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战中装备的主要轻机枪,军队称号为DP机枪,国际轻武器界一般通称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该枪全长1270毫米,枪管长605毫米,枪管内有4条右旋膛线,火线高276毫米,全枪质量(不含弹盘)为9。1公斤,质量仍嫌太大。该枪为前冲击发模式的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机构为中间零件型闭锁卡铁撑开式(欲称鱼鳃撑板式),闭锁时靠枪机框复进将左右两块卡铁撑开,锁住枪机;采用弹盘供弹,弹盘由上下两盘合拢构成,上盘靠弹簧使其回转,不断将弹送至进弹口,该弹盘可容弹47发,平放在枪身的上方。发射机构只能进行连发射击,有经常性的手动保险。枪管与机匣采用固定式联接,不能随时更换。枪管外有护筒,下方有活塞筒,内装活塞和复进簧。枪身的前下方装有两脚架。该枪瞄准装置由柱形准星和带V形缺口照门的弧形表尺组成。准星上下左右均能调整,两侧有护翼。表尺也有护翼,该护翼兼作弹盘卡笋的拉手。枪的表面宽大而平滑,不管弄得多脏,对射击性能也不会有多大影响。DP机枪是一挺操作极其简单,动作十分可靠的机枪,该枪发射M1908 R型7。62毫米带底缘枪弹,枪口初速840米/秒,最大射程3000米,表尺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800米,理论射速600发/分,战斗射速80~90发/分。
在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伴随苏联红军参加了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得到士兵们的赞誉,号称是德国MG42机枪的“克星”。德国人将缴获的大量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改称MGl20(r)型轻机枪,转给仆从国军队和“俄罗斯解放军”使用。不过与战场上缴获的ZB…26、MG34/42等西欧先进机枪比起来,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连续射击后会因枪管发热致使枪管下方的复进簧受热而改变性能,影响武器的正常工作,且前重后轻,所以不太适用于腰际射击或运动中射击。
1944年苏联又开发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改进型,称DPM机枪,但仍采用弹盘供弹,但是在机匣后端配用弹簧缓冲器,加装厚管壁重型枪管,并采用可长时间射击的金属弹链。捷格加廖夫系列轻机枪的其他变型枪还有DA航空机枪、DA…2双管航空机枪、DT坦克机枪、DTM改进型坦克机枪等。整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家族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淘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相继三次对华提供军火贷款,在双方1938年3月11日签订的第二笔合同中,政府向苏联采购了500挺托卡列夫&;#183;马克沁和1100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前者单价180美元,后者单价为225美元,均远低于当时国际市场价格,它们及时补充了在1937年淞沪抗战期间损失惨重的中国军队,在持续整个1938年的武汉大会战中沉重打击了日寇,据日本随军记者事后回忆,中国军队的苏制机枪威力明显盖过日军使用的老式机枪。
1943年,苏联受德军装备7。92毫米口径短弹的刺激,发展出M…43式7。62&;#215;39毫米中间型枪弹,作为新形势的适应,捷格加廖夫开发出RPD轻机枪,二次大战后正式装备苏军,以代替DP轻机枪,该枪有多种改进型,但改动都不太大。RPD轻机枪结构简单紧凑,质量较小,使用和携带较为方便,全枪质量(不含弹链盒)7。1公斤,枪架质量0。52公斤,全枪长1037毫米,枪管长521毫米,内有4条右旋膛线,火线高330毫米。
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机构基本由DP轻机枪改进而成,属中间零件型闭锁卡铁撑开式,借助枪机框击铁的闭锁斜面撞开闭锁片实现闭锁。采用弹链供弹,供弹机构由大/小杠杆、拨弹滑板、拨弹机、阻弹板、脱弹片、定弹器、受弹器座等组成。一次输弹,一次进弹。供弹较平稳,但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弹链装在弹链盒内,弹链盒挂在机枪的下方。整装式弹链是金属的,链节由上面打开。每个链节由金属弹簧连接在一起。弹链上装弹50发,但也可以通过交错装弹而连接更多的弹链。装弹链时,先打开受弹器盖,装好后,再关上,这样,弹链就被定位在枪机上方了。弹链也可以放在弹鼓里,将弹鼓插到机匣下方的一个导槽里固定住。击发机构属平移击锤式,机框复进到位时由击铁撞击击针。发射机构只能进行连发射击。该枪瞄准装置由圆柱形准星和弧形表尺组成,准星可上下左右调整,两侧有护翼,表尺有U形缺口照门,表尺板上刻有10个分划,每个分划代表100米距离,同时设有横表尺用以修正方向,转动移动螺杆可使照门左右移动。
