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航海-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我实在缺马,说真的,我是打算和你们平分的。”
臧霸连连摇头,笑得合不拢嘴:“殿下,这样已经很好啊,再多我们可承受不起啊。”
孙观也乐得眉开眼笑,抚着花白的胡子,挑起大拇指:“我孙观一辈子不服人,今天对殿下可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殿下,空话不用说了,以后你有什么要帮忙的,只要一句话,我孙观只要还骑得马,持得矛,一定不远万里去效命。”
“有使君这句话,我这胆气可就更足了。”孙绍夸张的一挺胸,逗得臧霸和孙观放声大笑。
“使君,青州的纺织业要花大力气恢复,临淄可是全国有名的丝都,当年远销西夷,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回来。我很快就要远涉重洋,到时候总不能空着船去吧?那可是连路费都收不回的。”
“殿下放心。”孙观拍着胸脯道:“这次回去之后,我一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上面,还希望殿下能多提供一些织机,不用多,只要能有千架织机,我保证在三五年内就能恢复当年的盛况。”
“织机好办,我们还是按老规矩处理,以货易货。”孙绍连连点头,他可在织机上捞了不少便宜。不过现在给孙观的织机还只是改进的第一代,以后还有第二代、第三代,有了利益的刺激,他相信技术的进步将是飞跃式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孙观满意的连连点头。
他们三人相谈甚欢,合作的兴趣越来越浓,范围也越来越广,臧霸、孙观恨不得把所有能合作的东西都拿出来和孙绍一起做。和孙绍做生意好啊,孙绍不坑他们,处处为他们作想,好多他们没考虑到的问题,孙绍都替他们想到了。这种合作伙伴到哪儿去找啊,一定要紧紧抓住。
孙绍在搞定臧霸、孙观的同时,也开始和辽东郡的大族合作,辽东的木业、渔业、矿业、畜牧业都有很大的潜力。在孙绍的大致印象中,辽东应该是东北三省,是产煤大省,他想发展炼钢,要开发蒸汽机,要远涉重洋,煤是必须品,趁着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对煤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之前,他要抢先下手。
那个谁说的来着,要想发财,最快的办法就是抢资源。耕地也是一种资源,但是对孙绍来说,耕地这种资源远远不及其他的资源重要,一是耕地难得,二是人口少,耕地的产出又太低,与其和其他人去争地盘,他不如把精力放在其他资源上。
襄平城的人被孙绍安排的刺客干掉一大批,现在群龙无首,没有人挑大梁来和孙绍竞争,那些实力差一些的小家族正好趁虚而入,开出各种优惠的条件来吸引孙绍的注意力。孙绍占便宜占得手软,听奉承话听得耳朵痒,负责这些事务的顾谭忙得脚打后脑勺,最后苦着脸对孙绍说,你还是请珊姑姑来吧,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十二月初,曹彰从夫余打猎回来了,这次收获不小。因为夫余王尉仇台把几乎所有的主力都葬送在辽隧了,现在的夫余只剩下老弱妇孺,面对曹彰的铁骑,他们除了束手就擒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曹彰几乎是满载而归,战马近万匹,牛羊十余万只,人口近五万多,孙绍都怀疑夫余是不是已经成了一片空地。
“不会的。”曹彰的黑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还有一些逃走了,冰天雪地的,我也懒得去追。”
“这么多马,是不是该再分我一点?”孙绍嘿嘿的笑道。
“殿下已经捞了那么多了,多少给我留一点吧。”曹彰苦了脸:“这些马要么是母马,要么是儿马,真正能当战马用的不多。”
“小气啊。”孙绍指着曹彰的鼻子:“这样吧,再给我一千,剩下的马全给你,牛羊和人口多给我一些,怎么样?”
