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了什么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羞愧了!”
重返欧洲大陆
1944年6月6日凌晨,诺曼底登陆战役终于拉开了帷幕,强大的盟军部队按照计划强行登上海滩并迅速巩固了滩头阵地。当诺曼底海岸炮火连天之际,巴顿将军却远在寂静的英国,摩拳擦掌却无缘上战场。当时传说第3集团军在7月底不会投入战斗,巴顿禁不住感叹道:“我有一种可怕的感觉,在我投入战场之前,战斗就会结束,时间的拖延对我十分不利,难道在大攻告成之前,我就要老死他乡吗?”巴顿在长叹之余,每天都枪不离身,晚上睡在指挥车上,随时保持枕戈待旦的备战状态。
其实,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让巴顿在英国按兵不动,可说是用心良苦:一方面他给巴顿的任务不是登陆强占滩头阵地,而是稍后向内地作纵深扩大战果;另一方面也是要继续实施“刚毅”欺骗行动,迫使德军不敢贸然将加莱地区的守军部队调援诺曼底。
巴顿一直密切注视着“霸王行动”的进展。7月6日,在战役开始的一个月后,巴顿终于获准披挂上阵了;他乘坐的 C—47运输机在4架战斗机的护卫下,直接飞往法国诺曼底海岸。飞机着陆之后,巴顿立即与布莱德雷等将领会商作战事宜;同时,巴顿第3集团军的参谋长盖伊将军也率领参谋班子从英国南安普顿乘船渡海。在位于法国科唐坦半岛中部的布里克贝克小镇设立了集团军的司令部;但由于这一司令部尚属机密之中,且巴顿在诺曼底不能暴露身份,因此心急的巴顿也不得不暂居在小镇之中。此时,巴顿自己的第3集团军正在英国海岸整装待发,然而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之后的攻势进展缓慢;美军第1集团军和英军第2集团军在经过7个星期的战斗之后,未能给巴顿及其部队创造出在右翼突击的机会。
当时,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也意识到自己的攻势将难有顺利进展,所以他决定取消目前的攻势,进行更大胆、更坚定和新的“眼镜蛇”计划——突破敌阵地攻向阿弗朗什。起初,巴顿对此计划没有兴趣,但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后,却发现这个计划竟然是自己原来制订的一个计划的翻版。不论是否有意,布莱德雷是受到了巴顿的启发,抄袭了巴顿计划中的内容:借重装甲部队,利用公路网实施纵向进攻,集中兵力突破狭窄地段、发挥空中优势,以及攻占阿弗朗什等等,当然,“眼镜蛇”计划中也不乏有布莱德雷的创见。对于“眼镜蛇”计划的发表权问题,巴顿表现出宽阔的胸怀,他对自己的秘书说:“只要让我执行这项计划,即使功劳都不属于我,我也毫不在乎。”
7月20日,传说德国国防军的军官曾企图谋杀希特勒,战争似乎有可能因此而草草结束,巴顿为此急得快要发疯了,他再次急切请求布莱德雷让他的部队立即投入战场:“看在上帝的面子上,你得在这战争结束之前让我投入战斗。”布莱德雷被巴顿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他向巴顿保证:在“眼镜蛇”计划的行动展开之后,立即安排巴顿率部参加战斗。
7月25日,在盟军总司令爱森豪威尔亲临前线督导下,盟军的大规模突击,展开了“眼镜蛇”行动。在2430架轰炸机投下4000吨高爆****和燃烧弹后,纵深地段上的德军部队伤亡惨重,盟军的“眼镜蛇”行动从一开始就取得大胜,布莱德雷面临着一个问题:下一步行动究竟用不用巴顿?布莱德雷对巴顿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他自己曾说:“他本人对巴顿的感情是错综复杂的,他不是我挑选的集团军司令人选。他是否能通情达理地接受我们两人职位的颠倒,对此我是有顾虑的。 ”
后来,布莱德雷拿定的主意是:“即使让巴顿上战场,也不给他实际指挥权。”在“眼镜蛇”战役进行时,布莱德雷将巴顿完全排除在指挥系统之外,却又安排巴顿所属第3集团军下的第8军在战役中担任主攻主角;后来在战役进入关键阶段而遇到德军的顽强抵抗时,又于7月28日命令巴顿以第1集团军副司令的名义赴前线督战。布莱德雷交给巴顿的任务是:“ 监督第8军扩大战果,打开布列塔尼的大门”,并尽快让第3集团军下的第15军参加战斗;并且还特别规定:“只有在第3 集团军全部投入战斗之后,巴顿才能指挥第8军”。面对布莱德雷如此苛刻的安排,连巴顿的参谋人员也气得大声漫骂起来,认为布莱德雷既要巴顿在前线卖命,又怕巴顿抢功,完全是利用巴顿来榨取他付出的心血。