该枪发射M…43式中间型枪弹,枪口初速735米/秒,最大射程2000米,表尺射程1000米,有效射程800米,战斗射速150发/分,理论射速700发/分。枪管是固定的,经过长时间连发射击以后,枪管会由于过热而“自爆”。RPD轻机枪上有3位置气体调节器,根据武器使用状况,如受到污染时,可用气体调节器调节气体压力。
RPD大量生产后成了苏军及其卫星国军队的制式机枪,中国也引进该枪并进行仿制生产,1956年定型,因此称为56式机枪。该枪曾大量装备部队,参加过中印边境战争,实战表现优于印军的布伦机枪;1962~1963年经改进设计定型56…1式,是中国迄今为止装备时间最长、装备量最大的一种机枪。
“软目标”打击能手:DShK…38/46
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使用的T…34中型坦克和KV、JS系列重型坦克是世所共知的“胜利武器”,可当时人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这些“胜利武器”身上的某些“器官”却比母体更具有生命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DShK…38/46重机枪。
1938年,根据苏联国防委员会的指令,捷格加廖夫将1934年式DT坦克机枪和施巴金设计的转鼓形供弹机组合而成的,研制出DShK…38式大口径机枪,因转鼓式弹链供弹机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捷格加廖夫于1946年放弃转鼓供弹机,改用DP…46式机枪上的往复式供弹机构,改进后的机枪称为DShK…38/46式大口径机枪。该枪改装在坦克上时称为DShKT机枪。该枪主要用于对付低空低速飞机、轻型装甲车辆和有生目标,是非常致命的杀伤武器。
DShK…38/46重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方式为卡铁撑开式,依靠枪机框上的闭锁斜面,使枪机的机尾下降,完成闭锁动作。供弹机构为转轮式,当转轮在枪机框的带动下转动时,枪弹在转轮内同时产生旋转和直线运动,在每一发射击过程中,同时有10发枪弹参与运动,而每发弹的运动行程为全行程的1/10,从而为高射速状态下平稳供弹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了提高射速,还采取了如下措施:增加缓冲簧力;增加复进速度;在弹膛部分开槽以减小抽壳阻力;运动接触面间增加滚轮以减小运动阻力、增大活动部分运动速度等等。该枪发射苏联生产的12。7毫米穿甲弹、穿甲燃烧弹以及穿甲燃烧曳光弹,全枪重180公斤(含防盾),枪身重35。7公斤,枪身上设置有散热片,枪架重(不含防盾)102公斤,全枪长1。588米,射弹初速为860米/秒,最大射程7000米,表尺射程3500米,一般使用50发弹链供弹具。
DShK…38/46重机枪列装后,尽管有官兵讨厌这种难于机动的“铁疙瘩”,但因其主要安装在装甲车辆上使用,射击稳定、射程远、威力大的优点体现得更加完美,在1941~1943年间一直是苏联坦克兵打击纳粹德军半履带车辆、低空侦察机乃至内河渡船的“拿手好戏”。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DShK…38/46重机枪也不断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出现,越南战争期间,南越游击队运用经过功能简化的DShK…38/46重机枪打下数以百计的美伪军直升机;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期间,阿富汗“圣战者”将缴获的DShK…38/46重机枪安置在山谷隘口,通过“守株待兔”的方式击毁苏军的米…24武装直升机,令DShK…38/46重机枪的“娘家人”始料未及;DShK…38/46重机枪最近一次的精彩表演出现在索马里,1993年10月3日美军特种部队在索马里进行抓捕当地军阀艾迪德的行动,结果遭到伏击,索马里民兵将数十挺DShK…38/46重机枪架在丰田皮卡上,虽然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只会操起枪来乱扫一通,连发精度比较差,但这种“群众性火力”相当密集,多架运送美军的黑鹰直升机和轻武装的OH…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