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10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娜绱耍导噬厦赘瘿D25没有美国YF―12的绝对速度和持续速度快,但20多年来,它仍是在役的最快和爬升率最大的截击机)。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实,它说明不借助非常复杂的车床或者先进的工艺也可以制造出色的飞机,并且在占时大批量生产时,也不会因为重要原料的缺乏而受到影响。另外,米格―25的成本非常低,必要时可以生产出很大的数量(注,这是同样3倍速的美国飞机所无法实现的目标)。 
简单主义 
技术正在发展,随着时间流逝,武器装备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这并不与苏联设计师的总体思想矛盾。几址年以来,他们在其所设计的占车和飞机上使用了很多最新式的设备,这些设备确实是非常复杂的。但苏联设计师在成百甚至上千种可供选择的工具和技术方案面前,始终坚持着牢不可破的原则――选用最简单的一种。如生产一种车辆,即可使用自动变速系统,也可以采用普通的变速器,苏联人通常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普通变速器。 
有一次,我看到一家工厂正在对比苏联坦克和美国坦克,一名驾驶员驾驶两种型号后被问到:“哪一种较好?”驾驶员说:“当然是美国的好,它有自动变速装置,而苏联的坦克必须靠人工换挡,这对重型车辆来说不太容易。”如果你把战争看成一次愉快的户外活动,他的回答就太对了,但苏联设计师认为未来任何战争都不是那么回事。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遭到大规模轰炸。如果整个工业区都摧毁,如果长途通信中断,大规模生产有自动变速装置的坦克就会成问题,同样,在前线维修这种坦克也是困难的。普通变速器对坦克驾驶员来说比较困难,因为他会很累,但是对工业,对整个国家而言是“省力”的,可以利用装在露天场地机器去生产成千上万辆坦克。 
猴型 
苏联武器的简单性令人惊讶,但是每一种投入生产的装备都要造两种型号,一种是政党型,一种是“猴型”(注,这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人与猴均为灵长类动物,但猴肯定没有人先进)。 
“猴型”是尽一切可能使之简化的武器,只打算在战时生产,如T―62“猴型”的火炮没有装备稳定器,无线电和光学设备也异常简化,夜视设备仍然使用红外按照灯(注,我们至今还可以在很多苏军装备的T―64/72上看到这种设备,但以作者观点,苏军似乎早已淘汰了红外按照灯),火炮的俯仰和炮塔的转动都是人工操作,穿甲弹弹头用钢而不用钨或铀。 
苏军将领们无可非议地认为,在战时有这样的“猴型”坦克总比没胡要好。而这种采用“猴型”的方法不仅用来制造坦克,也用于所有的其它武器――导弹,火炮,飞机和无线电设备等等。 
在平时,这种“猴型”能大量生产,但他们只送往对苏联友好的国家。我曾见过BMP―1型步兵战车的两种型号,一种供苏联陆军使用,另一种打算给苏联的阿拉伯朋友们。我计算过,第二种“猴型”与其原型相比,简化了63处――其中最显著的差别是73毫米主炮没有装弹机和炮弹选择设备。苏联自用的型号,炮手只要按下相应的按钮,所需的炮弹就会自动滑进炮膛,而在简化型号上,这一切都用手工操作。BMP―1“猴型”装备的是“马柳特卡”导弹,而苏联自用的则是“马柳特卡”―M型(编者注,应为9M14和9M14M“婴儿”,北约称为AT―3A/A,“萨格尔”A/B)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自动制导系统。“猴型”的车壁上没有含铅内衬以保护乘员不受核辐射伤害,并防止在被直接击中时受装甲碎片的伤害。也没有化学战自动检测仪器,自动密封和空气过滤系统,以供在严重沾染区使用,更没有导航系统。此外,还有很多设施都不见了。 
要是一辆“猴型”车落入西方专家手中,他们当然会对BMP―1步兵战车及苏联坦克的真正作战能力得出一个完全错误的印象,因为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壳体或一个容器――就象一个空的钱匣一样,当里面没有装东西时,本身毫无价值。最近,苏联已国外出口T―72坦克,米格―23战斗机和图―22轰炸机,但是这些出口型不同于苏军自用的型号――当某人在一个口袋里装上钞票,另一个口袋里只装几张纸时,从外表看无法分辩两个口袋的区别。 
