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达了巴顿所构想的作战命令,但他所决定的包围范围却比巴顿设想的还小,使坦克部队失去足够的机动空间。尽管自尊心又一次受挫,但好战的巴顿还是庆幸自己的大胆意图被保守的上司采纳了。
令巴顿感到安慰的是,由勒克莱尔将军指挥的法国第2装甲师在此次围剿之前,被编入美国第3集团军,使巴顿如虎添翼。8月11日,巴顿亲自指挥对德军的围剿行动。强劲的围剿行动进展顺利之际,过于谨慎的布莱德雷于13日和14日下达了两次停止前进的命令,使数万德军得以侥幸逃脱了被围歼的命运。法莱斯围剿战役结束后,布莱德雷对自己的失误感到内疚和自责;巴顿对此作了一针见血的剖析:“布莱德雷的座右铭是有疑即停。”
在诺曼底登陆之后的布列塔尼半岛战役和法莱斯围剿战役中,巴顿指挥的第3集团军战果辉煌。但由于“保密”之故,外界并不知道巴顿的所作所为。其实,德军统帅部清楚地判断出巴顿及其部队在战场上的行动,只是美国民众还被蒙在鼓里。巴顿为自己及部队在显赫的战功下默默战斗的处境十分不满,他不止一次地对布莱德雷抱怨说:“这种保密行动已把第3集团军的功绩全部掩盖,那我怎么能使全体将士保持高昂的士气呢?”布莱德雷只好建议盟军统帅部让巴顿及其部队“亮相”。
8月14日,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正式同意巴顿及其第3集团军结束“秘密状态”。随后,巴顿在第3集团军司令部发表演讲:“自8月1日参战以来,我们从阿弗朗什向东推进了150英里,解放了法国大片的领土。迄今为止,第3集团军比有史以来的其他军队都前进得更快、更远。”这一天,盟国的报纸和广播充满对巴顿及其第3集团军战绩的热情颂扬,巴顿的名字再次享誉世界。
公众舆论的颂扬,激励了 第3集团军的斗志;巴顿从8月14日立即奉命率部向东继续挺进。在相继攻占了奥尔良、沙特尔城之后,巴顿的第3集团军进抵巴黎城外30英里处,其所属的第12军、第20军和第15军已将巴黎包围起来。巴顿视征服千年古城巴黎为自己军事生涯中的大事,但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却主张暂缓进攻巴黎,因为德军在战略上已放弃了巴黎,盟军不应放过追击德军的机会,可待歼灭德军主力之后再回头收拾巴黎。 布莱德雷命令巴顿的第3集团军向塞纳河方向全速前进,粉碎德军逃脱的企图。巴顿的装甲部队像插上了翅膀的猛虎一样向前狂驰;德军部队纷纷抱头鼠窜,溃不成军。到8月2 5日,第3集团军在巴黎以南的塞纳河上游和特鲁瓦河段上占据了4个桥头阵地,并将芒特的桥头阵地交给友军部队。这一天,巴顿第3集团军的法军第2装甲师,威风凛凛地开进了巴黎。
巴黎的解放,意味着伟大的诺曼底战役取得了全胜的结局。在1944年8月,巴顿率领第3集团军向前推进了50 0英里,解放了47829平方英里的土地,敌伤亡及被俘达十多万人,巴顿自己仅付出16000人的微小伤亡代价。对于第3集团军士兵和巴顿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伟大而豪迈的8月。
攻 入 德 国
8月25日,巴黎解放。同一天,布莱德雷命令巴顿的第3集团军分左、右两路于翌日从塞纳河边出发,沿巴黎向东的两条公路继续追击,目标是梅斯——斯特拉斯堡战线。第二天,巴顿的大军渡过塞纳河,踏上了新的征程。8月30日,巴顿第3集团军的先头装甲部队进抵至距莱茵河不足100英里处的南锡时,因燃油用尽而被迫停滞不前,巴顿对布莱德雷大声咆哮:“真该死!只要你给我40万加仑汽油,我在两天之内就可以让你进入德国。”但在此时,英国蒙哥马利的部队也在“ 争攻”挺进,布莱德雷和艾森豪威尔为顾全大局,不得不对英军作出一些迁就和让步。
9月初,在缺少汽油的同时,巴顿又不得不奉命停止进攻,于是第3集团军痛失长驱直入歼灭德军的良机。在这短短的5天里,得以喘息的德军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防御体系,使盟军面临更加艰苦的战斗局面。对于艾森豪威尔限制巴顿而迁就蒙哥马利的举动,战史专家埃赛姆做了这样的评论:“上帝赐予了爱森豪威尔最优秀的骑兵将领和美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军队,但在决定性的时刻,他却没有使用他们。”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德军趁此在“西墙”一线部署63个师来阻挡盟军的前进。而巴顿第3集团军所面对的是以坚韧凶悍而著称的沙场老将冯&;#183;龙德施泰特将军所指挥的德国第1集团军,由7个师和1个装甲旅组成的强大的火力网,是整个德军防线中最坚固的地段。