曹彰咂咂嘴,他就知道还会被孙绍敲诈,可是现在孙绍占着辽东不走,他不给也不行,只得咬牙再让孙绍挑了一千匹。孙绍立刻写成奏章,向天子汇报辽东之战的经过,他着意夸奖了臧霸、孙观和曹彰等人的功劳,自己的事情却没怎么提,然后派人直接渡海,在青州登陆,用六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天子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收到了孙绍的捷报,知道他献上的一千匹战马已经进入黄河,很快就能到达洛阳,高兴得抚掌大笑,太尉贾诩、丞相杨彪也非常高兴,有了这一千匹战马,北军的骑兵营总算可以建立起来了,多少有了点北军的样子。
“爱卿,没想到孙卿真是个忠臣啊。”天子赞叹道:“一千匹战马,朕做了这么多年天子,从来没收过这么重的进贡。”
杨彪十分欣慰,是他在天子面前极力推荐孙绍,又是他力主把实力最差的孙绍封王的,现在的事实证明,孙绍很好的起到了牵制其他三王的作用,四王之中,只有他是真心诚意的把天子当天子,不遗余力的帮助天子加强实力,恢复尊严。
“陛下,有越王这样的臣子,是陛下之福,是大汉之福,是天下之福啊。”
“是啊,是啊。”天子连连点头。这一年休养下来,他的脸色越发红润了。
“陛下,那应该怎么奖赏越王呢?”杨彪提醒道。
“怎么赏?二位爱卿,你们说,应该怎么赏?”天子的心情也不错,立刻征询他们的意见。
杨彪抚着胡须想了想:“越国地小,越王施展的空间太小,如果再从扬州、交州割地,恐怕孙权又不会同意,依我看,还是从辽东割一些地方增封吧。”
“增封?”天子犹豫了一下,“割哪儿比较好?辽东是幽州的范围,恐怕魏王不会答应吧?”
杨彪也有些为难:“是啊,现在越王的实力还不足以和魏王抗衡,可是不割地,他又怎么发展?”
“依臣之见,把这件事交给越王和魏王去协商吧。”一直眯着眼睛沉思不语的贾诩露出一丝微笑:“越王一定能体会陛下圣意,就算事情不成,他也不会怨恨陛下的。他精于计算,又善于做生意,也许能从魏王手中割一些地去。”
天子想了想,连连点头:“妙计,妙计,把这头疼的事交给他们去办吧。”
杨彪也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让贾诩任太尉,是天子的决定,同时也有杨修的建议,天子这么想,是因为当年在长安的时候,贾诩帮天子解决了不少困难,天子信任他,感激他,杨修建议用贾诩,是因为贾诩精于忖测人心,而且他是倾向曹丕的,有他在曹操身边,曹植会居于劣势,把他搞到天子身边,无形中等于削弱了曹丕的力量。但是杨彪本人当初对贾诩并不太喜欢,他和贾诩很早就打过交道,灵帝世他任侍中,和蔡邕、卢植等人在太学修定五经的时候,贾诩是一个郎官,而且是个很不起眼的郎官,为人太阴沉,杨彪很不喜欢他。
然而现在他发现,贾诩这个人虽然阴沉,但是他在关键的时候的确有出人意料的好办法。象现在这个办法,既表示了天子对孙绍的恩宠,又把困难推到了曹操那一边,辽东是他们一起打下来的,如果曹操不肯给地,那就要给别的好处,要不然孙绍肯定会对他有意见。
“越王还没有合适的官职,也该给他一个名份了。”杨彪进一步建议道。
“也是。”天子思索片刻:“东夷西羌,南蛮北狄,以朕看,就给他一个抚夷大将军的名号吧,要是也称校尉,似乎有些慢待了。”
杨彪觉得有些不妥,这大将军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事,大汉历史上几个大将军最后都成了祸害,封孙绍为抚夷大将军会不会也这样?
“校尉的确太低了,可是大将军也高了。”贾诩淡淡的说道:“等他抚定东夷,再封大将军不迟,现在还是称抚夷将军吧,比校尉高一级,也算是符合他的身份。”
天子没有异议,杨彪也觉得合适,于是就这么定了。诏书很快拟定了,封孙绍为抚夷将军,使持节,全权负责东夷的征伐,增封一郡的领地,着其与魏王曹操商定增封的地点,再报洛阳定夺。封臧霸为徐州牧,孙观为青州牧,曹彰为幽州牧。这个诏书因为全部牵涉到魏王曹操的势力范围,所以天子在发给孙绍之前,必须要与魏王曹操商榷,但是他提前给孙绍下了一道密诏,说明了自己的封赏打算,意思就是对孙绍说,如果封不成,可不是我的问题,是曹操那个老贼拦着。
曹操接到天子送过去的诏书草案,轻蔑的一笑,天子的用意他洞若观火。孙绍攻占襄平城之后,曹彰已经用快马把消息送到了邺城,曹操在惊叹于孙绍的手段之时,又大惑不解,他想来想去,想得头风差点复发,也没想通孙绍是怎么在一天之内攻下襄平城的。他把曹彰的报告给钟繇、董昭、曹仁等重臣看,他们也猜不出其中的用意,最后曹操叹了一口气,“若使奉孝(郭嘉)在,或许能知其一二。”把几个重臣搞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