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反败为胜,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求达扬引咎辞职的呼声不断高涨。梅厄总理率众内阁集体辞职,保全了达扬的面子。
退出军界后,达扬应邀在贝京政府内担任了两年外交部长。为埃及和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缔结和平条约,作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1 9 8 1年1 0月1 6日,达扬死于心脏病猝发,享年6 6岁。
第102章列宁格勒战役
列宁格勒,这座被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称之为“欧洲之窗”的古都,始建于1703年5月16日,原名彼得格勒,200多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打响的,它从此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1924年列宁逝世后,当时的苏维埃政府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下令将列宁曾经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这座英雄城市命名为列宁格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卫国战争中,这座英雄的城市,曾经在长达900天的时间里依靠神话般的“生命之路”,粉碎了法西斯德军野蛮的围困和封锁,取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5月10日,当轻纱般的薄雾从法兰西的江河上向着碧绿的草地和鲜花盛开的果园弥漫开来,预示着这是一个景色宜人的春天的时候,法西斯德军的钢铁洪流隆隆驶进法国领土,从此,西欧诸国就被置于希特勒德国闪击战的狂飙之中。不可一世的德军从巴黎杀向巴尔干半岛、从日兰德半岛杀进纳维亚,并将大不列颠困在英伦三岛不能动弹……希特勒可以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征服了整个欧洲。
1940年12月8日,在帝国大厦,面对着墙壁上高悬的世界地图,希特勒又将他那一双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苏联领土,将部队前进的目标指向了克里姆林宫……就在这一天,希特勒正式发布了进攻苏联的第21号指令,并以“巴巴罗萨”作为这份作战计划的代号。“巴巴罗萨”是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大帝的名字。希特勒用这位800年前大皇帝的名字为他的侵苏战争计划命名,他期待着这个名字能够为他的战争计划增添一丝神秘之光。
希特勒对“巴巴罗萨”计划颇为得意,他曾经睥睨一切地狂叫“当‘巴巴罗萨’开始时,全世界都将会大惊失色,难置一言!”按照“巴巴罗萨”计划的具体部署,辽阔的苏德战场被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三个战区,每个战区都配备一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从东普鲁士的苏伐乌基出发,迅速驰越涅曼河,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联军队,目标是攻占列宁格勒,并切断它和摩尔曼斯克之间的交通线。
列宁格勒这座英雄的城市,不仅在政治上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在经济上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而且在军事上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它是苏联第二大运输枢纽,共有十条铁路线通过这里,特别是十月铁路线把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和苏联的其他地区联结在一起,因此在国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希特勒认为,只有在保证完成占领列宁格勒之后,“才能继而打好占领莫斯科这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防工业中心这场进攻战”。因此,在希特勒的对苏战争中,他是把占领列宁格勒这一战略要地看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为了确保能够一举拿下列宁格勒,希特勒任命曾经指挥德军突破法国“马其诺防线”的陆军元帅冯&;#183;莱布为“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统率的兵员达70万人,配备了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并限令莱布务必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规定日期,在1941年7月21日之前拿下列宁格勒。希特勒甚至狂妄宣称,届时他不仅要前往列宁格勒“皇宫广场”检阅军队,而且还要在列宁格勒“阿斯托里亚”饭店举行盛大的“祝捷”宴会。
强敌压境