9月5日,第3集团军向德军防线发动攻击,但攻势严重受阻于德军有组织的顽强抵抗。面对受挫的攻势,巴顿抱怨上级命令而使第3集团军错失了进攻的良机。此后又屡经挫败,直到9月19日才突破德军的“西墙”防线,攻入德国境内并占领沃尔姆斯。但是,盟军的后勤补给又一次拖住了巴顿的进攻脚步。9月25日,第3集团军又收到采取守势的命令,但巴顿则告戒属下说:“我们必须控制一条河状的出击地带,以便恢复攻势时可以迅速行动。”因此,第3集团军在战场上不得不停下来;但巴顿每天都亲往各部队视察以鼓舞部队的斗志。出身豪门的巴顿从不耻于与士兵们为伍,这一点给官兵们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
1944年10月18日,布鲁塞尔会议确定了盟军下一步的作战方案:第3集团军的任务是在后勤补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从沃尔姆斯和美因兹河之间强渡莱茵河。11月8日,第3集团军在倾盆大雨中发动强劲攻势,在猛烈的炮击之后,装甲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阵,巴顿欣喜不已地吼道:“我为德国人感到悲哀,尽管泥泞造成战役诸多不便,但第3集团军仍捷报频传。”到12月中旬,第3集团军完全突破了“西墙”,将德军驱逐出摩泽尔河、尼德河和萨尔河三个坚固防御阵地,控制了德国重要的萨尔工业区,有效地支援了北路蒙哥马利英军的进攻行动。11月25日,第3集团军凯歌高奏进入梅斯特城时,巴顿检阅了自己的部队,并做了精彩的演讲:“我们的胜利,主要依赖于持续不断的进攻,及运用正确的作战方法,揪住敌人的鼻子,猛踢他们的下腹&;#183;&;#183;&;#183;&;#183;&;#183;&;#183;。”
跨 越 莱 茵 河
然而,盟军的节节胜利使盟军过于乐观,让很多人认为德军已经不堪一击。不过,麻烦事终于发生了,12月16日凌晨,德军13个步兵团和10个装甲师秘密进入攻击集结地,于拂晓前向美军第1集团军与第3集团军的结合部兵力薄弱的阿登山区发起突击行动。在2000门大炮齐声怒吼之后,德军坦克与步兵像潮水般地扑向美军;从梦中惊醒的美军损失惨重,阿登山区防线被突破,德第5装甲集团军正蜂拥而入,军情十分危急!
艾森豪威尔于12月19日召集紧急会议,巴顿临危授命,要率部驰援阿登山区。会后分手时,当时刚刚晋升为五星上将的艾森豪威尔对巴顿开玩笑说:“真好笑,乔治,每当我的肩上增加一颗星,我就会碰上敌人的进攻。”巴顿戏谑地回答说:“每一次你遭到攻击时,我都要来为你保驾。”说毕,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巴顿在短短3天内,将第3集团军从萨尔地区快速调往阿登山区。21日,巴顿在第3集团军的作战协调会上确定了作战的目标:“我们此次行动的目的,是要把德国鬼子从洞中拉出来,将他们全部歼灭!”
巴顿制订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将比利时东南部小镇巴斯通作为要地,以精锐部队坚守该镇,牵制住德军,由第3集团军在正面发动进攻。12月22日凌晨6时,第3军在大风雪中展开攻势,军长米金利将军的杰出指挥才能受到巴顿的赞扬。为拔除巴斯通这个障碍,德军调集重兵拼命围攻巴斯通;而盟军的空中力量对巴斯通守军提供了有力的支援。12月26日,美军彻底击溃了围攻巴斯通的德军,阿登战役开始出现有利的重大转机。
12月27日,巴顿命令第3集团军加强攻势,全力向乌法利兹推进。当时天气特别寒冷,美军顽强进击,德军节节败退。1945年1月16日,第3集团军南北夹击,拦腰斩断了德军的突出部,在乌法利兹胜利会师;23日,美军攻占圣维特;27日,巴顿的先头部队抵达了乌尔河。
阿登战役终于以巴顿第3集团军的胜利而告结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战场最大的一场阵地战。希特勒的垂死挣扎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