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花荣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几年河东主要是太过保守了,如果他是林冲,一定让河东的军队四下出击,现在说不定已经打下了大片的领土了,说不定整个中原都被他打下来了!
等到了燕京的时候,他们汇合朱武、武松,一起朝着中京而去。
西北的刘延庆也前往中京而去,不过刘延庆不是从燕京一带前往中京,而是直接从大同以西路过,在草原上前往中京。他来之前已经和折可求通过气,他是代表刘家、折家一起参与这个会议的。
而河北的柴进、卢俊义这一次也带着许多商人前往中京城,他们也被邀请参与这次的会议。
第四百四十六章 军机会议2
第四百四十六章 军机会议2
——记住哦!
“我们这一战的损失如何?”武栋此刻早已经来到了中厩;他站在中厩的城墙上眺望下面的风景;而花荣则是站在他的身旁——/——/
“损失有些大;死亡、重伤的战士达到了七万人;现在这些都要尽快的补充起来大都督;经历了这一战过后;军队经历了磨练;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军制仍旧需要改革。”花荣犹豫了片刻;道。
“哦?”武栋一愣。
花荣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大都督;现在北方军团有军部;管理北方的军务;我认为应该把军部从北方军团摘出来;增加军部的权限;让军部负责整个梁山的军务。”
他之所以小心翼翼;主要是觉得自己的话有增加自己权利的嫌疑;他怕引起武栋的顾忌。
武栋却是没有多少的顾忌;笑道:“我同意了军部作用极大;可以指挥全国的战事不过;这件事情仍旧需要军机会议讨论之后;才能通行。”
“多谢大都督”花荣兴奋的道。
“这么做对梁山是有好处的;即使你不说;我也要扩大军部权限的今后你仍旧是军部的负责人。”武栋道。
他倒不怕花荣的地位太大;花荣现在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长;现代军事制度和古代军事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总参谋长也要受到很大的制约。而且花荣是他的兄弟;他对花荣很是信任呢。武栋自己作为大都督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也根本不怕任何人威胁到他的地位。
“大都督;梁山属下的各个军团也应该再次改编现在我们有北方军团;有河东的各个军团;还有敢死军、海军等等;各军团、军队归属于不同的领导;不利于我们的统一指挥。”花荣又道。
“哦;你有什么建议?”武栋道。
“以前在军校的时候;大都督你曾经说过‘集团军’的组成;一个集团军由陆军的各军种组成;协同作战;分成不同的师旅。我看我们的军队可以分成各个集团军;北方军团、河东各军团都在改编行列之中杨志所辖可以为第一集团军;杨雄为第二集团军;岳飞为第三集团军;韩世忠为第四集团军;孙立等人为第五集团军;武松为第六集团军;敢死军为第七集团军;林冲为第八集团军。”花荣道。
他说的极快;显然心中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
武栋轻轻的皱了皱眉;按照这个划分;其他人没有什么;但是林冲的地位大大的下降了;本来林冲是梁山的巨头;现在仅仅是一个集团军的军长他思考了好一阵;心想林冲应该担任其他的工作;这第八集团军就让呼延灼担任军长好了;另外刘延庆、折可求等人手下也有不少的军队;也可以划归军部管辖。
“这件事情可以考虑。”武栋点头道。
“一个集团军;兵力不能太少;至少要达到十万人。”花荣又道。
“什么?十万人?八个集团军;那岂不是要达到八十万人了?”武栋一愣。
现在梁山的总兵力在五十万左右;这么一来;军队又要大规模扩招了。
“大都督;我们之前在高丽的时候;只统治500万人口;当时就有20万的兵力现在我们梁山的人口是以前的数倍;兵力自然也要倍增。”花荣道。
“海军的数量是不是也要增加?”武栋道。
“不错;海军应该增加到20万人按照我的计划;海军可以分为北海军团和南海军团;各自统辖十万人”花荣道。
“这样一来的话;全国百万兵力;是不是有些多了?”武栋道。
“大都督;一点都不多;当初辽国鼎盛的时候都有百万兵力我们现在统治的地方已经超过辽国;我们的人口也超过曾经的辽国;百万兵力并不多。”花荣摇头道。
“百万兵力;每年光是军粮都需要多少啊。”武栋道。
“大都督;当初辽国都可以养得起百万兵力;我们的粮食产量远远超过曾经的辽国;我们肯定能够养得起的而且敢死军、韩世忠等人在草原上;我们要让他们在草原慢慢的自给自足北海海军在东瀛等地驻扎;东瀛物产丰富;九州岛东瀛百姓数量也极多;足以养活北海军团了。算起来;我们只是供应70万军队而已。”花荣道。
