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明-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来来去去全是飞奔的骑兵,这些骑兵们都是一身簇新的铠甲,一个个眼高于顶,骄傲得不行。
飞虎营后面则跟着黄镇的长胜营、王滔的无畏营、黄洪的镇远营。
无畏营现在有三千人马,其中老兵两千,山东新兵一千。又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战斗力还保持着初出河南时的标准。
至于黄镇地长胜营。在济宁战役中被彻底打残废了,基本都是新兵。加上做为守备兖州地主要守备力量,兵力扩充到五千,战斗力下滑得厉害,人虽多,却是这四营兵马中最弱的一支。
镇远营两千人,全是陈留老兵,就士兵战斗力而言。算是这次追击大军最强一支。统领黄大牛放话出来说,上次济宁大战没赶上那是建奴的运气。好在后金大军都在,这次就看我们镇远营的吧。
这一万多主力军队在前面飞奔,后面还跟着数量众多的辅兵、民夫和支前队伍。
明朝在山东的统治基础还是很雄厚的,不过,这次后金大军入寇将朱家王朝的基础组织彻底摧毁殆尽,这给了高原军见缝插针地机会。随着大量的城市落入陈留军的手中。大量的文官被派了过来。挟刀枪和济宁大胜之威,陈留政权的威信逐渐建立起来。占领城市派出文官仅仅是开始,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高原组织人手在乡村一级选举对陈留军心怀好感的士绅建立里保制度。
陈留地那一套基层政权全盘照搬到了山东,而现在地兖州政务总理荀宗文也是个中好手,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因为一切都有陈例可循,整个山东陈留占领区就像一部机器一样运转起来,基层力量被发挥到了极至。
从黄河边上的曹县到大运河京畿段起点德州。无数的民夫被征发,木制独轮车在雪地上吱啊前进,碾出千万条笔直的车辙。
一切为了前线。
其实,这已经是山东百姓的第二次被征发,上一次他们已经往河南运动过一次粮食。有了山东的粮食。开封、归德百姓可以平安的度过这个春天了。
第一次还好,民间还有些余粮。这第二次征发。困难便开始显现出来。
看着滚滚而去的大军,高原无奈地叹息一声,在他看来,这次追击在短时间内结束不了。他的目标是全歼后金入寇大军,而歼灭战从来都是慌不得地,最快也要一到两个月时间。而时间每拖上一天,山东百姓的负担就重上一天。
而陈留军的供给又完全依靠地方,这也是不得以的办法。
虽然名义上只征发,但无论是民夫还是物资,都是要给钱的。只是这钱却是一张银票,随着大量银票地发放,陈留银票开始在市面上流通起来。刚开始地时候,老百姓根本不认这种花花绿绿的纸头。但军队和政府从来都不是讲理地地方,抓你的丁征你的粮食从来都没有给钱的道理,既然给你这么一张纸条,姑且放在手里看看。
高原的布告上说,这些钱票在战后可以以等值面额同官府兑换。
这话,百姓们却是不大相信的。不过,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不少陈留军士兵愿意用手中的现金同百姓兑换钱票。比值是一比二。也就是说,士兵们愿意用一两银子兑换面额二两的银票。
陈留银票的信用山东百姓还不知道,但士兵却清楚得很。再说,行军打仗,带大量的现金也非常麻烦,还是银票好,就一张纸片。
不但如此,大战之后,高原还赏下来不少实物:布匹、金银、家什。这些用品因为不好携带,陈留军特意在地方上建立了不少军品供应站,用来寄放和代管士兵们的财物,只需支付一定费用即可。这些东西将来若带回河南费用却是不低,很多士兵都将这些东西转手卖给山东百姓,价格比起市面上低了不少。
如此一来,很多士兵身上都揣了不少陈留发行的银票。
事实证明,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劳动人民的智商,随着大量银票在山东的流通,老百姓突然发现以二比一的比值兑换亏得太厉害,而这些陈留人一个个奸猾似鬼,那么,且等等再说。
随着老百姓的醒悟,银票同现金的比值开始缓慢上升,很快上升到十比六,十比八,最后停留到十比九的位置。
可这样依旧有利可图,于是,全军沸腾,从营统领到普通士兵,都在倒卖这种纸钞。很快,加印的银票又不够用来。
陆鹤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三次加印。这一次,他也够狠,直接印了三十万两。可即便如此,这三十万两钱票刚一发行便被陈留远征军花了个精光。
若不是黄河开始溶化,交通断绝,他还想印他几十万两。
这次出征,除了印刷了一大批钞票之外,他居然没有花一文钱,还从山东弄回来一大批粮食和牲畜。让他这个财政大臣大大地感叹:“赚翻了,打仗真是一件暴利生意啊!以后,如果陈留财政一出问题,没说的,找地方打仗去。”
他现在只需要担心战后的承兑业务,那可是一大笔现金呀!
