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形成长到如此境界,万历依旧不思抚慰,而是严令南京守备太监,护送张清周全回京——张清就这样带着掠夺来的金银玉帛,平安无事地回到北京城。虽然迫于压力,万历在没有凑足额定的三百名宫女的情况下,终止了此次挑选宫女的计划。但他其实不认为错在己方,而是跟认定了,是因为处所官跟自己对着干,命锦衣卫将不与张清合作的苏州知府李商畊、无锡知府钱守训、推官赵文炜、吴江知县华钰、太仓知县车任重、南京兵备佥事冯应京逮治问罪。而直接致使南京sāo乱的南督御史孙鑨,也被押解进京。
孙鑨被关在诏狱时,万历让人送了把宝剑过去……他实在是想借机杀了这个沈默死党,于是耍了个伶俐,让送剑给他的太监传话道:‘自裁吧。’但当孙鑨自杀了,他又可以矢口否认,只是赐一把剑罢了。自幼被称为神童的万历皇帝,历来不缺乏这种自以为是的伶俐。
谁知孙鑨听了口谕后,便伸出手来。
“干嘛?”太监有些愣了。
“皇上既然要赐死我,肯定要有手谕的。”孙鑨淡淡道。
太监拿不出,支吾着退了出来,后来竟没了下文……
孙鑨便将宝剑悬于腰间,危坐在牢房中,想坐就坐、想卧就卧,谁也不敢靠近……因为他,这可是御赐的尚方宝剑,杀人不消偿命的!
样,想吓唬我?还nèn了吧!
~~~~~~~~~~~~~~~~~~~~~~~~~~~~~~~~~~~~
孙鑨等人被关在诏狱,大臣们自然积极营救,内阁诸位大士,以集体告退为要挟,终于使万历同意放人,但在谕旨中严厉的明示,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如有再犯,定斩不饶!
万历这次之所以承诺痛快放人,其实不是他想与大臣修复关系。事实上,君臣之间已经如感情破裂却又无法离婚的夫妻,不过是搭伙过日子,各行其职罢了。真正增进这次赦免的,其实是他的母亲李太后,而李太后之所以退隐多年再理政事,是因为她有孙子了。
固然是万历的儿子。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凌晨,紫禁城启祥宫里,传出一声嘹亮的婴儿的啼哭。恭妃娘娘胎气策动顺利产下一子,这也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于万历六年春月间大婚,至此四年半时间,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讽刺的是,这位恭妃娘娘,既不是他大婚时的皇后,也不是后来封爵的二位娘娘,甚至不是他前年娶的九嫔,而是太后宫里的一个宫女。
却那日皇帝一早去向太后请安,许是前一次服用春药的效果未散去,他感到了久违的一柱擎天,大清早就饥渴难耐。正好那天太后在礼佛,他便顺手拉了个宫女,就在母亲佛堂的隔壁宣泄了一下。
谁知道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扯淡,与他结缡的正宫娘娘,正经处事儿数年都没有怀孕,而这王宫女偷沾雨lu,竟奏承祧之功。不出数月,肚子大起来,瞒不住了,李太后终于知道,王宫女本以为这下死定了,谁知道太后娘娘竟然很平静的问明了情况,然后让人拿来内起居注一比对,就让人给她换上嫔妃的衣服,然后把皇帝叫过来。
万历来了,李太后问他,可是在自己这里做过腌臜事儿。万历做贼心虚,矢口否认。李太后把内起居注上的折页掀开道:“自己看!”内起居注是皇家绝密,由专门的哑巴太监负责全程跟踪皇帝,将皇帝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来。其意义十分重大,好比皇帝要是出了意外,也好找责任人,又好比,像现在这样,搞出意外,也好确定是不是自己的种。
万历哑口无言,只好认账,将其封为嫔妃,并留在太后这里安胎。
五个月后的凌晨时分,皇长子呱呱坠地。在佛堂祈祷一宿没合眼的二位太后,听生出个带把的,马上喜极而泣。万历也未曾合眼,与太监打了一宿的马吊牌等待消息。一闻这喜讯,也是如释重负,无论作为一个男人,还是一个皇帝,他都盼这个儿子太久了。
紫禁城内马上沸腾,处处挂起了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接着是整个大内响起了鞭炮声。后花园中的谯楼和午门前的五凤楼上,同时奏响了悠扬ji越的大钟,向天下宣告着大明朝继承人的降生。!
