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50公斤,发射重量1500公斤,最大射程130 公里,有效射程60公里。最大速度0。9马赫,制导方式为惯性和主动雷达,弹头为常规高爆单弹头,只配备一种400千克重的高爆战斗部,对有防护的目标毁伤效果较差,命中精度约150…300 米。发射方式固定阵地发射,间隔时间为半小时,底盘由M113装甲输送车改装而成。“青蜂”导弹以营为单位配备到台陆军军属炮兵部队,每个营下属2个—3个导弹连。每个连配备若干部发射架,每部发射架配备2枚—3枚导弹。虽说该射程只有短短120公里,但也让台湾当局的领导兴奋了好一阵子。
“天马计划”则紧跟其后,于“青蜂”导弹刚研制成功一周后便诞生了。该导弹是一种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其最初设计射程为1000公里,起初研制计划进展的十分顺利,整个7年间台湾一共是花费了180亿新台币完成了导弹弹体、地面导引系统等试验。但上个世纪70年代,台湾秘密制造******的“天马”计划被中情局在台湾发展的间谍泄露出去。迫于美国方面的压力,该计划于1982年6月终止。但随后的中山科学研究院又陆续推出了“天弓计划”和“天剑计划”,并研制成功了“天弓”一型、二型地对空导弹系统和“天剑”型空对空导弹系统。进入90年代,中山科学研究院开始所谓反胜性武器的研发工作,即利用“天弓”型导弹的技术,发展反导弹系统,并于1998年起进行了几次测试。90年代中期以后,李登辉又秘密指使台湾军方加快中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于是,“天马计划”得以重新拾起。
“天戟”地地导弹则是在“天弓—Ⅱ”防空导弹的基础上改装的对地攻击型号,计划始于1996 年。导弹长约9。1米,弹径0。41米,最大速度4。5马赫,战斗部重150千克,最大射程为320 千米(也有说600公里的),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命中精度为1000米,比美俄现役洲际导弹的精度还差。和天弓II导弹相比,其外形尺寸没有多大变化,但弹头重量增大为一百五十至四百公斤。一旦研制成功,将首先部署到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起到威胁作用。
在台湾,导弹改导弹的项目还有代号为“雄升计划”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研制计划。该计划于2000年正式立项,预计到2005年分六个年度完成。但在2000年正式立项以前,已经进行了许多分系统的先期研发工作。台湾“中科院”希望运用过去基础计划及先期研发成果,尽量以现有设备及能力来提升“雄二E/D”武器系统的性能,以提高精度、杀伤率及减少完成任务所需弹药数,并增加射程和覆盖区域。“雄风”2E导弹长6。25米,直径约0。5米,可携带500公斤重的弹头,射程为873至1249公里。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具有超音速飞行能力,射程可达370多千米。该导弹飞行中段为惯性制导,末段为主动雷达加被动红外制导,并将采用GPS接收机。台湾媒体于去年初披露一则消息说,台军正以“雄风”二型导弹为掩护,研发一种长射程、亚音速、攻击陆地目标的巡航导弹,即“雄风”二E机载巡航导弹,射程为300公里的“雄风”型巡航导弹的研发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并将在两年内完成部署。今年8月19日,台军内部人士透露,“雄风”二E型巡航导弹是由台“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第一种巡航导弹,“目前研发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2004年3月,雄风”二E机载巡航导弹围绕一个周长为20公里的岛屿飞行了50圈,由此推算,其射程已达到1000公里。据《台海军情》电子期刊报道,“雄风”二E巡航导弹,是一种远射程、攻击陆地目标的巡航导弹,其外形与性能类似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以上消息表明台湾的巡航导弹计划已进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发展阶段。
