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饪湛盏嫉⒁约癛…73A和R…60、R…33近距红外空空导弹等。对地攻击时可带机炮吊舱、各种****、火箭发射巢等。
尺寸数据 机长(不含空速管)21。935米,机高5。932米,翼展14。70米,机翼面积62。0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16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22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0000千克,内载燃油94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60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M2。35,(海平面)M1。1,失速速度200千米/小时,滚转率270*/秒。起飞滑跑距离450…650米,着陆滑跑距离620米…650米。实用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1500千米。航程3680千米。限制过载(实用)+9。0g。
解放军空军曾拥有包括歼…6、歼…7、歼…8现役主力战机约5000余架,现役战斗机数量上为世界第一。正如在之前的页面中我们看到的,即使是最先进的歼…8系列与美俄战斗机相比,也有着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实际上歼…8系列与美俄第二代典型战斗机,如米格…23、F…4等相比,只是略有优势,甚至某些方面还远远不如,例如对地攻击能力。89年政治风波促使了西方对中国的军事孤立和包围,苏联瓦解、东欧巨变使得中国必须独自支撑社会主义的大旗。海湾战争更令中国领导层认识到,科技是战斗力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89风波、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之后,西方开始将头号敌人由苏联转为中国,我国周边形势也越见吃紧。在我国周边,以美国为首、部分国家参与,形成了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包围圈。势力走上前台,进而思想成立了台湾政治的主调。台湾军方分别自美、法引进150架F…16A/B和60架幻影2000…5战机。韩国、朝鲜、马来西亚与印尼等国,也分别引进F…16、F…18、米格…29等高性能战机。此时若不再想想办法,解放军空军如果离开广阔的国土,恐怕会真的不堪一击。但另一个有利因素也相应出现,那就是苏联与中国关系解冻,戈尔巴乔夫访华,重开中苏交往之门。随后俄罗斯经济恶化,急需硬通货,大量抛售先进武器装备。而我国经济起飞,一拍即合也是很自然的。
1990年9月17日,包括多位高级将领在内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参观了莫斯科城外的库宾卡空军基地。此基地是俄罗斯军事航空的重要试飞基地。当时传媒中吹得神乎其神的米格…29做了飞行表演,不想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架米格…29做低空特技时突然坠毁,机毁人亡。据传当时苏联拒绝了中国购买苏…27的要求,极力推荐米格…29。但中国人清楚的知道米格…29和苏…27相比只不过是一个低档前线战斗机。苏…27采用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虽然比不上西方数字电传操纵,但比起米格…29的液压操纵有质的飞跃。苏…27使用的AL…31F涡扇发动机也比米格…29使用的RD33推力更大,在推重比和使用寿命上更是远胜后者。中国绝对不会要差劲的米格…29,而是选择一定数量的优秀的苏…27,配以研制中的国产中等性能战斗机,形成21世纪中国空军战斗机的主力。
中国人一向相信凡事只有“靠自己”才是真正可靠的,而且中国国土辽阔,对战斗机数量要求大,没有那么多钱购买大量的进口货。中国希望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行研制,或者只购买少量的样品,只有在紧迫的情况下才会成批大量引进外国战斗机。因此中方与苏联/俄罗斯洽谈引进苏…27一开始就立足于引进其生产线。当然无论从学习、掌握的角度看,还是从应付紧迫局势的角度看,首期购买一定数量的苏…27也是非常必需的。1990年11月在中方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关于引进首批苏…27SK战机的双边协议,这是自建国以来数额最大的引进行动,也是苏…27首次对外出口。消息震动了西方,“中国威胁论”唱得有眉有眼
中包括8架苏…27SK单座型和4架苏…27UBK双座教练型,由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吉达机场起飞,经蒙古于当日上午10时15分安全飞抵中国空军芜湖基地。苏…27正式加入了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1992年11月8日,所有订购的战斗机全部交付,并额外得到了两架供研究测试使用。之后中俄之间继续苏…27的贸易,包括上述12架苏…27在内,中国共有苏…27SK和UBK共26架。1995年中国采购第二批,但型号变为更先进的苏…27SMK,共24架。
