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3年1月12日清晨,一尊尊威武雄壮的“马兰特”炮和“喀秋莎”火箭炮正在瞄向涅瓦河对岸的德军前沿阵地。当阳光刚刚穿过薄薄的云层,2000多门火炮和追击炮就一齐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打破了严冬的沉寂,向着敌人的阵地喷吐了万丈怒火。
这是为了突破德军围困,苏军所实施“火花”战役复仇的怒吼。
1943年1月18日夜晚,当列宁格勒人从莫斯科电台播送的最后新闻节目中突然听到播音员以激动的声调大声宣告:“封锁线突破了!”“列宁格勒解围了!”这一期待已久的胜利喜讯使人们顿时热泪盈眶,奔走相告,甚至不顾外面正在下着的鹅毛大雪,一个个都兴奋得像个孩子一般跑出屋外。“红军会师了!”“乌拉!列宁格勒!”“乌拉!斯大林!”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每一幢房子外面都被挂上镰刀锤子旗,以至到了第二天清晨,整个列宁格勒城到处都闪耀着迎风招展的红旗,显得格外夺目动人。
继“火花”战役突破德军围困之后,1944年1月14日,列宁格勒人民盼望已久的大反攻又开始了。经过二周的激烈作战,苏军取得了重大胜利。1944年1月27日,这是列宁格勒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天,尽管这一天是个三九严寒的阴冷日子。因为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正是在这一天晚上的祝捷大会上庄严宣布:“列宁格勒城现在已经从敌人的包围中,从敌人的野蛮炮击中获得了彻底解放。”列宁格勒人民终于取得了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历时长达900天之久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虽因冻饿致死64万余人,被德军空袭和炮击致死2。1万人,但是这场保卫战不仅坚定了苏联人民抵抗德国法西斯的斗志,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而且还消耗了法西斯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把兵力雄厚的“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在西北战场上,从而为苏军取得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地的辉煌胜利,为世界人民最终战胜法西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特别是在被围困期间列宁格勒军民所建树的英雄业绩,更是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甚至就连英国的《旗帜晚报》也发出这样的称颂:“列宁格勒的抵抗乃是人类在经受不可思议的考验中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榜样。在世界历史上也许再也不能找到某种类似列宁格勒的抵抗。”列宁格勒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不仅是“生命之路”的奇迹,更是20世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第103章德国空降兵的坟场
   1940年10月7日,意大利经由阿尔巴尼亚入侵希腊,遭遇到恶劣的天气,战略上也有缺陷,而且还意外的遭到重新部署妥当的希腊部队的顽强抵抗。希特勒与他的参谋都乐观的以为意大利部队可以顺利夺下希腊最重要的据点—沿南部边界上的以及克里特岛上的据点。却未料到意大利部队仍然停留在阿尔巴尼亚。意大利未能及时攻克克里特岛是一个“战略错误”,致使英国得以在1940年11月1日抢先占领该岛,从而危及意大利于北非之间的交通线,并让希腊的补给品得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埃及。因此,希特勒被迫出兵援助被围困在希腊的意大利部队。“巴巴罗萨”(Barbarosa)作战计划(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也因此被推延。在这一段时间里,克里特岛成为英国在巴尔干半岛作战的一个主要补给基地,其后英军战败时,克里特又成为英国从希腊南部撤离部队的收容站。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希特勒只有出兵占领克里特。