第九零七章 见龙在野(中)
万历皇帝和文官的不对付,源自一股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感觉甚至比当初沈默在时还要糟糕。(w/w/w。zzzcn。c/o/m更新超快)沈默在时,恐惧也好,愤怒也罢,目标就在那里,无论对方如何遮天蔽日,自己总知道该朝谁下手。
他本以为,沈默去后,这个朝堂就是自己的天下了,且他自认为这两年,自己的手腕算得上高明,通过挑动晋党与沈党的斗争,陆树声、
魏增、唐汝辑、孙罐等沈党大佬纷纷下马。虽然张四维、王崇古这样的晋党大佬也折在阵中,但王家屏、杨俊民、刘东星、杨一奎等一批新生力量也成长起来。而且万历还特别注意扶持非东南和山西籍的官员,已经到了不问能力,只看籍贯的地步。然而,皇帝却滋生出浓重的无力感,他发现无论自己怎样做,都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比如今年,陆光祖丁忧,吏部没有尚书,万历打算趁机换人,明确表示希望由一位北方人接任。
然而廷推上来的两人名单,是孙罐、陶大临。
万历知道这两人与沈默的关系,怎能把天官之位他们中的一个?便令重新推举,呈上来的名单却没有丝毫改变。
事情到这里就算僵住了,但万历还是对胜利充满希望的,因为他手中还有中旨——所谓中旨,就是皇帝不经过内阁讨论推举,直接下令任免人员或是颁布法令,可谓是一条捷径。但奇怪的是,一般情况下,皇帝很少使用中旨提拔大臣,而其中原因可谓让人大跌眼镜一一皇帝倒是愿意给,大臣却坚决不要。
表面上看,这是官员们的操守太高,不愿意走这种终南捷径,而是要扎根群众,获得广泛的支持才肯上任。但实际上,谁不想走捷径谁是孙子,可文官集团不成文的规矩——其中之一就是升官只能靠同僚的拥护,靠皇帝下旨的人,会遭到百官的唾弃。
这一规矩可以与沈默无关,而是在空前君主的压迫下,成长壮大起来的文官集团,形成的一种集体的自我保护。只有用这种方式,将皇帝排除在官员的任命之外,才能保持臣权相对的性,使所有人的命运,不至于悬于皇帝一念之间。
但皇帝不相信,所有人都这样自觉,他认为人都是贪婪而自si的,尤其是那些长期靠边站,满腹怨气的家伙。在大臣中找了一圈,他选定了张居正的同乡李幼滋,这位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已经在shi郎位上十几年难有寸进。在皇帝看来,肯定难以抗拒这天上掉下大印。
于是直接用中旨委任了李幼滋为天官,谁知李幼滋面对汹汹舆论,压根不敢接旨。他在奏疏中言道:“廷推乃祖宗成例,贤士众望所归。今皇上无视众议,以中旨指定微臣,实乃与群臣怄气,非圣君所为。,明确表示,中旨授予的官衔,我是不会当的,而且不是很含蓄的指出了万历的图谋就是想破此成例,绕开廷推,将人事大权上收。
万历老羞成怒,朕出口就是成宪,岂是能推三阻四的?于是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申斥,不接旨就是抗旨,抗旨该当何罪,自己掂量着办吧?李幼滋也是杠上了,一天一本的上辞呈,皇帝全部留中不发。一个月后,始终得不到答复的李幼滋,竟然直接挂冠而去。
万历终于信了邪,只好命令再次举行廷推,然而大臣们却不买账,他们声称廷推合法有效,皇帝应该从两个人选中选一个,双方各执一端,都死咬着不松口。结果陆光祖已经离任半年,天官之位还是空悬,部务由左shi郎王锡爵掌管。
又岂止是吏部尚书的人选?七月里,吕调阳去世,万历下令大臣推举入阁人选,当他看到大臣们推举的名单时,差点没把桌子掀了。
因为名单上的两个名字,分别是陶大临和孙罐。
这些满口忠君的大臣,明知道为吏部尚书的人选,皇帝已经气得七窍生烟,竟然还要推荐这两人,明摆着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他再次将任命搁置,反正内间六个人也一样!
……口……一……一……口……口……口……口……一……口……口……一……口……口……口……口……一……口……一……一……口……口……口……一……一……口……口……口万历想不明白,沈默明明打倒了,他在军政两方面的党羽也剪除了大半,剩下的也偃旗息鼓,芶延残喘。为什么自己还是感到窒息般的无力呢?
答案就在尚未远去的历史中,他虽然熟列祖实录,但并不能认识到,或者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他坐在列祖所坐过的宝座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