根据客户的意见,苏…27SMK飞机作了三方面的改进。一、增加空中受油能力和增挂副油箱,空中加油管装在机身左侧,不用时可以收放以减少飞行阻力。机翼下3号和4号挂架可各挂一个5000升副油箱。机翼内油箱容积也稍加大,油量增至9965千克,这样SMK即使不进行空中加油,在带副油箱飞行、用完投掉的情况下,航程可达4390千米,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北京可直飞新加坡。如只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可飞行5200千米。最长留空时间约7小时。二、SMK增加了对地攻击能力。最大外挂重量从S型的4000千克增加到8000千克。可使用多种空对地导弹。例如每枚重量330千克的无线电指令制导的X…25PD型,每枚重量640千克的电视制导的X…29TD型,每枚重量680千克的反辐射导弹X…31P以及每枚重量875千克的电视制导的X…59K型等。也可以挂KAB…500KR激光制导****和多种非制导****、火箭等武器。增加使用R…77先进空空导弹的能力。仍装有GSH…301 30毫米航炮,150发炮弹。三、导航和电子设备改用最新改进型号,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换装西方电子设备,如法国仪表着陆系统、多功能彩色显示器。
随后军方与航空制造部门之间展开了仿制苏…27的争论。空军认为用苏…27替换歼…6、歼…7机群是非常有效而快捷的办法,而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短期内无法装备服役。但对于航空工业部门来说,研制自己的战斗机意味着保持国家航空科研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自己的饭碗。因此航空工业普遍希望将苏…27上获得的先进技术用于改进国产战斗机,如用AL…31F发动机装备歼…10战机,用R…27、R…73空空导弹装备歼…7、歼…8。因此航空工业部门认为仿制苏…27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的项目。之后****作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决心,既要独立研制新一代战斗机,又要尽快将苏…27国产化。国产化的苏…27将命名为歼…11。
判时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得不到生产线,采购量将不超过48架。1993年,双方商定由俄方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联合生产苏…27,基准型号为苏…27SMK。1993年10月****军委将苏…27正式列入空军装备发展序列,由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负责仿制生产。1993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解放军总参装备部联合发出关于仿制苏…27与AL31F涡扇发动机的文件。苏…27战机的改装仿制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沈飞工业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战斗机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歼击机摇篮”。可惜沈飞后劲不济,在独立研制的新战斗机的竞争中败给了后起之秀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沈飞的拳头产品歼…8系列战斗机外销工作非常差劲,而成飞公司的歼…7M/P则赚了不少外汇。沈飞衰落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公司内缺乏拼搏向上的精神是主要原因,总是希望国家给予项目投资,而不是自行打开市场大门。其歼…8系列可以说是这一精神状态下的代表作,性能非常的一般化,交差思想严重。其改进型一改再改,性能流于平淡,结果军方根本看不上,外国人更是只考虑歼…7系列。获得国产苏…27的主导权,让沈飞公司绝处逢生。根据协议俄方分三年提供120套散件,由沈飞公司负责组装,并按20%的年进度将苏…27国产化。俄方将提供技术支援与人员培训,并与中方合作改建沈阳飞机工业公司。
苏…27的国产化是分多个步子走的,开始时进行进口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仿制雷达、发动机,全面实现国产化。最初将采用散件组装的形式,至2002年根据公开报道判断,组装已获得成功。此后进而谋求提高国产化程度,逐步加入自己的产品和改进,例如优于俄罗斯相应产品的国产电子设备等,最终彻底提高国产歼…11的技术水平。据称届时将出现歼…11B这一型号。从俄罗斯订购的SK成品机在80架左右,整个协议的金额约在60亿美元上下。60亿美金换来200架苏…27的战斗力和生产技术,物美价廉。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关于苏…27的中俄协议分两部分,一是改造沈飞,引进生产线仿制;二是俄罗斯向中国提供苏…27SK的成品及散件,总数量为200架。先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