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世三国-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许劭睁开了眼睛,袁绍忙道:“在下袁绍袁本初,渤海太守袁逢之子,太傅袁魁之侄。今前来拜访许先生,请许先生品评。”
许劭点点头道:“原来是袁家的人。”
接着又目视曹操和陆风道:“不知这二位是?”
曹操道:“在下曹操曹孟德。”
陆风心想:“典韦的声音那么大,你能听不见,明知故问,真能装蒜。”
不过,面子上,陆风也拱拱手说道:“在下陆风陆子城。”
听完二人的介绍,许劭略微点头意思了一下,随即说道:“外面那么多人,三位能挤进来,也实属不易了。”
袁绍道:“此皆陆子城之功。”
许劭道:“想不到陆子城竟有如此之能。”
陆风也不谦虚,说道:“这有何难?”
“哦?看来陆子城竟还是个直爽之人。”许劭道。
说了几句话,陆风渐渐有些明白了,原来许劭在向我们套话,以推测我们的性格,从而品评我们。看来,所谓的“月旦评”也不过如此吗。
见许劭不再说话,袁绍便道:“许先生,我们能挤进来也不容易,您好歹也品评一下啊。”
许劭道:“我每月只评两人,可你们现在是三个人,我正在考虑到底应该品评谁呢。要不,你们自己商量一下,谁退出?”
一听许劭这么说,三人都犯难了。能被许劭品评,是仕子们求之不得的事情,而一旦品评过,便会身价百倍呀。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也不愿意放弃呀。
想来想去,陆风还是决定自己退出,因为陆风根本不相信他的“月旦评”,大丈夫建功立业名垂千古,何须他人品评?当然,陆风也想看看许劭是不是在装屁,到底能不能说出那句评价曹操的千古名言。于是,陆风便道:“既然许先生每月只评两人,那风退出,请许先生品评二位兄长吧。不过,风要求再此旁听。”
一听说陆风要退出,袁曹二人均大感意外,因为陆风马上就要离京去并州为官了,以后想再让许劭品评,可是不容易了。而袁曹二人则可能会久居洛阳,又没有官职在身,想再品评,自然比陆风要容易得多呀。所以,应该是在袁曹二人之中退出一人才对,轮到谁也轮不到陆风啊。
不过,见陆风要退出,许劭也没有怎么吃惊,反而平和的说道:“如此甚好。”
于是,袁绍连忙说道:“敬请先生品评。”
许劭笑了笑说:“汝为一世之雄也。”
一听此评,袁绍大乐,一世之雄,壮哉。
可陆风心里却很是奇怪,袁绍都能成一世之雄,那曹操算什么呀?袁绍顶多就是在讨董卓那会儿风光了一时而已,看来这老头儿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
而曹操则连忙问道:“那吾当如何?”
“治世当为能臣,乱世则为奸雄。”
听到这样的品评,曹操心里也很高兴,毕竟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嘛。可陆风却更郁闷了,怎么评曹操的这么对,评袁绍的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不过袁曹二人却没有在意陆风的疑惑,拜别了许劭之后,兴高采烈的拽着陆风就往外走。
一出门,赵云忙问:“大哥,品评结果如何?”