1941年6月22日拂晓,遥远的苏联西部天际,在经过了短暂的夏夜而逐渐变得暗淡无光的群星中,闪现出一种从未见过的“新星”。这是一些亮得非同寻常的星星,它们色彩纷呈,并且快速地向东飘来。与此同时,还伴随有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不一会儿,发动机的噪声骤然加大。终于,五颜六色的星光越过无形的空中国境线,一千多架机翼上涂有纳粹标志的飞机闪电般地闯入苏联领空,对苏联腹地的机场、军事指挥部和交通中心泻下瀑布般的弹雨。紧接着,七千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时对准早已瞄好的目标开火。一时之间,苏联西部边境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大地在颤抖,山河在震荡,战火在燃烧,腥风血雨席卷整个苏联大地……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了。
其中,莱布统率下的“北方”集团军群,6月22日在大量航空兵的支援下,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向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起进攻。战斗一打响,德军就轻而易举渡过涅曼河这一水上天堑,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
在辽阔的北方战线上,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第56摩托化军,在开战后的24小时内就深入苏联境内40多公里。6月25日,德军坦克部队推进到离陶格夫匹尔斯只有70公里的乌提那。6月26日,德军装甲集团的先头部队离维尔纽斯和列宁格勒之间的主要铁路中心陶格夫匹尔斯几乎不到8公里的路程了。至此为止,在短短的4天内,德军装甲部队就翻山越岭、攻城占地,向苏联腹地推进达300公里。
为了完好无损地一举拿下陶格夫匹尔斯市内的一座大型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便于后续部队能够迅速越过西德维纳河,德军“勃兰登堡800”特种部队一部,驾驶着缴获来的4辆苏制军用汽车,身穿苏军军服,口操流利的俄语,混进陶格夫匹尔斯市内,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这两座桥梁,使德军的机械化部队顺利渡过了宽阔的西德维纳河。陶格夫匹尔斯的失守,使得奥斯特洛夫—普斯科夫—卢加—列宁格勒一线因失去了天然屏障而完全暴露在德军面前。
7月1日,随着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首都里加的失守,列宁格勒的形势越发险恶了。7月4日,德军又突破奥斯特洛夫—普斯科夫防区内的防线。7月9日,防守普斯科夫的苏军在经过一场血战后不得不放弃该城,退往诺夫哥罗德。于是,希特勒法西斯的铁蹄终于在闯入俄罗斯大地之后踏上了列宁格勒州的地界。
就在“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全力推进的时候,部署在列宁格勒北面芬兰一侧的两个芬兰集团军,为了配合德“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也于6月底分别在彼德罗扎沃茨克和维堡方向,对苏军“北方”方面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从北、东两个方向与德军一起完成对列宁格勒的合围。
在这种情况下,进展顺利的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赫普纳上将得意忘形地宣称,现在只要一举突破卢加河,他就拿到了打开通往列宁格勒大门的钥匙。然而,列宁格勒的英勇保卫者们,是绝对不会轻易交出这把金光闪闪的大门“钥匙”的。
兵临城下
就在列宁格勒面临三面受敌的危急时刻,苏军统帅部于7月10日任命伏罗希洛夫元帅为“西北”方向指挥部最高军事负责人,日丹诺夫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政委),并责成他们两人统一指挥“西北”方面军和“北方”方面军的作战行动。与此同时,指挥部紧急动员百万列宁格勒居民夜以继日地沿着卢加河畔,构筑一条以卢加城为中心,南起希姆斯克,经卢加,北到金吉谢普全长约300公里的卢加防线,并在这条防线上部署了由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组成的卢加作战集群。其主要任务就是阻滞德军前进,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在列宁格勒附近周围再构筑第二、第三条防线,也就是为列宁格勒争取尽可能多的准备时间。
7月11日,德军坦克部队突破卢加防线外围据点波尔霍夫,朝着希姆斯克猛扑过来。就在卢加作战集群与优势的德军拼死作战的同时,苏军统帅部为减轻卢加作战集群的压力,命令“西北”方面军所属的第11集团军从旧鲁萨到希姆斯克西南方向的索耳策地区,对德第4装甲集团军的翼侧实施强有力的反突击。使德军损失飞机400多架,坦克120多辆,伤亡一万余人,迫使德“北方”集团军群司令莱布于7月19日下令暂停进攻,并不得不在卢加河畔据守待援达一个多月,从而为列宁格勒军民赢得了极为宝贵的准备时间。
经过双方的紧急调兵遣将,8月8日上午10时,德军首先从卢加河下游向苏军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