希特勒改变决定 
克里特岛是一处战略要地,只要英国控制该岛,盟军便能在地中海东面拥有海空优势。盟军可以将该岛用来作为沿巴尔干半岛海岸发动攻击的跳板。英国在岛上改建了3个机场,并在苏达湾(Suda Bay)建造了一个海军舰艇加油基地。盟军的飞机可以从岛上起飞,对罗马尼亚的油田发动空中袭击。希特勒对克里特岛的重视程度并不低于盟军。德军用克里特岛作为基地,可以钳制巴尔干半岛南部,意大利南部与爱琴海,并可以由此出兵到埃及与苏伊士运河。
1941年4月15日,司徒登(Kurt Student)将军向戈林元帅提出了一份只使用空降部队攻占克里特岛的计划。司徒登当时是纳粹空军第11航空军的指挥官,该部队是正宗地道的空降部队。
对司徒登而言,克里特岛之战是他努力实现空降作战构想的一个绝佳机会;他费时数年,多月计划,以及和罗尔、戈林、甚至希特勒激烈争辩,以期能获得机会来证明空降构想的可能性。他要证明以伞兵及滑翔机突击,并以空运着陆部队实施后继攻击,其性质并非仅属于一支突击部队而已,而是一个强大的新兴兵种。他曾将原先编组的“破坏组”扩编为营,后来又为团、最后扩编为伞兵师,乃至航空军。(在德军中,空降部队是空军的一部分)
戈林元帅于21日向希特勒提出司徒登攻击计划的简报,当时戈林十分兴奋,但希特勒未为所动。经过数天的考虑后,虽然希特勒当时全神贯注于“巴巴罗萨”计划,但还是同意了该计划。
力劝希特勒夺取克里特岛的一些人,对攻占该岛都是各怀鬼胎:戈林曾夸下海口,他的空军所向无敌,但是在数月前被英国皇家空军痛击,损失惨重,他急于赢取新的辉煌的胜利,以掩饰这一挫折。空军上将罗尔则害怕英国飞机从克里特岛起飞轰炸位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北方附近的普洛斯特油田。罗尔对希特勒提出这项警告时,深知道此语已经击中要害而令希特勒心动。参谋长哈德尔(Halder)则认为,德军需要克里特岛以控制地中海东部。此外,司徒登也向希特勒保证,空降部队足以拿下克里特岛。
德国陆军高级司令部却对进攻克里特岛的胜算表示怀疑,也不热衷。德国陆军认为英国将不惜一切死守该岛,以保护英国在北非与苏伊士运河的侧翼。此外,德国也担忧克里特岛作战作战需要动用过量的精锐部队投入次要战区,而影响到时间表上即将实施的“巴巴罗萨”计划。
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改变了初衷,在4月25日发布了“攻占克里特岛”的命令,作战代号“水星”(MerKur),作战日期为4月30日,最后改为5月19日。
“水星计划”核定由戈林全权指挥。该作战司令部指令赋予司徒登将军第6军的任务为:“在地中海其他空军部队的支援下,执行作战计划”。赋予陆军的任务为:“派遣适当的部队增援空降军,并派遣占领部队,以便在空降部队夺取克里特岛立即接替其任务”。 
克里特岛的军事部署 
克里特岛是地中海内的第5大岛和爱琴海第一大岛,位于****位置。西面附近有马尔他和西西里两岛,东面为赛浦路斯;越过赛浦路斯即为叙利亚。在西北面,伯罗崩尼撤突出地形伸向这个岛。在北面,克里特岛本身封闭了岛屿罗列的爱琴海出口。向南面,大约二百哩以外,即为托布鲁克(Toburk)与索伦(Sollum)之间的昔兰尼加(Cyrenaica)海岸。所以这个岛到亚历山大港和尼罗河三角洲都大约为350哩-比在西西里岛与的黎波里之间的距离还要短。
岛上的地形决定了英军所采取的防御部署。克里特岛东西长160哩,平均宽约20哩。最狭窄的地方在东部的依拉皮塔(Ierapetra),宽仅7哩,最宽的地方约37哩。主要地形特征为4条山脉。一般来说,分水岭都比较靠近南岸,在那里只有少数港口,而且都很小。不过,这些小港口在克里特作战结束时却发挥了极大的价值,英军从这些小港口撤离了10;000多名部队。
岛上首府为卡尼亚(Canea),位于岛的西北方。较大的港口有3处:苏达湾、雷提莫(Retimo)以及赫拉克棱(Heraklion),都在岛的北岸。值得一题的苏达湾,其北面有爱克罗提里(Akrotri)半岛的屏障,港湾内可以容纳大型军舰,也适宜水上飞机的起降。这个有价值的海军据点可以从1500英尺高的爱克罗提里高地加以防守。
1941年,希腊人和英国人在这些北岸港口附近建筑了3处机场,设施很简陋,实际上只不过是前进的机场而已。赫拉克棱机场位于岛东的北岸,是较好的一处,可供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起降。在卡尼亚以西约10哩的马里门(Maleme)机场,跑道只是一片平地而已,未铺设水泥,最差的机场是雷提莫,毫无设施可言。
岛上的重要道路也象港口和机场一样,都是位于北部,此一事实不仅决定德军的攻击目标,而且也决定守军所采取的防御措施。守军的主要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