在巡航导弹的基础之上,中国台湾还借助美国的技术,研制精确制导导弹,计划对现有的空对地导弹、反舰导弹、重型****加装精确制导装置,比如赖基导弹、青蜂导弹等。如今,台湾又准备在“天弓III”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射程为1500千米的导弹,用以威胁大陆沿海二、三线军事目标。看来,台湾当局还想在“以武拒统”的道路上走下去。但台湾在导弹动力系统、制导系统以及尖端材料三个方面都受到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因此很难完成中程导弹的自行研制。且就算是研制成功了,迫于政治因素的压力,部署的过程也不会十分顺利。
无人机
台湾的无人驾驶飞机总水平比较低,起步较晚,种类有限,现役力量主要是从美国引进的,也有自行研制的,但台湾军队不感兴趣。
“麻雀”侦察机为台湾最新研制的无人机,其机身宽只有6英寸(约20厘米),相当于成人的手掌大小。由轻质合成材料制成,以电动发动机为动力,在天空飞行时就像一只黑色的小鸟,因此被台湾军方人士称为“麻雀”。如果在它上面搭载一些轻型侦察设备,就可以执行侦察任务了。由于体积小,它在执行任务时的隐蔽性较高,也不容易被敌方击落。特点是价格低、隐蔽性好。不足之处就是航程短,受天气影响较大,执行任务的能力有限等。目前台湾尚无该机的定货。
“天隼”无人机是中山科学研究院独家研制的轻型无人侦察机,是第一套台湾自行研发成功的战术型无飞机系统,全系统包括四架飞机、地面导控站及相关地面支援装备,由3部厢型车运送,能够快速部署。可远距离遥控或自动飞行,可进行实时影像传送。航程150公里,飞行高度可达 2400米,续航时间约5小时。而最新的改进型号则是“天隼二型”无人飞机系统,主要装备包括机身、地面导控站,以及相关弹射、支援装备,均可装载于三部厢型车中快速运送、机动部署,其导控距离长达15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达120公斤,载重达30公斤,滞空时间8小时,平均巡航速度为70节。具有不易为红外线/雷达导向导弹锁定的特性,战场存活度比较高。该型机平时除佩挂一个环架式彩色CCD摄影机,作为战场监控、目标定位及追踪用途;也可搭配红外线/可见光双感测器光电酬载,执行夜晚侦照等任务。
目前台湾的主力无人侦察机是中翔系列,分中翔1/2/3号三种,全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其中前两型已经研制成功,3号正处于最后研制阶段。由于性能不好,陆军没有定货,所以 1号根本没有生产,而2号也只采购了4架左右,但很少执行任务。而目前正在研制中的3号,则是未来台湾无人机部队中的主力成员。
“中翔3号”机身长5。7米,起飞重量450公斤,航程500公里,可飞越台湾海峡执行任务,最长续航时间12小时。装有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光电传感器侦察设备、合成孔径雷达,也可以根据需要加装电子战设备。该机可执行昼夜侦察、监视和目标跟踪定位、电子战等任务。一旦研制成功,“中翔”三号将可以飞越台湾海峡,执行侦察任务。台军对这种无人攻击机的要求是可以携带两枚高能量的****或两枚空对地导弹,最大活动半径500公里。
另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军方还在自行研制类似以色列的“哈比”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机如同反辐射导弹一样,可攻击雷达等多种地面目标,其活动范围达300公里,机头装有16公斤的炸药,可用红外线与自动目标辨别系统锁定雷达电波后,再俯冲撞向雷达,属于自杀式无人机系列。
水雷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军陆续研发了三种“万象”水雷,分别是“万象一型”、“万象二型”和正在研制当中的“万象三型”。
万象1型是全功能综合性水雷,分舰用和空投两种;舰布放椎型雷(WSM210),形状为锥形,总重1400磅,装药重650磅高爆炸药,引爆方式为磁性引爆,并具延时备炸及自毁功能。万象1型空投用柱型雷(WSM110),形状为柱型,总重1400磅,装药重650磅高爆炸药,引爆方式为磁性引爆,并具延时备炸及自毁功能。
万象2型水雷则是较先进的复合感应水雷,分4种:“万象”l号浅水水雷、“万象”2号训练水雷、“万象”3号系留水雷和“万象”4号沉底雷,也有浅水雷、沉底雷等型。 2001年“中科院”曾主动对外表示,万象3型火箭推动上升机动水雷已完成研发测评工作。这是“中科院”罕见地主动公布水下武器系统的研发情形,也显示“中科院”在水雷武器系统研发上已获一定的进展。台海军将领当时吹嘘说,由“万象”一、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