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6年4月30日,陆军第一线7军接替了67军任务,并于1987年4月30日将防务移交27军。团队继续在侧翼配合两集团军作战,团炮营、机炮连多次奉命执行炮击作战任务,毙伤敌数名。
1987年10军委,总部在客观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对越斗争的部署,作出 “老山战区的作战任务由成都军区负责,主要组织本区部队实施,以一个加强步兵师和适当的炮兵及保障部队接替27军的决定”,使军事斗争更好地适应政治外交形势的新转变。自此,老山战区的作战部队由集团军规模转变为师规模,由外区部队轮战转变为本区部队轮战。
1988年4月30日,步兵第37师加强112团、集团军地炮旅和工兵团接替27军。边防15团配合37师展开反敌侦察渗透活动。这一时期我军在逐步降低战场温度的同时,积极主动歼敌,保持了边境一线的军事压力,较好地配合了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
这一战季的主要战斗实录:
1、炮击龙井地区战斗。
龙进位于母鸡坡南侧3公里处,越军247屯公安一个营在修仁、龙井一带展开,其中,龙井一个加强连,一个榴弹炮连,一个冰雹2式火箭炮阵地;2030高地一个加强连;1812高地一个排,109边防屯住老寨。龙井南侧300米地形较为平缓,有房屋3间,一个停车场,常停有2至3台翻斗车及其他运输车辆。公路与越纵深贯通。 2030高地位于爸硖聊喜?500米,有4个较为明显的小高地,顶高较为平坦。堑壕、交通壕,掩蔽部各种火器工事,把4个高地连成一个环形支撑点,在高地的西南侧150米处,有3米多高的防步兵崖。两地之敌经常对我 爸硖练较 进行袭扰破坏。1985年7月,上级命令对该敌实施偷袭炮击。团决心首先查明情况,尔后组织实施。团侦察队和4营部分兵力合编成为两个侦察队,交替侦察,第一侦察队,由团侦察队和4营部,17连炮观、工兵等53人组成,侦察队副队长田强,侦察参谋许光参带18人抵近侦察;17连连长带32人为接应组。该队首先行动,摸清一线情况后,伺机向浅纵深渗透。第2侦察队共43人,副营长李文恩,排长朱光应带17连侦察班11人为抵近侦察组;12连连长戎自兴,15连副连长周祖泉带18人为接应组。该队在第1侦察队查清情况的基础上,伺机捕敌。
第17月13日8时从1654。9高地出发,途经1954。12051高地。各组分别于11时15分至12时45分,前后到指定位置。侦察组在9号高地对敌实施长时间观察,发现13号高地区公路上有2台汽车,敌炮阵地1个,住房12幢,但无零星人员活动,没有抓捕机会。14日'10时,副队长回1654。7向团汇报情况,团即对敌实施炮击,16时02分,我以152榴弹炮3门对敌2030高地等5个阵地,龙井炮阵地,住房实施炮击。用弹88发,首群覆盖目标,敌在工事内隐蔽不动,指挥员果断地命令使用延时引信,增大射击效果,为防敌报复,遂将接应侦察队撤回驻地, 第2队潜到副4号地区,侦察1779高地情况。 7月15日,团长蒙利兴带作训、炮兵股长、3、4营营长等11人,于8时到期6时潜出至3号高地进一步勘测地形,查明当面之敌部署后,两侦察队轮翻潜伏,长期伏击,捕俘。 7月17日,第1侦察队经过简单休整后,替下第2侦察队,再次抵近2030高地侦察,于12时18分,给炮兵指示目标,对龙井和2030高地再次实施炮击。
7月19日,第2侦察队又接潜第1侦察队,份片逐点向12、13、19地区搜索,进一步弄清龙井地区的敌情及工事后,又给炮兵指示目标,对龙井之敌进行重复射击。
该次战斗历时8天,3次对龙井、2030高地进行炮击 ,用弹229发,毙敌28名,摧毁敌阵地住房11幢,掩蔽部6个,汽车2辆,120迫击炮2门,60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我无伤亡。
2、152榴弹炮连炮击戈摆大桥战斗。
