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案同时规定任何愿意成为联省同盟所在任意一省的国民的无地人员享有此项权利。政府不得剥夺此项权利。对于任何人的以出租获得收益的超过标准的土地,在5年内实行自愿出卖,并且规定只能卖给联盟政府。五年后将是由同盟政府实行强制收购。但是以雇工生产的土地不在此限。这个土地法考虑了各方的利益。政府可以获得税收和固定的低息贷款。农民可以获得土地,同时税率不高,只是实际上被强制执行了储蓄行为。而地主则暂时免于失去土地的痛苦,如果他们想保有土地,将被迫改变生产方式,只能走大生产的道路。因而商品性的农场是这场土地运动中唯一没有受到损失还大受鼓励的利益集团。
工商业促进法案针对工商业的现状,拟定了各种措施。规定政府设立政府银行,向关系工商业整体发展大局的大企业提供优惠大额贷款;向支持私营工商业发展的私人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并对其风险进行控制。政府应该直接投资于军工企业及其相关产业,这些企业可以接受私人的投资,但是关系同盟和整个国家安全的关键部分必须控制在政府手中。只有在同盟或整个国家的安全已有可靠保障后,总督才能在获得议会批准后实行该类企业的私有化。又或者某个公营企业不影响同盟或国家的安全即可在议会批准后,由总督实行私有化。法案同时规定,私人企业可以投资于任何产业,政府不得加以限制。如私人企业对行政部门的间接限制有异议,可根据该法案中的条款要求议会举行听证,然后由议会做出裁决。这个法案几乎不限制私人企业任何发展,但却规定了政府对私人企业负有扶持义务,并且规定了公营企业的私有化义务。
我把这两个法案打包以建设法案的名义同时提交,就是为了让徘徊在新旧生产方式之间的人做出抉择。最后不出我所料,大部分议员的最大利益在于新兴的工商业。最后上议院26票赞成,2票弃权,14票反对;下议院7票赞成,5票反对。唉,这些议员的斗争经验还是不如我啊,我这一套历届美国总统不知已用过多少遍了。看他们拿着鱼和熊掌的样子,我只想笑。不过,虽然阻力很大,但最终还是通过了。我知道建设法案的通过就使东北的发展具备了坚实的内部基础,下一个就是外部条件了。一是和平的环境,东北处境险恶,要想获得和平环境就要万平衡游戏。第二个就是国际上的支持,最理想的应该是美、德,其次是英、法、俄、日。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我是绝对不会依靠日本的援助的。
第十三章 和平名流
1919年的春节,东北各地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由于可以自由结成社团,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于是这些社团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就开始组织各种联谊活动。对于这些社团,有人认为我是自寻烦恼,他们认为这些人迟早会尾大不掉,最后我定会自作自受。不过,再过些时候我就让他们看看这些人的力量,那注定要让全世界大吃一惊,那就是民众的力量。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东北各部队并没有发生任何大的骚动和不满。这当然和我的高压政策有关,第二个就是他们的师长旅长现在还都在奉天陆大呢?没有这些人,不安分的人是不敢乱动的。而杨宇霆的CIA和UBI则更是我的眼睛,我知道杨宇霆最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谁要是不小心被抓到痛脚,那他只好自认倒霉了。在剿匪期间,有一些团营长不听他们那些上级打的招呼,还像以前一样作威作福。立即被杨宇霆抓到,移交司法总署,到地方法院接受审判去了。这最后的结果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这些人的事迹被我明着暗着推动宣传,立即在东北人尽皆知。再加上郭松龄的那些学生的功劳,东北军的纪律我看肯定是中国有军队以来最好的。在国民军和国民警卫队中,犯小错会受纪律处分。一旦犯了同盟或各省的法律,那就只好去法院等待宣判了。因此,在东北,军人决不会没事穿着军装在街上乱走。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你想,如果你是平民,有什么问题可以跑,人家追不到,或许就算了。如果你是穿军装的话,那就成了一只人人喊打的老鼠。军人在大街上总是过于醒目的,干坏事不容易。
春节,东北全体放假。当然我这个总督也不例外。可是新年刚过,我就接到消息,和平期进会东北访问团在熊希龄、张骞、蔡元培的带领下访问东北。我一听,高兴的不得了。天哪,天上掉馅饼了!东北文化落后,治理人才十分稀少,现在的东北能维持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要发展必须有更多的人才。这些老家伙,每个都是宝阿,乱世之中或许看不出,可是一旦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并给他们一个舞台,那他们的本事才会叫你佩服呢?
