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昌大恐。
左良玉在承天被拒绝入城之后。也顺水到了武昌。可粮饷都被李岩一把火在樊城给烧了,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就去见楚王。说:“如果你给我十万人的粮饷,我帮你保住武昌。
十万人的粮饷不是一笔小数目,得一百多万两银子。明朝的王爷大多愚蠢爱财,如何肯上左良玉这个当,当即拒绝了。
这个时候,李自成大军逼近。左大帅当然不肯出力死战。还是那句话,“你不给我钱,我不能自己弄吗?”反正武昌也富裕。于是,左大元帅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导手中的壮士,大抢特抢。最后在浓烟和烈火中征用了所有民船,顺水转进,直接跑到了九江。
从此,左良玉的大军再没同李自成交过手。二人的缘分也就此结束。
李自成大军滚滚而来,不日攻克汉阳,与武昌隔江对持。随即,闯军渡江。由于风浪太大,农民军又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战役失败。
见久战无果,又急着建立政权,李自成撤兵回襄阳。
其实,现在的武昌已经十分空虚,只要李自成再加一把劲就能轻松拿下。
这倒便宜了正在急速西进的张献忠,特别是在九江地左良玉更是没有出城同穷疯了的八大王拼命的打算。
如果不出意外,张应该能够按照历史地记载,顺利地在五月份拿下武昌,建立他的大西政权。
回到襄阳后,李自成着手组建政权。他从出诊十五年冬季进兵湖广后,至此只用了四个月,便将湖广长江以北襄阳、荆州、承天、汉阳、德安、黄州全部拿下。整个长江以北,只郧阳一府还没占领,守将王光恩原来也是陕北的起义军头领,后来接受了朝廷招安。对起义军那一套他是非常熟悉的,加上有死了投降地那条心,更是一心一意地防守。战争打了半个多月,攻击方主将刘宗敏也没法子,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既然李自成不愿称帝,那么,他依旧做他地大元帅,并设置文武百官。
牛金星担任丞相,政府中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主官都是明朝的降官。比如户部尚书萧应坤,他以前就是明朝的进士,江西布政使;兵部尚书杨永裕,也是进士,又是承天的钦天监博士。最为有趣的是,原巡按御使李振声也被李自成给拉出来做了刑部尚书。可李振声一直未降。不得以,李自成又换了一个人。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自成内心还是非常虚弱的。他的政权也急需要获得士大夫阶层的认可。且,他的手下地文官非常缺乏,工部尚书居然找不到合适人选,干脆将一个叫邓岩忠的进士给拉了出来。可着人根本没做过官,进了李自成政府,只不过装装样子罢了。
新政府外官则设置防御使、府尹、州牧和县令。所辖地区大致为了这几块:开封府、汝宁府、承天府、荆州府、德安府和襄阳府。
因为高原实际占领开封,也就顺水推舟地做了开封府尹这个伪官。当然,他还兼着军职。
李自成对军队也进行了改编,他将部队分成主力军队五营和镇守地方的地方军。
五营设权将军二人,即刘宗敏和田见秀。其诸将则分领中权亲军和前后左右各军统领。
这些同高原也没关系,他关心的地方守护军队的设置。
李自成地地方镇守有一个宗旨:先襄樊,承天、德安次之,然后再是汝宁。至于高原地宣武卫,则排在最后。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自成防御的重心还是在湖北。
不出意料之外,高一功被留在了襄阳,做了襄阳卫镇守大将。而他以前镇守地均平卫则交给了果毅将军周凤梧。
汝宁卫还是韩华美,荆州的通达卫是高原的老熟人任光荣。
宣武卫还是高原的,这也算是李自成对高原的笼络。在还没有消化掉革左五营和曹军之前,李自成不会同高原翻脸。
政权新立,李自成也将襄阳改名为襄京,称帝的野心暴露无余。
此时的高原已经回到了陈留,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睡觉。这一睡就睡了一整天,傍晚时分,李自成那边抄送过来的“邸报”就被傅山送到了床头。
“襄京……”高原冷笑一声:“为什么不改名为李自成格勒。青主,将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的事务写一个摘要给我,尤其是钱票的事和北上的军事部署。”
傅山:“好的,钱票的事情一直都是陆鹤和陈枕貘他们在搞,我这就叫他们弄个简报出来。至于北上军事准备……”他有些迟疑,“荀先生他们还有些疑虑,一直都没有着手搞。”
“什么!”高原精赤着身体跳了起来,“这个荀宗文搞什么东西,如此大事他居然一拖三个月,老子非杀了他不可。”说到这里,高原满胸都是怒气。
“其实这事……”
“抗命不遵还有理了?”高原一想到后金入寇时的惨状,跟是怒不可遏:“荀宗文当我脾气好,好说话,也太目中无人了,这次非给他好看不可。来人,把他给我绑来!”