戈摆大桥1976年修建通车长约120米、宽6。5 米,呈东南、西北走向,南桥墩基石牢固,北墩为土质,由120根吊绳支撑桥面,桥面为整体式钢筋混泥土结构,底层还有两公分厚的钢板边结,载重量30吨 。该桥是连接斋河地区交通的唯一公路,清水县对河西广大地区的交通运输以及越军驻河西1个营的补给全靠该桥,每日平均10台车通过,由一个加强连防守,南北桥头各一个班警卫。
1985年8月,接受任务后,团长率有关人员勘察地形,选择炮兵阵地和观察所位置,拟定炮击计划,计划于11月21被上级批准后,指挥员又带有关人员对大桥的结构及附近地形,越军防守情况等进行了5次侦察,确定出大桥的精确坐标与粉观位置,通过测量,修正地图与实地差距,对大桥进行量和力学理论的分析,确定炮击方法,尔后对大炮进行零线零位检查,选择同批号弹药,准备射击诸元。
12月5日,上级命令炮击戈摆大桥,共用弹40发,其中30发对大桥进行单发射击,以10发对老虎山进行监视射击,12时30分,开始炮击。炮连采取边射击边修正的办法实施。第1发使用瞬发引信,偏右20米,近70米,炮观修正后,第2发命中北桥墩;第3、4发使用延期引信,又翕中南桥墩。第5、6发命中北桥墩;第7、8、9、10发以4发30秒,命中弱桥墩2发未****发。接着又2发30秒射,均命中目标。此时观察所及友邻发现桥面晃动,指挥员果断地使用短延期引信,射击桥面中面。第13发命中桥面,第14发未中,修正后,第15发命中。接着,又行2发30秒射,第三者7发命中桥面****,大桥即刻倒塌。大桥击毁后,炮群预见敌可能组织报复,将107火箭炮推到1970、1717、1680三个高地做好直瞄准备;2、3炮抽敌纵深目标准备火力。不出所料,当我炮火占领射击位置后, 1427、1559高地,老虎之敌炮兵向我报复,我炮阵地中弹,炮群前指命100迫击炮6门,火箭炮3门配合152榴弹炮同进对敌1427高地等11个目标射击,毙敌24名,伤敌27名,摧毁敌简易住房5栋,暗堡10个,机枪工事7个,掩蔽部3个, 82无阵地1个,观察所1个。12月10日,敌军前来架桥,我又地其进行炮击,用弹12发,将其临时桥击毁,击沉木船1只,毙敌4名。12月29日,敌军以骡马准备向河西运送物资,桥头聚集100余人,我于15时20分至17时又对其进行炮击,用弹30发,毙敌7名,桥边简易房起火,部分物资被抛入河中,敌未敢还击。
3、炮击达莫扣战斗
越军在达莫扣、扫果屏、牛商、小南劳、接多、1068高地、1224高地一带组织防御,与我扣林诸阵地对峙。其部署是:营部驻牛商,连部带一个班驻达莫扣、爱拉多,扫果屏、1224高地各一个排,小南劳一个班,炮排和观察所位于108高地。 为配合老山主战场作战,1985年10月,团炮营奉命对达莫扣地区之敌进行炮击,战后,荣立集体三等功。
4、15连袭击扫果屏战斗
1985年2月8日至11日,为配合友邻在船头地区的攻势行动,团15连奉命袭击了驻守在1442高地,扫果屏地之敌。连队利用敌昼间活动少,中午麻痹大意的特点,反常用兵,秘密接敌,突然攻击,仅18分钟就攻占了敌8个阵地出色完成任务,战后受通令表扬,立集体三等功。
扫果屏位于扣林当面地形起伏大,我对敌牌居高之势, 利于我秘密开展。 该地域 由敌军一个排防守,阵地坚固,伪装严密,前沿设置大量雷场,昼间少数人员观察,多数人员隐蔽,夜间活动频繁,南北东3面敌军均可视,步兵随伴炮火也可支援其战斗,给我袭击带来困难。 根据上级“以小的伤亡换取大的胜利,配合船头方面作战”的指示,团营多次勘察地形,分析敌情,决心以15连加强10连1个排,工兵,侦察,喷火各1个班以及通信兵,组成攻击分队。12连担任前运后送任务,采取隐蔽接敌,秘密开展,中心开花,两冀卷击的战术手段。
2月8日上午,由侦察班及工兵1个班组成前方侦察组,并担任开辟通路任务,侦察组采取逐点、段排雷的方法开辟前进,该组于9月16日到达1424高地,完成了开辟通路的任务。
2月10日13时,攻击分队由1682。3西侧,按4、1、2、3排的顺序向1424前进。15时50分,各分队陆续到达1424。经短暂休息,前方侦察组向分队指挥员和战士骨干介绍了9日夜间敌军阵地上出现的新情况,如狗叫声和手电光等。副营长(代连长)李文恩向干部和骨干补充规定了任务。 16时10分,穿插排(4排)向负3号高地运动。 2排在1424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