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和“不吃亏、不示威”的作战方针及两级军区前指和师的指示,坚持积极防御,较好地把握和控制战场温度与保持压力的关系,取得了对越斗争的主动权,实现了****军委对越作战的决心,严惩了越寇,有力地支援了东南亚人民的抗越斗争。
我团先后配属了陆军第14军、11军、1军、67军、47军、27军,步兵第37师以及加强的兵种部(分)队和原成都、武汉、济南军区,空降15军、兰州、北京、沈阳军区的15个侦察大队在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等地的作战,历经大小战斗247次,攻占高地27个,毙伤敌1740余名,俘敌6名,摧毁敌住房70余幢,隐蔽部、暗堡62个,观察哨(台)10个,击毁敌坦克3辆,火炮30余门,汽车4辆,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在“天天有枪声,月月有炮火,经常有伤亡”的艰苦战斗中,全团官兵同仇敌忾,发扬“五种革命精神”,铸造和实践了闻 名全国的“老山精神”。作战有192个排以上单位和4296名个人立功。其中,有5个连(队)、2个排、1个连荣立集体一等功,7名个人荣立一等功;64名个人荣立二等功。7连和11连分别于1984年、1990年被****军委授予“边防钢七连”、“戍边英 雄连”的荣誉称号;5连被誉为“八十年代上甘岭”连队。涌现了危险时刻冲在前、荣誉面前不伸手的工兵班长龙伟;排雷英雄何志文;无畏的钢铁战士张永山;战地模范指导员杨忠年;“永生的战士”高永的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团队于1985年荣立集体三等功,1991年11月19日,成都军区党委给团队记了集体二等功。
1。布防坚守阶段(1979年4月至1981年4月)
整个作战,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布防坚守阶段(1979年4月至1981年4月)
我团当面越军重兵防守,布有正规军、地方军、公安屯、青年冲锋军、民兵等武装人员。他们以苏联为靠山,装备有各种苏式武 器,极力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在我边境开枪开炮,抢我耕牛,杀我边民,还不断派遣小股特工窜入我境内刺探情报、抓捕我军政人员,对敌斗争形势极为尖锐复杂。
为保卫祖国边疆和领土完整,团队迅速在182公里的边防线上构筑工事,展开设防。到1979年底,全团共开 堑壕、交通 壕6000余米,修筑各种火器工事、猫耳洞1500多个,与此同时,一线分队加强对边境的巡逻控制。1979年9月12日,2连在得知敌情报 后,副连长张及全带领由11人级成的武装小分队,在南木坪打响了调防以来的第一仗,毙伤敌1名。楠木坪战斗之后,同年10月,我又主动出击,给予敌一连串打击。10月5日,1营营长和志光,带领小分队到了3段2号界袭击越军哨所,毙敌3名,伤敌6名。10月13日,8连与团侦察队合作,对窃居我1580高地之敌进行袭击,毙敌4人。10月24日,6连副连长赵凡带领1个排,在 友邻部队的配合下,对窃居我1705。2高地之敌进行主动出击,毙敌8人,伤敌4人。10月28日,1连副连长自顺安带领一支十人组成的小分队,向窃居我5号地区之敌进行袭击,毙敌4人。10月29日,1连班长张继昌带领4名战士再次袭击5号之敌,毙、伤敌3人。接二连三的主动袭击,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使他们入侵我国领土的霸权行为大大收敛。
1980年11月7日,云南省军区作战部门根据司令员张海棠关于“骑线点,我军不占领越军就要占领,攻击时必然要会付出更大的牺牲,应先予以占领或封锁”的指示,给我团下达紧急命令:“你团务于11月8日20时前完成对1175。4高地的地雷封锁,不得有误”。1175。4高地位于麻栗坡县船头地区,与老山相邻相对,高地前沿是一条深遂的河谷,麻船公路从河谷中穿过,北过麻栗坡县城,南达越南清水县。(抗美援越时期,我大批援越物资就从这条公路源源不断运往越南)。1175。4高地好比立在这条河谷左侧的一把利刀,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要是越军占领了它,将与老山之敌遥相呼应,把 河谷置于他们的绝对控制之下,对我造成极大威胁。相反,我军要是占领了这个高地,就可以死死扼守这条河谷,并观察到越方纵深几十里内的情况。同时,大大减轻老山之敌对我境内造成的压力和威胁。