“你这么一说;似乎不是很多了。”武栋苦笑道。
他仔细的思考;觉得花荣的主意可以考虑。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百万兵力确实不算什么;梁山今后要为汉人打下更多的领土;包括蒙古和更北方的一些地方都要纳入梁山统治之内;足够的兵马还是必须的
等到了6月25日的时候;吴用、公孙胜来到了中厩;他们见到武栋都十分的高兴;尤其是吴用;异常的激动。从去年秋天到现在;武栋不在高丽;吴用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样;现在见到武栋;得知今后又跟着武栋一起办事;他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7月10日的时候;林冲、呼延灼、朱武、武松等人来到了中厩;几人也是兴致勃勃;他们先是在中厩好好的转了一圈;欣赏了一番中剧景;这才和武栋一起讨论国事。
一直到了7月20的时候;晁盖、刘延庆、柴进、卢俊义等人才来到了中厩。
到了7月22日;军机会议终于召开;这是军机处这些年来召开的最大的一次会议;梁山一大半的高层都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议。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军机处的改革;足足讨论了五天的时间;军机处改革的初步计划才确定下来。
按照武栋的提议;军机处成员的职责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武栋作为梁山大都督;仍旧是总揽全局;军机处向他负责花荣为军事大臣;主管梁山的军事、国防;领导军部制定各种作战计划;战争时指挥各支军队李纲为经济大臣;主管农工商经济;公孙胜为经济副大臣;主管北方的道路休整工作吴用为宣传大臣;主管梁山的思想改造工作;秦桧为副大臣;协助吴用;秦桧虽然没有来到中京;但是此时也被划成了军机处的一员林冲为律法大臣;主管刑法;包括立法、执法等等都归他管辖;这也算是权高位重的职位了朱武为外交大臣;负责外交工作。
军机处主要成员的职责进行了详细划分;算是实现了军机处到内阁的第一步转变。虽然仍旧用的是军机处的名字;但是很多方面和后世的内阁已经十分的相似了。当然大臣的数量远远不如后世的那个那么多;职责划分也没有后世那么的详细。后世光是经济大臣就可能包括农业大臣、工业大臣、商业大臣等等好几位。
这样的制度和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秦汉为三公九卿制;到了隋朝的时候;为了分割、限制丞相的权利;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宋基本沿袭了这样的制度。在大宋;六部的职责已经很明确;吏部、兵部、刑部、礼部、兵部、户部各安其事;但是六部之上有中书省;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等等数位宰执;地位都在六部尚书之上;又有枢密院存在;枢密院的枢密使、副枢密使也是国家宰执;地位也在六部尚书之上。这样;六部负责具体事物的大臣地位不够高;处理国家事物的时候受到层层制约。武栋现在则是把负责具体事务的大臣放到了国家第一行列之中;仅次于他这个最高的大都督;这样一来处理政事的效率将会大大的提高。
当然;现在这所谓的“内阁制”只是徒具其表而已。真正的内阁是议会选举产生;这才是内阁的精髓所在。现在梁山内阁则是梁山内部的一些高层选举出来;主要还是来自于武栋的个人意志。
这么一来;梁山总算是拥有了初步的“中央政府”;今后中央政府驻留燕京;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也需要尽快的成立。
——记住哦!
第四百四十七章 军机会议3
第四百四十七章 军机会议3
按照武栋的建议,整个梁山可以划分为六个行省,高丽行省、辽东行省、北方行省、燕云行省、蒙古行省、河东行省,其中北方行省包括上京、中京以及他们所辐射的大片领地,而燕云行省则包括燕京、大同等大片的领土。
在中国古代,“省”是最高权力机关之一,从东汉开始就有“尚书省”,一直到后来的“三省六部”,“行省”则是最高权力机关在各地的派出机构。历史上,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有“某某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