陆风笑笑说道:“无评。”
赵云一愣,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回头看着太史慈等人,以示寻问。当然,太史慈等人自然也是不明白的。不过还好,他们并没有细问。
一行人从客栈出来以后,袁绍便道:“品评完毕,我等是否应该庆祝一番呀。”
曹操道:“如此甚好。”
陆风想了想说:“原本,子城也应同去,不过,因为马上就要起身去并州了,所以,子城想多陪陪老师。”
听陆风这么一说,曹操便道:“子城所言极是,应该去陪陪伯喈先生。”
袁绍道:“如此,那我们就分道扬镳了。”
相互告别以后,陆风便径直奔蔡府而来。
第二十八章 准备工作
其实,陆风去蔡府的真实目的并不是去陪着蔡邕。一个整天之乎者也的老头儿,陆风陪着他还不得郁闷死呀?而醉翁之意也从不在酒,所以,陆风急着去蔡府,却是为了蔡琰。从那天拜师的情形看,蔡府以后要热闹了,所以,陆风要先下手为强。江山,美人,一个都不能少啊。
不知不觉中,陆风便到了蔡府,此时蔡邕正好刚下朝回来。见陆风来了,蔡邕竟一改往日的严肃古板,打趣的说道:“如今子城可是晋阳太守了,朝廷大员啊。”
陆风道:“老师说笑了,这一切还不都是老师的教诲。”
“子城呀,你自幼聪明,博学多才,这其实和我这个老师的教诲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况且,你为人豁达,胜不骄,败不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颓废;胸怀天下,虚怀若谷,此为君子之风。我这个做老师的,不过是因人成事罢了。呵呵。”
听了蔡邕的一番夸奖,陆风都找不到北了,低头细想:“我有这么好吗?”可想了半天,陆风也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蔡邕描述的那样好。不过,在想的同时,陆风还是很清醒的说道:“老师过誉了,学生惶恐。一日后学生就要去并州了,此番离京,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老师了,所以,学生今日前来,是特意来恭听老师教诲的。”
“呵呵,子城呀,我知你胸中早有丘壑,已不用老夫再罗嗦什么了,不过呢,有几句话我还是要嘱咐你的。并州苦寒之地,民风剽悍,子城需施善政以待民。待民心归附,众志成城,匈奴人也就无可奈何了。”
“老师教诲,学生定当铭记于心。”陆风赶紧起身鞠躬说道,礼节不可亏啊。
“恩,我知道你一定行的。唉!子城啊,并州苦啊,你万事要小心啊。”说话之时,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老师放心,学生绝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见蔡邕言辞关切,陆风也是心头一热,感动不已
蔡邕还想说什么,却见蔡琰从内室走了出来,于是蔡邕便道:“子城呀,我还有事,就不陪着你了。你也要走了,让琰儿陪你说说话吧。”
一听蔡邕这么说,陆风感动的差点没掉下眼泪来,老师真是明事理啊,就知道我心里想的是什么。而实际上,对于陆风的那点心事,蔡邕还真知道。
早在吴郡时,陆风和虞翻便喜欢蔡琰,而身为师长的蔡邕又怎能不清楚呢?不过对于儿女的终身大事,蔡邕也没有办法,只好顺其自然。当然,对于陆风和虞翻,同是自己的学生,蔡邕却更欣赏陆风。因为陆风为人豁达,不拘小节,而虞翻却为人狭促,有时还有些偏激。所以,蔡邕更希望蔡琰能和陆风在一起。
而一见到蔡琰,陆风便不由得高兴了起来。和蔡琰相处了几次,陆风更加的喜欢蔡琰了。蔡琰的才学见识,温柔委婉,一颦一笑,无不让陆风心动不已。所以,陆风便决定先下手,抢占沙发。
于是,见蔡琰走来,陆风便道:“几天没见妹妹了,心中甚是牵挂啊。”
蔡琰笑道:“不过是几天没见而已,子城哥哥怎能如此这般啊?”
“妹妹岂不闻‘一日未见,如隔三秋’啊?如今十几个秋天都过去了,在下心中能不牵挂吗?”
蔡琰撇撇嘴道:“油嘴滑舌,再这么说就不理你了。”
“唉!”听了蔡琰的话,陆风重重的叹了口气,半晌没说话。
见陆风不语,蔡琰道:“小气鬼,人家和你开玩笑的,你却生气不说话了。”
陆风道:“我不是生气,而是有些伤感罢了。”
“子城哥哥有什么伤感的啊?”
“后天我就要去并州了,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洛阳,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妹妹,想到这里,我才伤感。”
“恩——”蔡琰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你非要去并州了,京城这么多的空缺你不要,非要去并州,活该!”
一听蔡琰这么说,陆风真是哭笑不得。无奈,陆风叹了口气说道:“妹妹有所不知,京城局势太复杂,想要出头实在是太难了。北上并州,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哼!还不都是借口,哪里不一样。不过,你走了,就没人陪我玩了。”
蔡琰本想装出很生气的样子,不过,那伤感的表情却出卖了她。
“都快嫁人了,还想着玩。”看着蔡琰那幽幽的样子,陆风不由得打趣道。
“人家在跟你说正事儿呢,你却总拿人家寻开心,你再这样,人家真的不理你了。哼!”说着说着,蔡琰竟有些撒娇了。
见此情形,陆风赶紧赔不是,说道:“妹妹别生气,我只是太在意妹妹了,所以才会说错话的。”
一听陆风这么说,蔡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于是,两个人便开始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之后,陆风不由得由叹了口气说道:“自从老师来京,我便和妹妹便两地相隔了。而此次入京,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