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乱-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枣祗听了我的话吓了一跳,看了看我这个应该没接触过多少土地的刺史,不知道我会发表什么高论。我笑嘻嘻的说:“知道吗?我的枣大人,咱们虽然总的产量不低,但是每亩地的产量并不高。这跟什么有关系呢?跟种子,跟种子的品种有关,你不能说种麦子的产量会比种稻谷的产量更高吧?”
枣祗以为我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没想到竟然是这个,所以他立即反击:“可是青州不适合种植稻谷,稻谷都是在荆,扬两地种植的。”
我当然知道这个事实,我接着跟枣祗商谈:“实际上你可以试一试的,并不是只有荆,扬等地才可以种植稻谷的,北方也一样可以。只是收获的少一点儿罢了,但绝对还是要比麦子的产量高的。不信,你可以专门找一些不同的稻种来试一试,应该有可以的。保留最适合青州种植的稻种发给老百姓,让他们种植,这样我们可以在冬天的时候种小麦,等春天收割了小麦之后,我们还能种一季稻子,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你觉得呢?”
这些后世的经验,枣祗是没有的,他只见过种两季粮食的,但那绝对不是稻子,他从没想过夏天在青州种稻子的问题,我的话完全打破了他的习惯思维。让他觉得我的提议很新鲜,而且绝对值得一试。
我趁热打铁:“你知道吗?人的饭量还跟肚子里的存油多少有关。俗话说‘肚子里有油,不知饿。肚子里没油,吃不饱。’,所以咱们不能光种粮食,也得多种点蔬菜,炒菜的时候多放点儿油,这人肚子里有油了,不就吃得也少了吗?这样还能节约不少粮食呢。”
“所以咱们不光要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还要扩大油菜的种植面积,在们需要更多的菜油。”
枣祗惊讶的看着我:“没想到主公对务农也有一定的心得啊!”
我笑了笑:“这还算什么,我知道在交州有种东西叫甘蔗,可以制糖,可惜咱们离那里太远,所以没办法利用。这东西在青州可长不好,所以只能干看着,等将来有了机会再说。还有一种东西也对咱们很有用,叫棉花,用它织出来的东西防寒吸水效果都比咱们的麻要好,不过那东西的产地根本不在大汉,在比西域更远的地方,所以我们现在还没办法弄到。寒瓜这东西咱们已经有了,它能避暑降温,又清甜爽口,绝对是个好东西,不过现在能吃到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圣上他们吃,我不过能够趁机吃上几块而已。但是我偷偷留了点儿种子,将来咱们青州的老百姓有口福了。还有很多咱们不知道的有用的东西,我就是希望你能帮我把它们找出来,对将来青州的老百姓会有帮助的。”
至于冬天没有菜的问题,我教给了他杂交种植出大白菜的方法。一项一项的建议听得枣祗眼睛真得大大的,实在想不明白我这个从来没下过地的刺史,那里来的这么多丰富的农业知识,心中只剩下了对我深深的佩服。
枣祗接受了我的建议去发展农业了。打发走了他,我手头的事又没有了,那么现在我该去干什么呢?