苏联现行的装备政策是明智的。它积累足够数量的第一流装备,以应付战争头几个星期的需要。如果战争持续下去,新装备将会大规模生产出来,但这是最大限度简化了的型号,敌人在此时也已消耗了大量装备,简化型号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具有战斗力。另外,同时生产标准型和“猴型”的经验在平时就已获得,只不过是把“猴型”当作现有的最新式武器卖给了“兄弟”和“朋友”。 
第二个问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寒冷的夜晚 
1969年,苏联远东的秋天分外寒冷。当与中国人在乌苏里江上发生第一次冲突时,个战师还没有到达该地区,对方的压力全都由克格勃的边防部队承担。冲突结束后,总参谋部曾对暴露出的错误与疏忽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他们很快发现,一些边防部队士兵在雪地里被冻死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进接受过在零度以下室外睡觉的基本训练。 
这是令人震惊的消息。总参谋部的一个委员会马上随机抽出三个师进行试验,结论同样令人失望。二战时的经验已经无可挽回地失去了,现在的苏联士兵在没有睡袋,也禁止点燃火堆的情况下,当温度低于冰点时,他们怎么办呢? 
各师的参谋长立即被召集到莫斯科。他们接受一天的训练――关于如何在天寒地冻之下只用一件军大衣在雪地里睡觉,每个人都被要求在雪地里睡三个晚上。然后,这些参谋长又返回各自部队,苏联陆军全体官兵立即进行了一次艰苦的试验――在冻死人的寒冷天气里,不添加任何衣服而在室外过一夜。那些驻扎在南方沙漠里的部队似乎交到好运了?不,他们同样被送到西伯利亚进行艰苦的训练――从此以后,在雪地里过夜被列入所有军事训练计划中。 
在这一事件发生的前丙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西奈半岛的惨败之后,阿拉伯士兵越来越害怕坦克和凝固汽油弹。于是苏军发布命令,所有的苏联士兵和军官(直到将级军官)都要练习从烈火中跳过,以及躲在战壕中,让坦克隆隆地从他们头上通过,或者就直接躺在呼啸而过的坦克的履带之间的空地上。 
我对凝固汽油弹有切肤之感,我曾匐伏在壕沟内让坦克从我头上过去,我也曾在雪地里度过了几个难熬的夜晚。 
学习防御 
在二战开始时,红军不知道如何组织实施防御作战,特别是保卫大城市上――红军从来没有学过这类技巧,他们掌握的只是如何去进攻,并把战争引向别国的领土。战争是按照德国总参谋部的计划而不是苏联的计划开始的。灾难接踵而至,保卫明斯克的努力坚持了三天,保卫基辅只坚持了二天,每人对如何去更好地组织防御都束手无策。 
基辅是9月底陷落的,到10月古德里安已接近莫斯科。突然,出现了令人十分惊异的事情,苏联的防御变得无法突破了,尤其是在莫斯科,图拉和特维尔的防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德国的军事机器第一次停顿下来。据说,寒冷的天气对这种形势的转变起了很大作用,但这种说法对11。12月来说是适合的,而10月的天气却依然阳光灿烂――这只能说明苏军通过战争学到了防御战的方法,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1942年发生了斯大林格勒战役,防御战的方法在整个夏季被证实是有效的,这次战役在历史上成为保卫城市作战的一个典型。另一个典型是列宁格勒保卫战,几乎持续了三年,经历了两个冬天和三个夏天的进攻――严寒冰冻的天气在这里也不起什么作用,因为三年之内的任何季节里都给德军保留了机会。 
在苏军中,没有能力完成一个特定任务和有能力以高超的技巧完成任务,两者之间的界线几乎难以分辨,转变往往发生在一瞬间――通过战争学习,善于总结教训是最重要的经验。不仅在战略,战术和人员训练方面如此,在装备计划方面也是如此。 
步兵战车 
60年代初,西方军事杂志上展开了关于是否需要步兵战车的讨论,这种战车必须是水陆两用,拥有装甲防护和高度机动能力,并且配备相当强劲的火力。苏联报刊对此缄口不言,西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