11月8日,团司令部电令5连:“奉军区指示,根据对敌斗争需要,命令你连组织人员于11月9日10时前占领1175。4高地,完成布防任务及做好长期坚守准备”。2营营长杨恒接到命令后,亲自到5连组织了支精干小分队,由副营长张阿林、5连付连长李世荣、排长夏天光率领,开上了1175。4高地。在上山的头几天,他们没吃过一顿热饭,全是干粮充饥。每人每天只能喝上半口缸水,洗脸全靠用毛巾轻轻地在片片树叶和草尖上“精心收集露水。他们顽强地战胜困难,在阵地上开挖堑壕、埋设地雷。11月18日,越军一股武装人员,向张阿林、高永年等5人的埋雷组展开突然袭击,战士高永年端起埋雷组唯一的一支冲锋枪,不顾个人安危边射击边向敌人扑去营救战友。在撤退途中,其腿部中弹,倒在雷场,触雷牺牲。《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并附了编后语《这样的战士是永生的》,云南 军区党委追认他为正式党员,做出向他学习的决定,文山军分区给他记了二等功,团党委号如全团官兵广泛开展向高永年学习的活动。
19日清晨,数倍于我的敌人乌黑了1175。4高地,并步步副近阵地,在抗敌进攻时,排长夏大光中弹牺牲,在紧急关头,营 长杨恒副食支援分队奔赴了阵地,击退了越军的进攻。为了加强1175。4高地的防御能力,改善高地上指战员们的生活条件,团党委和上级机关对高地给予了许多及时有效的支 援。政委李大兴、副政委李初,茶树美地进行慰问。为战士们捎去家信、图书和报纸,为战士们治病,兄弟连队也纵队纷伸出友 谊之手,派出人员为高地抢修道路,搭盖住房,通信兵们还将电话线拉上了山顶,使高地上的生活条件有了初步改善。
这一时期的部分战斗实际:
1、楠木坪战斗
楠木坪属我2营4连防区,1979年9月21早晨,连队接到中寨大队打来的紧急电话,社员冉才珍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大早起 身到山上去打猪划,来到一个山坳时,听到附近的山坡上有人在说越南话,并且还听到枪枝碰撞石头发出的声音。她估计是越军摸到这一带活动,便悄悄回到大队报告,请部队派人去查看一下。10分钟后,2连1支由11人武装小分队,在副连长张乃峰的副食下,沿国境地线向楠木坪奔去,小分队来到现后部队呈半月形撒开,向山坡搜索。他们将山坡搜了几遍,除发现模糊的脚印外,没见到一个敌人。
11时50分,侦察班班长王永德带尖兵组开路进时走在最前面的王永德看到离自己前不到5米的地方,有几名头戴太阳帽的越军。王永德向旁边一闪,举枪在喝一声,“不准动”。双方迅速利用地物隐藏,顿时枪声一片。两分钟不到,越军退至一隐蔽曲折的山洞口。张乃峰命令战士们抢占洞口左右两侧的 小高地,用火力压制敌人,自己带领盼财等?名战士从正面直扑洞口。就在要逼进洞口时,杨盼献策中弹牺牲,小分队立即向上级报告。驻落水洞10连全连轻装立即向楠木坪增援,封锁国境线,防敌逃跑。
2连做好防区警戒,并派出一个小分队增援,小分队待增援部队赶到,一举歼来洞内之敌,战斗结束后,敌亡1人,伤3人,我方亡1人,伤1人。
2、团侦察队袭击高棚后山之敌战斗。
1979年10月11日,侦察队11人,由队长李文恩,排长固先林带领,到高棚后山地区对敌实施侦察,发现敌在界梁一线有个据点,守敌约1个排,经侦察阵地有15人防守。10月13日4时,小分队共13人,其中高棚民兵2人,分为3组。1组由排长固先林带领6人为火力袭击组;2组由队长李文恩带领3人,为观察组,按计划各组开始行动。8时20分,第三者组发现敌4人,在高地后侧5米处,在阵地上互相打闹,其中一人穿大衣,携冲锋枪,3人徒手。我火力袭击组同进向敌开火,当场毙敌4人,战斗历时10分钟。部队安全撤回,我无一伤亡。
3、袭击3段2号界敌哨所战斗
1979年10月3日,2连分队9人,在营长何志光的带领下,前往3段2号界地区巡逻,在界碑附近紧靠国境线越方一铡, 有敌哨所一个两个班防守,配有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