不过,这个担心也是多余,在看到陆大人满面愁容之后,正在陈留过冬的安徽商人米友仁笑着说:“陆大人不用担心,到时候继续发行银票就是了。一口气发行个八十万两钱票,不但能将山东战事时发行的钱票抵清,你还能替高将军多赚十万两。何乐而不为?”
在米友仁的死缠烂打之下,他终于可以在陆鹤面前说上话了,也从陆大人手里弄了不少业务。
“可是,库房里就那点金子。每年的预算也只那么多,将军又不肯多拨。发行这么多银票,将来若出问题,如何得了?”
米友仁笑道:“陆大人多虑了,实际上我也算过,钱票和现银数目保持在一个一比二的基础上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你想,又不是所有银票一口气拥来挤兑,市面上总要有流通。这样,若大人再次发行银票,我认购五十万两。”
“那好。”陆鹤大喜:“米先生真是义人呀,这样,等高将军回来,我就让他补你进委员会。”
“多谢大人。”米友仁热泪盈眶,跪拜于地,“不过,前提条件是,高将军在山东必须获胜。”
“那肯定没什么问题,我陈留军什么时候打过败仗?”陆鹤笑道:“友仁,这话你不能说,想都不能想。”
陈留加班印刷的新钱票的事情高原并不知道,他正为士兵乐于言利而烦恼。
在得知士兵们在倒卖银票之后,高原大怒,士兵们的心思都放在发财上,还怎么作战。商人,从来都不是好士兵。再加强了教育之后,又狠狠地处理了一大批官兵,队伍统一了思想,银票风波才算告一段落。
世界上每有不透风的墙,银票事件在山东固然闹得沸沸扬扬,河南那边也是群情激动。等嗅觉灵敏的商人们得到这个发财消息之后,黄河已经开始解冻,道路不通,众人只能徒呼奈何。
不过,还是有胆大的人带着大量现金冒险渡过黄河,到山东收购银票。最后,银票的比值被炒到一比九分九,这次风波才算彻底平息下来。
但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大军背后,很多人都手捧大量银票追着军队问,“有东西要出手吗,什么都要……”
“那么,建奴的头颅要不?”有人开玩笑地问。
“要,怎么不要,一个十两,咱也当一回爱国商人。”
不管怎么说,陈留发行的银票算是得到了山东人民的认可,并有进一步替代现银的趋势。如此一来,山东人对陈留政权的认同度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这也给战后朝廷派来的官吏管理地方造成巨大困难,明朝的民心就是这样一点点丧失掉的。
第六卷 东临碣石 第九章 甘霖大人出动
 更新时间:2009…1…26 0:23:50 本章字数:3255
对高原来说,此次进军黄河以北,打击后金入寇大军固然是重中之重。但楼草打兔子,囊括整个泰山以东地区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地方政务的顺利运转却也有利地支援了前线。
看到如潮似海般运来的粮草和一眼往不到尽头的独轮车,禁不住让人感慨,这次抗击后金侵略者的胜利还真是依靠山东百姓用手推车一车一车推出来的。
回想起一个月前采购粮食时遇到的麻烦,不禁让人有隔世只感。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不能放松,却不是一抓就灵,有的时候经济手段比一切豪言壮语还管用。特别是在陈留钱票在得到市场的认同之后,购买粮草物资、征用民夫自然变成不是问题的问题了。
随着对钱票的认同,又因为出售粮草,替陈留军做脚夫,大量的山东百姓得到实惠,百姓对陈留军在兖州建立的政权也彻底认同了。实际上,想认同也不成。整个泰山以东,几乎每个家庭手里都捏着一大把陈留钱票。虽然有商人过来用现银套购,但因数量有限,要想将票面白银变成真正的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