“先生,先生,将军正在休息……”外面传来卫兵急切的喊声。
一阵喧哗穿来,听声音好多人。
“我们要见高将军。”
“让我们进去。”
“让开!”是荀宗文的声音。
“荀先生……”卫兵都快要哭出声来,“各位大人……”
“不用你来绑,我自己来了。”门被人用力推开,荀宗文气呼呼地冲进来,后面还跟着一群官吏:“我们不同意发兵河北。”
第五卷 河北 第四十五章 分歧
更新时间:2009…1…5 10:01:39 本章字数:6757
“大家都来了。”看到几乎整个陈留的地方政务系统的官员都过来了,这些可都是脾气古怪的大爷,断断得罪不得。高原立即换上一副笑容,“快坐,快坐,卫兵,抬些椅子过来。”
所谓地方政务,按照高原的分工,这些人大多处理地方行政,主要工作就是征收税款、地方刑狱、春种秋收、征调民夫,以及……地方风化。反正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高原不想做也做不好的事情。
这些家伙的来源也五花八门,有读书人、山人、明朝降官、地方豪族和大中地主。虽然对这批人很不感冒,但高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先进的文化,地方上要想不出乱子,还不得不靠他们。你总不可能让军官们拿着刀子到地方上去征税和组织劳役吧?
因此,文官们纠结在一起,倒成为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这些人的行事准则秉承的还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那一套,以前既然在明朝的科举制度内找不到出路,就不得不转换一个思路,索性投靠了高原集团。在尝试到权利的美味之后,这些儒生知识分子已经铁心跟着高原干,可以说身家性命都绑在高原身上了。在他们看来,陈留集团不但是高原的,也是他们的。利益集团的荣辱得失可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很明显,高原的北进同后金精锐决战地军事计划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荀宗文是河南本地人。又是高原地老人,很自然地成为众文官之首。被推出来向高原发难。
高原所住的房间虽然大,但到处都堆放着书籍和文件,显得很凌乱。卫兵也是整理了好半天才清理出一个空位,又搬来几根长凳,这才将这十几个大人安置完毕。
等大家安静下来,高原刚要张嘴,荀宗文首先跳了出来。他怒气冲冲地说:“高将军,你刚才说要叫人捆我去杀头,不麻烦你,荀宗文现在就在这里。快将我绑了去吧!”
高原有些尴尬,他刚才说的也不过是气话,老实说,他平时对这个刚直的夫子颇多畏惧,一看到人,心中已有些怯了。笑着说:“荀先生你也真是的,我哪里说过这话了?高原自起兵以来。你就做了我的僚属,平日里也多有教益。我尊敬你还来不及,哪里还会说这样的话?”
见高原不提这茬,荀宗文脸上的怒气平息了许多,“反正我不同意出兵河北。”
“对,我们不同意。”
“出兵河北得不偿失,太冒险了。”
“毫无意义的,毫无意义。”
“为什么要出兵河北?”
一见荀宗文起了头,众文官七嘴吧舌地闹了起来。
高原只感觉一阵头疼,忙按了按手。“大家别闹了,一个一个说,你们这么吵,我什么也听不清。荀先生,出兵河北同东虏作战的想法三个月前我也同你说过。当时你也没反对,怎么现在又有异议?”
“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我也是思虑不周,这才没有反对。但现在地情形是,我军过河作战不合适。”荀宗文起身一拱手:“高将军,出兵河北毫无意义。理由有两点:一,河北残破,大军北上,不能就地补给,后勤供应上困难重重。这仗一打。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分出胜负的。到时我军粮草供给跟不上,只怕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