我为这些人专门在总督府邸内举行了一个酒会。我端着酒杯,满怀信心地说道:
“各位,欢迎你们来到联省同盟,欢迎来到民主的东北!为了民国的将来,我建议我们共饮此杯。”
喝了酒后,自然就是没事吃吃东西,跳跳舞了。乘着这个机会,我找到张骞:“张老,这次要是没有你的支持,我们也不会这么容易募集到1400万的巨款。”
“哈哈,张总督,我这也是为国尽力啊。再说,这债券的条件也非常的好。我倒很欣赏这个能想出如此方法的人的头脑。”嘿嘿,令人汗颜!
我说的倒是真的。张骞一个人就认购了500万巨额债券,占到了发行量的强,要不是有他,这债券也不会如此顺利的发行完。不过他也说得真的。由于他认购了如此的巨额的债券造成了他日后通过债转股成为北方军工的最大私人所有者。日后通过私有化,成了北方军工的实际控制者,他的家族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但是有谁知道,张骞当初根本就没想过要赚钱呢?
“哈哈,鹤卿兄,你可是中华再生之功臣啊。这天下的年轻智者有几个不是你的学生啊,这些人都是宝啊。不过我听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陆征祥态度软弱,我看这次只怕又要丧权辱国啊。”看我这不是扯谈吗?
“是啊,我那帮学生现在都在关注这件事。我怕他们年轻人太过冲动,会做出什么事来?本来为国请命,命都可以不要的。可是这万一他们真有什么损伤,我这心里还是舍不得啊?”
“是啊,我也担心这个。他们都是国之栋梁,若为此有什么损伤,的确是国之大殇啊。鹤卿兄,将来如有什么要帮忙的,我一定万死不辞。”
“那就多谢了。”
“对了,鹤卿兄,我东北想创办大学,可是缺乏人才。不知鹤卿兄能不能帮我啊?”
“雨亭兄有志于此,鹤卿佩服,但有所求,一定义不容辞。”
只是我俩都没想到,几个月后,北京大学几乎是整体搬迁到了东北。
“秉三兄,一路行来,不知对我东北感觉如何啊?”
“哈哈,一个字,好啊!”说他和我想对大笑。
“对了,雨亭兄,东北不是有十万大军的吗?怎么我一路走来,难得看见一个军人阿?”
“哎呀,这你可就不知了,秉三兄。这就是我东北将士的苦处啊。他们想干坏事,可又不敢穿军装啊。前些时候,经常有士兵穿军装在路上走,可是,那些市民挑剔得很。你稍微有什么错,他就投诉到参谋处,结果那些士兵就受了一堆处分。如此过后,当兵的也就学乖了,他们出军营后,不穿军装,如此便可做普通人了。哈哈!”
“原来如此!哈哈!”
这些名流来到东北后,就要求参观。我和民国党的一帮干员就不停的带着这帮名流在东北各地考察。他们想上那就上哪,绝对没有人会阻拦。这些名流们在东北到参观,越看越起劲。他们吃我的住我的,好像没有走的意思,又没有什么表示表示。我那个真是急啊。
自从建设法案通过后,邻近各省,主要是直、豫、鲁的无地流民开始大规模的流入东北,几个月来,已超过了百万之数。在和平期进会的这帮人来的路上,他们就看到关内贫民扶老携幼,结伴而来。自从出关,他们就遇上了好日子,如果他们没有吃的,政府会有救济。这百万人口一到东北就一直向北,他们都是被逼无奈的冒险者。不过这次他们运气很好。当他们到东北后,各省和同盟政府就开始安排他们的生活和生产,这些人正好可以赶上春耕。在每个省,各县政府忙翻了天。在东北,普遍的是,省下设县,县下设乡、镇、市,只有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才会设立直属于省的市。而人口在5000人以上,或户口千户一行的居民点就会设立属于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