommandant Windau
温道要塞指挥部
1945年4月12日德军武装力量序列表……“维斯杜拉”集团军群
Heeresgreuppe Weichsel:
Generaloberst Gotthard Heinrici
“维斯杜拉”集团军群
(哥特哈德。海因里奇大将)
Oberkommando des Heeres…Reserven:
陆军最高统帅部后备力量
下辖:
Heeresgruppe H (nur HQ und Stab)
H集团军群(仅指挥部和参谋部)
Stab der 4。 Armee
第4集团军参谋部
18。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18装甲掷弹兵师
Reserven:
集团军群后备力量:
Baltische Panzerformation
波罗的海装甲编队
156。 Infantriedivision
第156步兵师
227。 Infantriedivisions HQ
第227步兵师师部
20。 Luftwaffendivision
第20空军野战师
541。 Volksgrenadierdivision
第541国民掷弹兵师
9。Armee:
第9集团军
下辖:
Reserven:
集团军后备力量:
LVI。 Panzerkorps:
第56装甲军
25。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25装甲掷弹兵师
Panzerdivision M&;#252;nchenberg
“慕钦堡”装甲师
286。 Ausbildungsdivision
第286编制(后备)师
600。 Infantriedivision (russisch)
第600步兵师(俄国人)
V。 SS Gebirgskorps:
SS第5山地军:
391。 Infantriedivisions HQ
第391步兵师师部
32。 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30 Januar
SS第32“1月30日”志愿掷弹兵师
Divisions HQ R&;amp;auml;gener
拉格纳师师部
Verb&;amp;auml;nde der Festung Frankfurt
法兰克福要塞联队
XI。 SS。 Armeekorps:
SS第11军:
702。 Infantriedivision
第702步兵师
169。 Infantriedivision
第169步兵师
303。 Infantriedivision
第303步兵师
20。 Panzergrenadierdivision
第20装甲掷弹兵师
9。 Fallschrimj&;amp;auml;gerdivision
第9伞兵师
Panzergruppe Kurmark
“库马”装甲群
LLI。 Armeekorps:
第101军:
Infantriedivison Gro&;amp;szlig;berlin
“大柏林”步兵师
606。 Infantriedivisions HQ
第606步兵师师部
5。 J&;amp;auml;gerdivision
第5来福枪兵师
3。 Panzerarmee:
第3装甲集团军
下辖:
Reserven:
集团军后备力量:
III。 SS Panzerkorps:
SS第3装甲军:
11。 SS 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SS第1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23。 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ederland
SS第23“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28。 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Wallonien(auf dem Weg)
SS第28“华隆”志愿掷弹兵师(正在行进途中)
XXXXVI。 Panzerkorps:
第46装甲军:
1。 Marine Infantriedivison
第1海军步兵师
547。 Volksgrenadierdivision
第547国民掷弹兵师
Oder Korps:
“奥得河”军:
Kampfgruppe Klosseck
“克罗瑟克”战斗群
610。 Infantriedivision
第610步兵师
XXXII。 Armeekorps:
第32军:
281。 Infantriedivison
第281步兵师
Truppen der Festung Stettin
“斯特丁”要塞部队
549。 Volksgrenadierdivision
第549国民掷弹兵师
Kampfgruppe Voigt
“沃格特”战斗群
Verteidigungsbereich Swinem&;#252;nde:
斯维慕德防御区
下辖:
3。 Marine Infantriedivison
第3海军步兵师
Marinekommando Swinem&;#252;nde
“斯维慕德”海军指挥部
402。 Ausbildungsdivision
第402(后备)
第139章第三帝国坦克
德国I号坦克
1931年,德军中的一些将领如海因里希。古得里安等,意识到建立装甲部队的重要性,以及需要一种轻型坦克来培训将来的装甲师作战人员。因此,在1932年德军向主要的公司提供了一种轻型坦克(5吨)的规格说明。设计者的主要经验来源于早期的一些“秘密”项目和与瑞典Lansverk公司的合作计划。
1933年,开始发展一种4——7吨的装甲车辆,为了不违反凡尔塞和约,计划被伪装为一种农用拖拉机的设计。通过竞争,Krupp公司的设计(LKA 1)被选中。该设计源于英国的MK。IV小型坦克底盘,德国在1932年从苏联秘密的得到了两辆该型坦克。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德国与苏联在苏联的卡马河附近密切的合作发展装甲车辆。苏联在1929年从英国购买了两辆MK。IV坦克,并以其为基础发展了T…27坦克。Krupp的设计又做了适当的修改,在1933年夏,生产了五辆LaS底盘用于测试。随后,为其安装了炮塔。
1933年德军重整军备时,急需一种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且适合训练用的坦克以供新成利的装甲部队进行训练并从中吸取经验。 德国埃森( Essen) 和克虏伯 (Krupp) 兵工厂便及时提供了一种符合要求的LK…B1的原型车。此车受英国维克斯 (Vickers)六顿坦克影响甚大, 故外型上有多处象似。1934年2月三日完成第一次试车后,德国陆军即定购150辆,定其型号为 Pzkpfw I Model A。改进后的Model B型推出后; 德国陆军部再次大批定购(2000)辆。至1935年10月,三个装备I号坦克的德军装甲师组建完毕。一号坦克是一种小型的双人坦克,即使以当时的观点去评价,它也无法符合最基本的坦克设计原则。车身装甲极薄,且有许多开口,缝隙和接合处,使得这种坦克很不经打。引擎的马力也不足且又采用连杆式减震系统,这又使得该型坦克的机动型不甚了了。由于车身尺寸被尽可能地缩小,使得乘员待在里面很不舒服。驾驶员由车旁边的舱门爬进去,而车长则从炮塔上方进入。由于在舱盖合上的情况下,车长的视野非常糟,故车长通常都要将半个身体完全暴露在外面,这是极其危险的。不过,大多数的一号B型坦克已用无线电联络,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当时许多国家的坦克之间都靠手势和旗语联络,甚至连在卫国战争初期的很多T-34/76坦克分队都是如此)。
在1934年2月的进一步测试中,改进了LKA 1(LaS)的设计,命名为PzKpfw I Ausf A,在4月投入了生产,并生产了15辆,古德里安向希特勒展示了这些坦克。1934年,一辆PzKpfw I Ausf A的样车卖给了匈牙利。1942年,匈牙利可能又购买了几辆用于训练。也有少量出口到芬兰。该坦克也装备了克罗地亚军队。
I号坦克首次在实战中登场是在1936——38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大约100辆(Ausf A/B)型坦克随“秃鹰军团”和佛朗戈的军队作战。但实战中发现它远非T…26和BT…5的对手。部分坦克被缴获,并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