ps:甘蔗的起源有三说,一是起源于印度,二是起源于南太平洋新几内亚,三是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植蔗国之一。甘蔗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就有种植甘蔗的历史记载,至唐朝大历年间已有制冰糖的记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甘蔗有几个起源中心,而中国则是其中之一。
棉花原产南美洲和印度。宋代以后,棉花分三路传入我国:第一路从东南亚传入我国海南岛和两广;第二路从印度经缅甸传入我国云南;第三路从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和河西走廊。
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西瓜了,当时叫寒瓜。
农学家对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演化而来的。蔬菜专家对这两种蔬菜进行人工杂交的结果,也佐证了大白菜是小白菜和芜菁杂交的产物。芜菁:就是我们常吃得芥菜,也叫辣辣根。
第二百一十三章 再征
正当我闲的无聊的时候,老头陈寔去世了。这个给我赐字的长者去世了,这让我不得不去一趟颖川参加他的葬礼,以表达我的悲痛。
实际上这是个非常好的事,正好可以过去挖人,于是放下手中的活计,带着一大帮颖川人去给老先生奔丧。本来我想绕开洛阳的,但是上天一点机会都没给我,朝廷得到报告说韩遂又从乌孙回来了,这回他拉着王国一起造反,继续开始煽动各族叛乱。
虽然这次的情况没那么严重,只有几万人,但那个胆小的凉州刺史梁鹄却已经吓破了胆,因为拱卫凉州的几万军队几乎没剩下几个了,他根本就不敢跟韩遂硬拼。所以现在的他正在那里跟韩遂的代表积极会谈呢,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不过这也就是他一厢情愿,韩遂可不答应,所以韩遂的气势很猛,现在是一边谈判,一边攻城略地,梁鹄根本拿他没办法。
不过有一点,就是韩遂根本没敢动车师前部,所以我心里马上就有底了,韩遂怕我。
于是我当即上书一封,建议让马腾回西凉镇守,绝对可以遏制韩遂的进攻,灵帝居然召准了。我得到消息马上给马腾去了一封信,告诉他,我知道他和韩遂是兄弟,让他代为转达我的意思给韩遂。只要韩遂他闹得不是太凶就行,别把我又牵扯进来。另外有几个人如阎忠,傅燮等人绝对不许韩遂动,否则我会再去凉州一趟,如果我再去凉州,我非打得他一兵一卒都不剩,让他连乌孙都跑不过去。
我们一行人继续前往颖川。可惜啊,虽然我觉得我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没赶上。陈寔的葬礼已经过去了,只能去凭吊一下。我再次到各家各户去串串,希望能拉点儿人回青州,没想到这回我已经恶名在外,世家大族里的人都不敢来了,估计是怕我再玩一把利用瘟疫驱逐大户的把戏。
算了,虽然回来一趟没什么收获,但是咱们也算尽心尽力了,至少对得起陈寔老爷子。
回到青州的时候已经要入冬了。去年因为我带兵去打西凉的韩遂,所以整修堤坝,开垦农田水利的事情是程昱他们带着青州的老百姓做的。但是今年我回来了,正好手头上的事情又不多,所以就由我带着一帮农闲的老百姓出来修筑黄河的堤坝。
如果我没有记错,明年可是有一场大水的,这黄河的堤坝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明年青州的收成,和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所以对这件事我不得不重视起来。
由于煤炭的开发,和炼钢工艺的发展,青州现在的情况比往年也好得多。至少青州的府库比往年有钱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我本来以为这军事装备换下来还不得把青州弄垮了啊,现在倒好,不仅不亏,还赚钱了。再加上今年青州的粮食丰收了,所以现在趁着农闲,我才敢征调这么多的农夫上堤,反正不愁吃喝。
大堤的建设速度很快,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整个平原郡,乐安郡境内的黄河堤坝都加高加厚了。
正在我洋洋得意的时候朝廷又传旨让我出兵了。不过这次的出兵绝对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而且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兵发辽西。
丘力居是个十分奸诈的人,他是辽西乌桓大人。这个家伙绝对的欺软怕硬,上次韩遂叛乱,他接受了朝廷的征召,派了三千兵马助阵。但他一看是当时身为薊令的公孙瓒带队就非常不满意,因为公孙瓒对待异族的态度非常不好,动不动就攻杀乌桓人,可是偏偏又谁都打不过他,所以见到公孙瓒的乌桓人都不想给他卖命。
而且当丘力居进入汉朝内地以后,汉朝的没落也被他看在了眼里。当他听说了东汉内部的乱相之后,他果断的决定,让这些乌桓士兵分期分批地溜走。等公孙瓒兵进薊中的时候才发现,这些乌桓兵基本上已经跑光了。
这让公孙瓒非常的恼火,去前线杀敌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就拿这帮乌桓人撒气,乌桓人为此死了不少。
而渔阳人张纯本是常山太守,他才是真正想当这个带领乌桓人去打西凉的人呢。可是他的请战表递了上去,朝廷却没准,反而选择的是他最讨厌的公孙瓒,这让张纯很生气。就跟同郡原来当过泰山太守的好朋友张举发牢骚,而张举正好想造反,于是劝张纯联合乌桓人自立为王。张纯觉得张举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他们加上丘力居一起起兵造反,而且是速战速决,竟然在一开始就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朝廷得到报告当然头疼不已,于是灵帝又想起了我这个女婿。一道旨意发来,让我继续的带兵出征,平灭叛乱,挽回朝廷的颜面。
ps:张纯忿不得将,乃与同郡故泰山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