但是,巴顿不在乎自己实际上被降职任用,而是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战场上去。巴顿驰抵第8军司令部后,立即将2个装甲师调作前锋,快速向阿弗朗什前进,这一改用装甲部队打头阵的战法立即收到了奇效:7月30日,这两个装甲师分别攻占了格朗维尔个阿弗朗什。巴顿的装甲部队推进速度之快,令德军出乎预料,甚至连美军自己也大感震惊。当巴顿的装甲部队传来捷报时,布莱德雷为自己对巴顿的猜忌和防范之心而感到十分的内疚。从此之后,布莱德雷认为自己离不开巴顿,他们两人的关系因此变得融洽和谐起来。
从布列塔尼到塞纳河
1944年8月1日,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日子,美国第12集团军群正式编成,由布莱德雷担任司令官(接着第1和第3集团军也正式成立),下辖第8军、第15军、第20军和第12军。由于第3集团军仍在执行欺骗行动,所以它的成立在此时仍属于机密;而对于巴顿指挥第3集团军参战的消息,盟军也予以严格保密。8月1日中午,第3集团军的司令部迁到库汤斯东南的宾加德,巴顿向司令部成员发表了讲话:“先生们,今天我们正站在十字路口。伟大的时刻即将来临,部队马上就要出发投入战斗,我们必须沿着正确的路线全速前进,这可能会导致战争比人们预料的更早地结束。”巴顿终于可以完全独立地进行作战了!
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第3集团军参战后的第一步任务是向西夺取布列塔尼半岛,占领半岛上的重要港口。但经过对战局发展的深入研究,巴顿认为布列塔尼的战略价值已降为次要地位,战役的重点已转向科唐坦以南、西南、东南的开阔地域;另外,随着战线的迅速推进,布列塔尼半岛沿海港口的意义已不像“霸王”计划所预料的那么重要。此时,巴顿将目光指向了昂热;昂热位于阿弗朗什以南约100英里处,是法国首都巴黎的南大门,是盟军下一步向德国边境挺进和围攻巴黎的必经之路。
为了尽快结束布列塔尼地区的战斗,巴顿直接指挥第8军的第6装甲师攻向布列塔尼半岛的布雷斯特港。在此期间,巴顿又重演了在西西里岛的那一幕,亲临前线指挥调度陷入混乱之中的车辆。在巴顿手下的第4装甲师攻占瓦纳和洛里昂,从南面切断了敌军的退路,为歼灭布列塔尼半岛之敌奠定了基础。此时的盟军最高统帅部终于接受了巴顿的建议,及时修正作战计划,只派少量部队进入布列塔尼半岛,而将盟军主力部队向东推进,扩大欧陆的占领区。于是,美军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第 3集团军的主攻方向都指向法国腹地,这正是巴顿在数周前所作的判断。
应该说,布列塔尼战役在此显示出巴顿的胆识和勇气,正如马歇尔将军公开指出的那样:“布莱德雷将领导诺曼底登陆行动,但他是位只着眼于有限目标的将领。我们一旦行动起来,巴顿才是那样有魄力、有创造性、迅速果断的猛将。”8月 6日,盟军在法国境内的攻势顺利地达到了既定目标,但巴顿情报部门报告:“德军的大规模反攻正迫在眉睫。”按常理而言,面对盟军如此强大的攻势,德军即便不作全面撤退,至少也应缩小战线,但刚愎自用的希特勒在此时已变成了丧失理智的赌徒,命令德军发动孤注一掷的大规模反攻。
8月7日,德军发动大规模攻势。美第7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的结合地莫尔坦成为交战的重地。在美军的强大空中优势面前,敌军损失惨重。到8月11日,德军的反攻已成为强弩之末。就在莫尔坦战役吸引了盟军统帅部注意力之际,巴顿提出一项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军发动正面进攻之际,对敌实施侧翼迂回战,在法莱斯歼灭德军主力。巴顿的第15军和第20 军奉命绕过德军的抵抗,于8月8日分别攻占拉瓦勒和勒芒,进抵卢瓦尔河一线。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又一次以自己的名义,下达了巴顿所构想的作战命令,但他所决定的包围范围却比巴顿设想的还小,使坦克部队失去足够的机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