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不了!
高俅穷困潦倒,就想到转行,可干什么好呢?他想了大半年,才想出一个还算适合他的职业来,毕竟“小混混”这个职业,他已经升到二十七级了,如果再增加一个新职业,又得在“新手村”从头开始。
“给有钱人当个球僮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吧?至少没有任何风险。”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高俅这天正走着呢,就看到一棵树上刚刚糊上的一张启事,高俅认得字。高俅怎么会认得字呢?是因为他堂兄高廉念过书,高俅现在认得字全是和堂兄高廉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时候学的。
高俅看那张“招工启事”上边写着:
“招书僮一名,识字既可,待遇面议。”
高俅毫不迟疑的就揭了下来,“书僮和球僮差不多,我条件正合适。”要是别人一定会仔细用脑子好好想想,“识字即可”那里边的深刻含义,因为这棵树正对着的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家门口。
苏东坡家招书僮,写个“识字即可”,会有这么简单吗?高俅当然不会考虑这么多,谁让他脑子里只有“一根筋”呢。
就这样,高俅拿着那张启事就见到了苏轼。
高俅认识苏轼,苏轼不但是大宋的文联主席,还兼着大宋足球球迷协会的会长呢。高俅参加比赛时候,足球比赛场上的贵宾席,经常可以见到苏球迷的身影。再说了,既便苏轼不是球迷协会会长,东京城内又有几个不认识大文豪苏东坡的呢?
所以,高俅见了苏东坡第一面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是你。”
苏轼也认识高俅。高俅是东京城内“草根球王”,民间顶尖的足球运动员。苏轼虽然不擅长踢足球,但这一点也没有影响到苏轼对于足球这项伟大运动的热爱,用一句“老球迷”来形容苏东坡一点也不过份,苏轼的一生,就是伴随着大宋足球在各种失败的惨痛中长大的。
大宋的足球就是大宋球迷最好的“催泪弹”!它让老球迷苏轼的泪水怎么流也流不干。
只不过年轻时候看足球是一种热情,年老了看足球就多了一份责任在里边。
眼看着大宋足球江河日下、大宋球迷怨声截道,苏轼对大宋足协早就有意见了,苏轼是一位喜欢讲真话的人,所以,这次他忍不住又找到王诜,准备和他好好谈谈大宋的足球。
身为大宋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资深老球迷,球迷协会会长苏轼曾去找过“足协主席”王诜交流过很多次,不过每次双方都是不欢而散,达不成共识,这次也不例外。
“王主席,现在大宋足球的成绩可是越来越差了。”苏轼一向是说话直来直去。
“还不算太差吧。”
“连夜郎国的足球队都踢不过了,还不算差?”苏轼质问。
“这次纯属意外。”王诜解释。
“就算是意外吧,王主席是不是得总结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意外吧?”
“原因很简单,主要是足球运动员的水平太差了,当然了教练员的水平也不行。”王诜一针见血的指出原因。
“我怎么听说输给夜郎国全是因为足协造成的。”
王诜立即瞪起眼睛,“谁说的?这可是谣言。”那样子,是打算把造谣的人马上就送开封府去。
“我说的。”苏轼马上答应,他才不怕呢,他可是大宋最有影响力的“老球迷”。
王诜沉默了一会,能看出来,他的脸色很不好,他说一句:“大宋足球成绩上不去原因很复杂,足协肯定也是有一定责任的,不过,既使有责任也是上届足协的责任,和这届足协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可输给夜郎国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呀?”
“在场上踢球的运动员可全是上届足协时候出生的呀。”
苏轼被气得吐了一大口血,掉头就走了,后来,苏轼再没找过王诜,他知道,再找还得气得自己吐血。
苏轼见到高俅的第二句话也是:“是你。”
第一句话苏轼是回答了高球的问话:“是我。”
高俅脸上立即乐开了花,他说道:“是‘爹们’,你认识‘爹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